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清楚自己身体的情况,没有勉强自己,老老实实的躺在床上,感受着清凉的药力缓缓地渗进血液里,慢慢的,一股倦意也是缓缓袭来,直透进骨头的深处。
李文硕向来很尊重自己身体的选择,所以刚醒不久的他,又是沉沉的睡了下去。
此刻,御书房中,刘烨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奏章,情况似乎和他当太子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换了个地方处理国事而已。
但是这几天整个朝廷都很乱,旧皇驾崩,新皇登基,这个过程可不是什么可以简单地过程,即便是他想简化,儒家那些客板守礼的老夫子也会出声反对,甚至都有可能指着他的鼻子骂。
而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因为人家根本不怕死,有些人甚至巴不得你处死他,然后就在原地嚎啕几声,说什么天道不公,帝王失格的话语,然后一头撞死在不知哪里的墙角柱子上,就可以换取一个千古忠臣的名号。
刘烨实在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刘焱没死之前,国事也都是他在处理,可是等到这刘焱死后,无数的事情就是一股脑儿的涌了出来,他知道,这是刘秀的残党在作祟,但是他明面上还是要用仁慈的手段,来彰显他是位贤明的君主,至于暗地里如何,其实他也没怎么想过,反正刘秀已经死了,那这些人也只是秋后的蚂蚱,若是聪明一点儿看得清形势还好,否则到时候,想到这里,刘烨无奈的摇了摇头。
袁之善也是缓缓地走进了御书房,看着这位勤勉执政的君王,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着刘烨的登基,他也是正式出现在了文武百官的面前,昨天第一次上朝,便是提出了大大小小一共一十八条意见,和诸位大臣猜测的不同,这十八条里没有一条是有关于当前朝廷局势的,也没有一条是有关朝廷体质的。
他所上书陈述的十八条建议,全部都是有关于黎阳各地百姓生计的。
按理说这些建议都应该等朝廷局势稳定之后再作打算,可是他竟是一天都不愿意等,有点儿急不可耐的样子。
但同样是这一点,他就赢得了朝堂上绝大多数官员的好感,反正只要你不乱动现如今的体制,不要让大家丢了官帽子,谁会理你在那些地方上有什么小动作,一个市井小民而已,就算爬上了这个位置,还就这点儿见识,终究只是个市井小民。
至于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江湖人士,也能封得逍遥侯这样的侯爵爵位,朝堂上的各位大佬虽然有些异议,却是并没有人敢于在这个时候触怒这位新帝的眉头,听说那位到现在还躺在东宫里养伤。
况且只是一个没有丝毫实权的空头侯爷,就算是封个大公爵又如何?
只有一件事情让人感到意外,虽然这件事很是正常,却仍是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所以有很多人出声反对,其中有很多甚至是原来的太子一脉。
刘秀谋反,其间不光有手底下的禁军和私兵,还有很多江湖人的参与,他们来自何门何派,背后何人指示,都被查了个一清二楚,这些门派,基本上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很快就会有朝廷的军队前去讨伐,几万人的队伍往那一堆,江湖上还真的找不出那个门派可以匹敌。
或者说,朝廷,就是这个江湖上最大的门派。
这件事倒是没有人反对,即便是最仁慈的儒生都觉得理所当然,他们反对的是一项禁令的颁布。
禁铁令。
当然不是禁止冶铁,而是黎阳境内,私人禁止打造兵器,违者按谋逆论,所有现存的兵器,都需要在官府登记在册,即便是一把砍柴的朴刀也需要,私藏兵器不上报者,同样视同谋逆。
这件事情是新皇帝刘烨和儒家领袖李青山提出来的,可是不能由他们的嘴里说出来,尤其是不能从刘烨的嘴里说出来。
他刚刚登基,一下子就是在朝堂上得罪了这么多大佬,对他以后实施政令,也是个不小的阻碍。
所以就由当朝首辅周公明,提出了这个建议,经过一上午的讨论,各大势力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刘烨力排众议,全力支持自己的这位岳父。
这件事情可谓是非常的让人惊讶,因为黎阳开国以来,有各种各样不靠谱的皇帝,颁出过各种奇怪的政令,但是没有一个像这般绝的。
仅此一个政令,便是间接削弱了江湖势力的一大截,就算现在没什么,可是一年,两年,或是三年之后,江湖上的绝大多数人都会惨到连个能用的兵器都找不到。
而且朝堂之上有不少大佬的家里,就是有着各种大型的铁器铺子,一时间也都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闹得很厉害,但是不知道刘烨后来跟他们说了什么,一个个儿才算平静下来。
据说这件事情之后,第二天周公明就白了头发,辞官返乡,回到风华州老家去了。
朝堂里的人于是更加确定了往日里传开,却没有多少人相信的那个说法,所以这两天,袁之善的家门几乎被踏破,害的他又是跑出了自己的那座崭新的府邸,躲到了东宫里。
李文硕虽然很不喜欢袁之善,但是却不得不承认,这个人一点儿都不招人烦,和他谈话很是令人舒服。
“侯爷这些习武之人果然不一样,体质超乎常人,若是袁某受了这么重的伤,疼也疼死了。”
李文硕躺在床上,看着袁之善的笑脸,很想直接驭起桌子上的茶壶砸到他的头上,叹了一口气,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苦笑着说道:“袁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