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单挑好莱坞>第228章 内部回报率

在唐恩看来,迈克尔·奥维茨的想法,过于传统了。

迈克尔·奥维茨认为,他之所以能够为电影拉来投资,是因为他负责了电影剧组,可以拿着大导演、大明星的招牌,说服投资商,为电影投资。

甚至,他还可以根据投资商的喜好,更换导演或者是主演,或者为投资商的“小蜜”提供一个出彩的角色。

通过这种控制剧组成员的方式,获得投资商的认可,进而履行对电影公司的服务承诺,完成明星、剧组成员、投资等一系列的全方位打包服务。

这样的想法,当然很正确,电影是明星的缔造所,却不是赚大钱的途径。很多有钱人之所以会投资电影,往往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人情、脸面、形象宣传,或者是讨好小女朋友。

这种事情,在电影市场的启蒙阶段,非常普遍。

比如过去的好莱坞,有一种很流行的bd关系。

b是ar_daddy,说白了,就是干爹和干女儿的关系。

不过随着社会风气的改变和电影市场的成熟,这种关系在好莱坞已经几乎消失,只在娱乐圈的边缘地带还在苟活。这一类的女孩,通常有一个特定的称呼,叫“wannabes”,就是指想成为明星却还没有做到的人。

对岸的发展中大国,随着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也慢慢的诞生了“干爹”文化,“wannabes”随之出现,也就是“外围女”。

唐恩有着超越时代的眼光,他的视野自然要比迈克尔·奥维茨更广、更准确,他知道一个正确、健康、理性、成熟的电影市场,应该存在的融资机制。

绝不是靠着大明星,或者外围女来引导投资!

唐恩笑呵呵的道:“迈克尔,我认为……你的思路狭隘了。”

“嗯?”

迈克尔·奥维茨心中不太痛快。

唐恩在电影的制作方面无人能及,这一点他承认,可是论起公司的战略眼光,他还从没对任何一个人服气过。

否则当初在迪士尼,他也不会和迈克尔·艾斯纳发生剧烈的矛盾,直接听他的命令就好了。

唐恩慢慢的道:“迈克尔,时代已经变了,明星对电影的票房号召力在逐步变弱。过去那种通过大明星、大导演的牌子拉投资的手段,会渐渐的失去效应。”

迈克尔·奥维茨语气不太好,“明星不行?好啊,那你告诉我,除了明星,还有什么能吸引投资商?”

“当然是足够的利益!”唐恩毫不犹豫的立刻回答。

迈克尔·奥维茨淡淡的道:“是啊,如果能看到足够的回报,那肯定全世界都抢着来投资电影了。关键是,那些投资商大都是外行,他们不懂电影,没有明星的保证,如何说服他们?靠一张嘴吗?”

唐恩大笑道:“一张嘴当然不行,就算是有里根总统的口才,也办不到!”

迈克尔·奥维茨眉头一挑,深深的看着唐恩,眯起了眼睛,“听你的口气……是有办法了?”

“当然!”

唐恩傲然的一挺胸,展露着说不出的自信。

迈克尔·奥维茨半信半疑的道:“如果你真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给好莱坞指出了一个明确的前进方向,整个好莱坞都要感谢你,迪士尼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唐恩笑呵呵的道:“我毕竟还年轻,只能提出一个大体思路,具体的细节,还要你来帮忙完善、联系投资方。”

迈克尔·奥维茨摆摆手,“当然,这不仅是帮你,也是在帮a公司。”

唐恩一伸手,向秘书要来了一份精心准备的文件,递给了他,“第一组数据,1975年,美国电影平均制作成本为500万美元,1987年,这一数字达到了2000万。1999年,平均的制作成本超过了4000万美元,营销成本也达到了1500万美元。可想而知,在未来几年,这一数据将会持续增长,投资商们不再可能只看到几个电影明星的名字,就冒着巨大的风险参与投资。”

迈克尔·奥维茨翻看着唐恩提供的资料,脸色沉重,“预算成本的大幅度提升,就算海外市场的条件不变,也不可能通过预售版权,融资到足够的预算资金了。”

“没错,就是这个道理!”唐恩打了一个响指,脸上随即就绽放出了一个笑容,“第二个数据,是好消息,电影公司的内部回报率。”

“内部回报率?”

迈克尔·奥维茨眼里闪过了几分惊奇。

唐恩笑道:“内部回报率,也就是电影回报率。即便哥伦比亚影业过去几年连续亏损,可是电影回报率,仍旧未曾低于14。尤其在1997年,因为出品了《黑衣人》、《空军一号》、《尽善尽美》、《我最好朋友的婚礼》等一系列影片,内部回报率高达23!”

自从被索尼收购后,哥伦比亚影业就一直处在亏损状态。

可是这不代表哥伦比亚影业出品的电影在一直亏本!

哥伦比亚影业连年亏损,是因为美、日管理风格的差别,导致运营成本激增,还有全球发行部门超过一万人的员工薪资。

自从哥伦比亚影业被索尼收购后,很多原本哥伦比亚影业的合作方,都纷纷转而和其他电影公司合作。

这就导致哥伦比亚影业养着一个庞大的全球发行部门,却没有足够的影片来发行,自然入不敷出。

但是电影收益,虽然比不了华纳、福克斯、环球等公司,却也一直不差。

迈克尔·奥维茨不太理解唐恩的意思,“这能说明什么?”


状态提示:第228章 内部回报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