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虽然这种说法也有些片面,但是可否认,自从现代媒体诞生之后,这种出于政策面的舆论引导,完全是最常见也最普通的手法。至于究竟是哪个幸运的家伙,可以成为“英雄”,这便要由“运气”这个词语来解释。
赵永齐的运气显然不错,因此他也很自然的成了为英雄的最佳选择。
经过央视媒体剪辑出来的节目,显然更煽情。从最初开始的逃离地震,到最后一次在总理面前救出最后一名幸存者,一桩桩一件件,完全是塑造出一个“高大全”。然而,事实上真的像节目中所说那样,赵永齐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圣人”吗?
认真说的话的,其实赵永齐是个平常人。他的立足点,一向都没有改变过,那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在自己可以保证生存的情况下,赵永齐一定会尽可能的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所见到的每一个人。然而,若是情况危及到自身或者身边的那些亲友,他的选择则完全不同。
会带领灾民们建立营地,是因为他知道,这种时期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想更好的存活下去,需要更多的力量。而在积蓄更多的力量的同时,也可以救助更多的人,这种双赢的模式,他怎么会不去选择?
而且,所有人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赵永齐很清楚的知道,这不是世界末日,这不过是一个地区受到的灾难。换而言之,再怎么艰苦,再怎么没有食物、饮水、药品,都是暂时的。只需要扛过这段时间,那么一切都会立刻好转。若不是清楚的知道这点,他的选择恐怕是完全不同。
做个简单的假设,如果是世界末日,明知道外界不可能再有救援。或许,在挖出第一份食物的时候,赵永齐就会低调的隐藏起来,甚至根本连其身边的工作人员也不告诉,直接偷偷的隐藏。因为在他心里,人是有亲疏远近之分的。
虽然这么说有点残酷,但实际上却很现实。回想当初因为池石镇攻击了baby,而一心想将他弄死。再想想崔志英纠缠懵智,却被他一拳打飞,就可以知道他其实并非是什么圣人!
经常会有人说,时势造英雄。可实际上,只不过是有些人的目光短浅,有些人的目光就很长远。比如同样身处灾区的癞子和赵永齐之间就是两个极端。一个只知道眼前的利益,另一个却已经胸有成竹。
至于赵永齐三番四次的对灾民们诉说国家和政府的救援,这其实很好理解。在这种大灾难面前,人人都惶惶不安,若是这个时候不给他们一个希望,整天唉声叹气的,不用任何波折,怕是也会弄得整个营地四分五裂。很多时候,一份希望,哪怕是遥不可及的希望,作用也远远好过真实的分析。画饼充饥,望梅止渴,确有其理!
然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明面上的赵永齐,果敢、坚毅、睿智而又仁慈,这就足够了。更何况大男孩本身做的也不错,最起码解衣推食,每天不间断的搜索和拯救幸存者,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不管他的初衷如何,不管有什么假设,这些都比不上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也就是所谓的事实大于雄辩。所以,新鲜出炉的英雄,当然就此诞生。
……
“这双手,亲手从满是水泥、钢筋的废墟中,挖出了一百一十二条鲜活的生命。”
电视画面中,定格在赵永齐十指开裂,满是沾着鲜血的泥沙,又黑又脏的双手上。
“这双手,曾经弹奏出最美妙的钢琴曲,最动听的吉他声。现在,这双手又成了维系一百一十二个生命的纽带。”
看着屏幕的观众们,很多都红了眼睛。
……
“还有人活着吗?”
“能听到我的声音吗?听到的请回话或者敲你附近的砖石。”
长时间的喊叫,赵永齐的声音已经沙哑,少了那份诱人的磁性,却多了一份沧桑。
“曾经感动过我们的很多美妙嗓音,如今已经变得沙哑。可是,谁又能说,此刻的声音,不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最感人,最让人难以忘记的天籁?”
旁白的言语,让观众们自觉的用目光盯着屏幕中举着火把,在黑暗中一脚深一角浅,向前慢慢探索的身影。
……
“这里需要继续建造……”——此刻,他是运筹帷幄的统帅。
“还疼不?”——此刻,他是妙手仁心的良医
“……我还是有一把力气的。”——此刻,他是带来笑声的邻家男孩。
“我来扛!”——此刻,他是人形起重机。
“前面的老头,让开!”——此刻,他是连总理都敢呵斥的男人。
长时间的纪实片结束的时候,最终定格在赵永齐那件破破烂烂的羽绒服上。
“这件羽绒服,在赵永齐先生离开白莲县时,被我们的一位同仁要走。这件羽绒服上,一共有三十七处撕裂,十八处沾染着鲜血。背后、胸前、手臂上,都是那些被救助出废墟的幸存者们留下,而肩膀上、袖口处的鲜血,却是被他自己磨破的肩头和撕裂的手指染红。我们感谢能够得到这件宝贵的衣服,也感谢我们面前的赵永齐先生所做的一切。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之下,华夏民族毅力不倒!”
纪实片结束的时候,整个华夏都沸腾了。这是第一次,全国电视观众,通过电视机那小小的荧幕,全程了解整个地震前后发生的一切。
从地动山摇时的惊慌失措,到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