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都市现代>面食世家>第一百零三章:差异化战

由于董记面馆的装修变更,只是局部性的调整,并没有破坏性的实际措施,所以,施工时间短到不需要一周,也更不需要向潞城政府相关文物部门报备,毕竟,董记面馆可是省级文物单位和潞城董名的旅游景点。甚至董记面馆背后占地规模巨大的竹马休闲广场,也是配合董记面馆的建筑风格建设的。如果是破坏性的装修和改变,那真是还需要政府相关文物部门的报批。

六十多平的第三层,除去一个十几平的常用物料储备冰库和一年十平左右的员工休息室兼会议室外,剩下的四十平左右,原先本来就是分成了3个大包间和6个小包间,只是后来把中间的隔板拆除掉,堆在了角落,放置了一些不常用物品、桌椅。三层虽然大部分闲置着,但清洁工作,那也是时时进行的。

所以,在简单的清洁过隔板和原来的凹槽后,8个包间就重新焕然一新,开始进入到营业当中。

而二楼,则需要进行部分的调整和施工,将中部的包间隔板全部拆除,一上楼正对的中心的绝大多数部分,全部变成敞开的公共区域,摆放着8桌每桌10人的就餐位。两侧靠边部分,平时则设置为供2-4个就餐的10个小区域,用可移动的隔板隔开,庆典人数多时,则连桌椅也撤掉,摆上10人制的餐桌。但最多,也只能容纳15桌150人。

董记面馆入口在东边,就餐位置为南北向,全天阳光既不热烈也不阴暗,比较适宜就餐。

这也得益于董记面馆的入口、楼梯、电梯、明厨部分,都集中在北边的小区域一小部分,而绝大部分的南部区域,全部是用餐区域。如果不是这样的格局,那想接庆典也不具备场地条件的。

离二楼入口最远的顶南边,则设置为一个小的主席台,装好了led屏、音响设备和音乐视频播放系统,以全程支持庆典使用。考虑到视觉效果,董承乾和韩执敏,都放弃了装投影幕的打算,直接装了led巨屏。虽然开支是增加了不少,但长远来看,还是非常值得的。投影幕和led屏的现场视觉效果,那绝对是一个天上,一下地下。

……

在这装修调整期间,董承乾在非用餐时间,则紧急培训店里全部的面食师,掌握新的面食种类。其实,在晋川人,甚至华夏大陆人的日常生活中,最常吃的面食,也就是十几种,就算有特殊喜欢的,也不超过25种。很多面食,在岁月的长河中,都逐渐的退出了人类的餐食舞台。

毕竟,这面食,只是日常主食而已,并不是炒菜。不管华夏大陆人,还是具体到晋川人,主食无非除了面,就是米,翻不出什么新花样。尤其是生活节奏的加快,目前最常见的面食,也就十种左右了。

所以,董记面馆的厨师,普遍掌握四十五种以上的面食种类制作方法,已经是逆天了。这几乎是碾压整个面食界厨师的。

董承乾带着厨师们,梳理了全部实战制作过的一百二十七种面食,实际上,要说真正能做得出来的,董承乾会326种。但除了这一百二十七种,剩下的,只是知道方法,但并没有尝试制作过。经过分析,厨师们确定了其中最常见、最可能点的六十种。

之后,面食师们首先是确保,这六十种面食,个个会做。然后,六名面食师,剩下的六十七种,每个承包几种,进行了熟练化练习。而新来的几名学徒厨师,则重点攻克最常见最常点的十二种面食。

于是,那几天,董记面馆,每个人都吃得很饱,不仅吃得很饱,回家还得带着继续和家人一起吃。虽然一天三顿吃面食没有问题,但如果一周二十一顿,全部吃面食,那真有点受不了了。而且,自己本身还是一个面食师。

……

一周之后,两个重镑的新闻先后在潞城和晋川的媒体中炸开了锅。

首先是董记面馆的在线定餐面食种类,由原来的三十种,爆增到一百二十七种。很多食客,包括很多媒体,之前从来没有想到,这三晋面食,竟然有这么多种。一般潞城人,就算是资深的面食客,最多也就能点出二十几种。

潞城和晋川的食客,那可不简单,吃面的历史,少则十几年,多的,已经吃了一辈子甚至七八十年面食了。这时候却猛然发现,原来,绝大多数面食,自己不仅没吃过,也压根儿没有听过。

而这时,韩执敏又先后邀请了潞城和晋川的绝大多数媒体,前来董记面馆试吃这些他们从来没听说过的面食,同时,又开通了董记面馆的微信公众号,每天分享一种面食给广大吃货们。

一时之间,潞城全城掀起了对新面食种类,其实本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面食种类的讨论。而董记面馆的定餐平台,直接被挤爆了,幸好,董承乾早有谋划,将面食师增加了几名,否则,这汹涌而来的定餐量,根本应接不暇。而且,这直接上门来的食客,已经门庭若市了。哪还分什么早中晚餐点啊,从早上七点营业开始,一直到晚上十一点,这吃面的人,那是一拔接着一拔,没有个断绝。

这样的排队等候盛景,那是董记面馆历史上,向来没有过的。

更为恐怖的是,由是晋川省级媒体的美食分享,从晋川其他十几个城市慕名而来的食客,竟然占到了日常营业量的三成左右。到潞城出差办事、旅游休闲的人,顺道到董记面馆吃一碗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更别谈吃过的面食,一时成为时尚和风潮。

借着大家对面食种类引起来的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三章:差异化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