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山川相间,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境内主要以石山居多,但当张昊踏上韩有才所说的德胜营时才发现,德胜营呈一个倒葫芦型,葫芦嘴长达三四公里。葫芦形状的四周居然都是卧土层很适合打窑洞和地道。而更让张昊感到惊奇的是在德胜营周围四五公里以外其他地方却都是石山。
张昊不知道这个地方是李仁智他们特意找到的还是偶尔发现的,总之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德胜营上有一眼直径约三米的泉眼,一年四季水流不断,葫芦地形就是这眼泉水经过上百年冲刷形成的。后来附近村子的村民自发筹钱在此地建立了一座龙王庙。由于年久失修,没有了牌匾和塑像,所以李仁智他们才将龙王庙说成了山神庙。
李仁智将张昊领进了刚打扫过的山神庙,扶着张昊要坐在中间,张昊怎么都不答应。但李仁智还是和韩有才两人将张昊强行按在中间的位置上。
随着李仁智的安排,在中间位置的两侧,左边依次坐着李仁智、副连长常林、一排长王俊、二排长张喜荣,三排长韩有才、一排二班班长赵成良。右边按顺序坐着肖启霞、曾强、倪先虎、程金旺、欧阳倩、李慧茹。
在张昊坐好之后,李仁智说:“刚才有人对我扶着张昊老弟坐在第一把交椅上有点不理解。说实话,论年龄他没有我长,论经验没有我丰富,凭什么他要在我之上?我现在就告诉大家,第一,张昊老弟是科班出身,三年前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最好的军校西点军校,也是第一个毕业前就晋升为中校的军官;第二,张老弟不但有丰富的理论基础而且实战更不含糊,凭着大家面前的这六七个人一次性就解决了马道头的七八十名日军。请问大家谁有这种能力?第三,智取马道头从医药、粮食、军火。人员、车马等方面考虑的清清楚楚,指挥的时游刃有余,大家说说,包括我有谁会比他强 ?”
李仁智在这批皇协军中是具有绝对威信的,他的话说完,大家没有一个人吱声。紧接着李仁智一一介绍了在座的皇协军军官。
张昊也介绍了右边的肖启霞等人,大家彼此熟悉后谈论部队在德胜营的整编问题。
“我刚才和李连长、韩有才做了一些协商,目前我们有皇协军、被救的村民、狱警和解救的犯人一共两百九十二人。按照一个连的编制,我们应该有两个连的人数,我建议成立一个营,下属两个连。”说话的是副连长常林。
这位叫常林的副连长是一个人才。常林原是东北军五十一军少校教官,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后在五十一军历任连长、营长,沈阳东北军军校教员,九一八事变以后五十一军撤离,常林没有跟随撤离,而是带着三百人的教导队和日军在沈阳以北奋战了两年。由于叛徒的出卖,部队被日军合围,在只剩不到四十人的情况下被李仁智救出重围。两军合并一处,不得不转战关内。张昊知道他是一名有着极高军事素养的人才,听到他的发言后默不作声。
“我觉得我们成立一个团,这样听起来好听,有利于我们以后招兵买马和部队后续发展。”一排二班长赵成良说。
“我觉得按照我们目前的人数还是整编成一个营比较合适,虽然有点夸大,但也不太离谱。”曾强说。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了几圈后,李仁智问张昊:“张老弟,你也发表一下你的意见。”
“我的意见是:我们的部队应该避免一些敏感的称呼,不如叫抗日独立纵队第十二支队。”
“为什么?那第一、第二、第三等支队在哪里?”一排长王俊问道
“这个问题问得好,这正是我们要打出第十二支队的原因。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自己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那么日军一定也会问其他支队在哪里?这正是兵不厌诈的体现!”张昊回答道。
常林稍加沉思说:“兵法上讲,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这会给日军造成一定的困惑和足够的警惕,使其在摸不清我们虚实的情况下不敢轻举妄动!不错,我赞同。”
“目前我们在日军心脏,四周有多达数万的日军,我们生存环境极为恶劣。所以我们的编制不能暴露我们的真实人数,更不要夸大我们的人数。这是为什么,大家都是军人,都应该清楚行军打仗、军事部署都是依据对方编制来制定的,所以我建议我们叫做抗日独立纵队。纵队这个概念是虚的,可以是一个团、旅、师甚至一个军!”
“有道理,我赞同,我们就叫抗日独立纵队!”李仁智带头说到。
“至于纵队下面,等我们有足够的兵源,扩编以后自然会有大队、支队、中队、小队、排、班等单位。就目前而言,我个人建议整个支队下面以中队为单位,相当于排。小队相当于班。我们所有的人编为一个支队,支队下辖六个中队,分别是三个步兵中队,一个炮兵中队,一个侦查中队,一个后勤中队。”
“各中队的人数以及各小队人数怎么配置?”韩有才问道。
“一个中队三到四个小队,每个小队十二人编制,三个步兵中队每个中队增加一个机枪小队,炮兵中队增加一个警卫小队,侦查中队和后勤中队各是三个小队。”
“武器如何配备?”常林问道。
“一个步兵小队两把短枪,十支长枪;机枪小队三挺轻机枪,或者一挺重机枪加一挺轻机枪、五支长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