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都城内,平静了几年的普通民众,也嗅到了战争的气息。澜都城外,原本是商贸集散之地的两国行商们,也开始拔除营寨,各自返回了自己的国度。
就在马如正大军刚集结完毕,即将出征之际,大夏朝堂收到了历都城送来的快马‘战报’。段琅以西部战区兵马大元帅的名义上奏德隆,西部战事已经平定,勿劳师动众加派大军征讨西越。段琅陈述了各项理由,而且是明奏的形势上报朝堂。也就是说,这份战报不但是上奏德隆帝,六部衙门都转送了一份。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就此事也展开了争论。一向低调的刑部侍郎庞刚,极力反对出兵西征。庞刚明白这是段琅送给大夏的最后机会,也说明段琅并不想引发内战。这道看似示弱的战报奏折,足以表明了历都城的态度。他们依然臣服德隆,但朝堂也不要逼人太甚。
庞刚慷慨陈词,上奏道,“陛下,我大夏百年基业得之不易,历代帝王精心呵护才有了今日的繁华。但要想毁了它,也只是朝夕之事。战事一起,刀兵过处生灵涂炭,燃起战火容易,但再想熄灭它可就难了。陛下,臣恳请陛下三思。”
德隆面色阴沉,“庞刚,你这是在指责朕毁掉百年基业?别忘了我大夏能屹立于天地之间,靠的是历代君王征战四方威震天下,才能有今日的繁荣。身为帝君,只有彻底铲除内忧外患才能安得天下。卿身为六部重臣,难道不知隐患的严重吗。”
德隆面如寒铁,要不是念在庞刚是三朝元老,又是辅佐自己上位的重臣之一,德隆早就下旨拿下了。满朝文武之中,也有不少大臣暗暗叹息,替庞刚感到不值。德隆征讨历都城已经是箭在弦上,庞刚又何必多此一举。
“陛下,历都城兵马实乃我大夏镇国之基石。如若陛下一意孤行,在他国眼里无异于自断其臂。臣再次恳请,陛下三思。”
庞刚话音一落,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不管怎么说,德隆现在还没有戳破最后一层窗户纸。庞刚的直言,一下子揭开了这层锅盖。
德隆一拍御案,怒道,“庞刚,朕怎么觉得,你有些老糊涂了。在你眼里,只有朕的不是,难道那些心怀叵测的逆臣,就得以逍遥法外吗!”
“陛下,历都城镇守西疆,并没有做出不臣之举,何来逆臣之称。君王之道,在于恩威并举,而安抚之道才是上策。如此强压,难道这就是针对功臣的举措吗。”
“闭嘴!庞刚,朕念你老糊涂了,不跟你计较。如再犯上,朕定斩不饶。”德隆怒视着庞刚,他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樊城赶紧提醒说道,“庞大人,陛下宽宏,还不领旨谢恩。”
庞刚苦笑着摇了摇头,“陛下,臣身为六部重臣,此等大事如果不阐明观点,那是臣的失职。既然陛下觉得臣老糊涂了,看来臣确实不配再留在朝堂之中。”
庞刚环视了一下周边的同僚,郑重的摘下了一品官帽,双膝跪地,“陛下,臣自罚削职为民,告老还乡。”
樊城吃惊的看着庞刚,慌忙上前奏道,“陛下,庞大人一向尽忠职守,刚才的言论也是为我大夏担忧。还望陛下,驳回庞大人的请辞。”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都注视着德隆。除了樊城之外,居然没有任何人再为庞刚说情,就连老翰林王世渡,都双目垂危宛如入定。
德隆冷笑一声,“准奏!”
樊城一惊,“陛下不可~!”
没等樊城说下去,庞刚抢着说道,“谢主隆恩。”
庞刚站起身,对着樊城微微摇了摇头。这一瞬间,庞刚的脸上没有了忧虑,反而带着一丝解脱的从容。大殿之上,众朝臣看着苍老的庞刚一步一步走向殿外,不少朝臣心中升起一丝的悲哀。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或许自己也会成为下一个庞刚。更或者,悲惨的命运还不及庞刚告老还乡。
同年十一月末,在凛冽的寒风之中,马如正的西征大军终于开拔。德隆帝身裹貂绒大氅,亲自举杯为众将士践行。初冬的大夏飘起了雪花,原本预示着丰年的瑞雪,却更像是为这场战事铺上了一层寒霜。
大夏朝堂的西征檄文已经通告天下,名义上是征讨西越,但是各都府大员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历都城内,段琅看完西征檄文,也正式向两城百姓下达了战争令。段琅明确告知众人,此战关乎历都城大军的生死,允许平民离开历都城迁移它地。
大营中军帐内,众将云集,澹台明月看向刘旭升问道,“刘将军,众将的家眷可安置妥当?”
刘旭升站起身,“军师放心,有些家眷已经秘密返回家乡。不愿意走的,都已经安置在巅锣郡。那里有五千精兵负责保护,即便遭遇敌袭,也可退守到大漠密营之中。”
澹台明月点了点头,解决了众将官的后顾之忧,他们才能安心作战。这三年来,不少将领都成家立业。甚至周龙周虎兄弟,也有了心仪之人,如果不是大战在即,他们也要步入婚庆的喜悦之中。为了安置好这些家眷,澹台明月不但在巅锣郡设立了眷府,更是在大漠边缘建立了密营。
“好,众将的家眷是我们的亲人,把她们安置妥当,我们才能放手一搏。众将军听令,从即刻起,兵马大营进入战时状态。一切违背战时军令者,本军师定斩不饶。”
澹台明月颁布了十几条军令,宣示着历都城大军正式进入到战争状态。修生养息了三年之久,历都城兵马更是轮番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