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结果是好的,赵佶似乎对于这件事情根本就是完全的不知情,所以说向太后的病应该是单纯的生病。
不过倒是有一个人的情况完全出乎了高俅的预料,那奥老还乡就是章惇。
章惇被封为申国公,受命为山陵使,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针对章惇的圈套,所以章惇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接受,而是直接上疏请求致仕。当然告老还乡这件事情最后还是失败了,然后就在赵煦下葬的那一趟,天降大雨,灵车陷在了泥水坑里面,一天一夜之后,灵车才算是到达了皇陵。
由这件事情引发的,数名言官集体上疏弹劾章惇大不恭,然后左正言陈瓘趁机上疏,请求罢免章惇,并且提出了进一步对章惇的处罚。这些事情进一步恶化了局势,章惇也由此告病不朝。
接连五次上表请求罢政事,任谁都能看的出来,章惇这是真的不愿意再在朝堂之上任职了,因此在一次赵佶出宫回自己以前的王府游玩之后,章惇的请求被答应了。
先是出任越州知州,随后又因为言官的弹劾,章惇被变为武昌军节度副使,安置于漳州。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破鼓众人擂’,章惇的结局高俅其实早就已经猜到了,不过真正让高俅无法理解的,其实还是陈瓘这个人。
陈瓘是元丰二年的谈话,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这在苏轼看来是极为难得的,毕竟就算是苏轼平日里的时候也经常是放浪不羁,所以对陈瓘这个人,苏轼的评价很高。
并且就高俅了解到的消息,陈瓘这个人刚直不阿,可是北宋现在少有的人物,最重要的是章惇也对这个人赞誉有加,这就十分难得了。
可是一个让章惇推崇备至的人却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不管怎么想都是不对劲的。不过后来高俅却是了解到,陈瓘根本就没有落井下石,对章惇的弹劾其实跟这次的事情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在此之前陈瓘上疏弹劾章惇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因此这次只是常规操作而已。
只不过章惇倒霉,却连带着王赡也倒了霉。
哪怕赵佶已经明确表态不能对王赡如何,但是因为向太后的存在,最后王赡还是被贬儋州。按理说这样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了,可是随后曾布那边的人不断地上疏,要求处斩王赡,最后导致王赡精神崩溃,然后再去儋州的路上自尽了。
这件事情的影响十分的严重,有好几个言官都在随后让赵佶用借口给罢官了。不过这样就已经是极限了,毕竟大宋朝有不杀文人及上疏言事者的规定。
一年之后,向太后宾天,简单的葬礼之后,赵佶算是真正地掌握了朝政,不过随后的事情就开始复杂起来。
和高俅预料的一样,王赡的死不仅没有安抚吐蕃的那些人,反而助长了他们的气焰,就在次年的一月份,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