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声又叹了一口气,说道,“孩子,让你妈妈安心的去吧。你,要坚强起来,这个家,需要你。”
董啸伸出手,轻轻摸去母亲嘴角的一丝血印,又接过亲属递来的一块毛巾,把脸上的泪痕擦去。
他抬起了头,吸了一下鼻子,对董承义说道,“承义叔叔,你说吧,妈妈的后事,怎么安排,你是长辈,我听你的。”
看来,父亲是一时半会儿,无法主事了,爷爷和曾祖父年事高了,至少今晚,还是暂时瞒着四位老人吧。
而董啸的处境,只有求助于自幼看着自己长大的承义叔叔了。
董承义也收起辛酸的心情,对董啸说道,“孩子,叔叔能够作主的,就直接替你帮了做了,叔叔不能作主的,叔叔告诉你,你去做。”
说完这些,董承乾抹了一把早已经是老泪纵横的脸,不由得痛上心来。
而这时,董啸拉过了董颜和李若玉,分别给她们擦去了脸上的泪水。
到这时,这一行人,才真正从悲伤中拔了出来,开始商量办理崔凌玉的后事。
……
按照董承义等人列的清单,也是龙城地区的通常民风习俗。
首先是按照时间节点来讲,白事要分穿衣、入殓、起灵、出殡、路祭、下葬,之后是烧头七纸、月纸、百日纸、周年纸,过了周年以后,就是每年清明节上坟地祭拜、中元节在家烧纸祭拜、大年正月初一到初三在家烧纸祭拜。
另外,每适有三周年、七周年和十周年时,额外隆重的在清明节祭拜。比如,十三周年、二十三周年、十七周年、二十七周年、二十周年、三十周年,……不一类举。
不过,一般到三十周年以后,就很少有单独祭拜,直接归类到统一的祭祖里了。因为,父母去世三十周年以后,儿女恐怕也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
再到祖坟去祭拜,可不就是拜祭祖先先人了。
总之,三、七、十是三个非常重要的祭拜节日数字。
之后,根据这七件大事,董啸要完成寿衣采置、棺木采置、邀请神汉看墓穴定时辰日子、邀请神婆进行祝由一应事宜、通知白事乐队出殡日期、通知纸扎师准备相应一切事务,比如,包括献祭的纸扎,以及出殡当天抬棺、入棺等一应事务。
当然,最重要的,也是需要董啸和董颜亲自去做的一件事情却不是这些。
因为董啸长期在外,与族内人接触几乎没有。而董颜又是女孩,董承乾目前又是这个样子。
为了崔凌玉的白事能够顺顺利利的进行,获得族亲的全力支持,又为了董啸和董颜这两个孩子,在董氏家族这个庞大的家族内立足,让所有董家人,都知道,董家有董啸和董颜这两号人了。
董承义建议,董啸和董颜兄妹,两个人亲自一一登门,到董氏家族各家各门,告知母亲崔凌玉去世的消息,并明确说明出殡日,邀请各家各户派代表出席。
董啸虽然地位尊崇,是董氏家族未来的族长,但一来,毕竟董啸年龄小,辈份小,该去通知的,基本都是长辈,至少是兄长辈的,二来,董啸长期不在家,董氏族人认识他的不多;三来,近年来,这个宗族观念,逐渐淡漠起来。
所以,董承义很是沉重的对董啸说道,“孩子,你和董啸,到一家,就跪一家吧。为了董家大院,为了董记面馆,为了你和董颜,你们这一次,就跪请百家吧。”
听完了这些,连李源声,都不禁动容了。他不禁也有了一些孤寂的感觉,自己,就一个女儿,如果有一天,自己和妻子,都去世了,留下李若玉孤零零一个人,这该如何是好?
此刻,他也下决心了,无论如何,都要让董啸和李若玉在一起,他们,就该是一家人。
李源声决定,不管下什么代价,这件事情,必须完成。他,决定了。
而至于请族亲内哪些男丁来打掘墓穴、准备这三天一应的餐厅、购置需要的食材、烟、酒、物品,乃至细节到出殡当天亲属穿的白布制成的孝衣,……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就由董承义带着族亲们,一应全部搞定。
这龙城,但凡喜丧宴请事宜,有一项好处,这极大方便了事主。
那就是,所有的一应开支物品,到了相应的商店物事那里,只管登记了是哪家,算准了费用签字后,就可以直接拿走,不用当时结账。
回头怎么结账呢。
因为喜丧宴请,在主事的两三天内,事主家里会设账桌,由至少两位专人,专门记账收礼金,以供亲朋好友随礼金。
华夏大陆,尤其是晋川们,礼尚往来成风,这也是亲戚间走动来往的一种风俗了。
而这些喜丧宴请的费用,就由售卖者,当天拿着条子,直接到账桌上来结算。往往,喜丧宴请收到的礼金,那肯定最起码是能够付请所有费用后,略有结余的。
概莫能外。
……
董承义让自己老婆带着董啸和董颜去买寿衣等一应物品,自己则带着人准备着灵床。
在董承义的指挥安排下,众人先是拿来两条结实的长木凳,凳子按东西向放置,南边一条,北边一条,两条凳子相距一米五左右。
然后,则是将寻来的一块柏木门板,比单人床略窄,放置在木凳上,然后在木凳上铺上了白色的床单一块。
就等着董啸他们回来,给崔凌玉更换寿衣,更换完寿衣,就准备将崔凌玉遗体,放置在灵床上了。
而董啸、李源声、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