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打定主意跟柳月彻底撇清瓜葛,林维桢坚决不能承认自己跟她有特殊关系,何况在他看来,两人从来没有真正地确定恋爱关系。
其实整个事情非常简单,过程和结果却很狗血。
刚到黄桥农场插队时,林维桢和柳月年纪相差不大,柳月只比他大六七个月,在知青二小队中他俩年纪最小。
知青的生活辛苦且无聊,梁云飞、许浩几个年纪大的知青苦中找乐,于是林维桢就成了他们快乐的源泉,有事没事就拿他和柳月打趣。
林维桢被他们调侃得脸红脖子粗的,矢口否认自己喜欢柳月。
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因此,林维桢每天都被这些玩笑话绕身洗脑,两年后他终于沦陷了。
想起这段往事,林维桢不得不对自己当时的意志力感到佩服,居然能在梁云飞等人的狂轰乱炸下,坚持了两年时间。
等林维桢发现自己开始对柳月产生兴趣时,他第一反应是感到恐惧和不安,同时拒绝承认这个事实。
当然,能引起林维桢兴趣的女孩儿肯定长得不会太难看,而柳月不仅不难看,相反天生丽质,即便穿着粗布衣服干着农活,也遮掩不住她浑身散发的魅力。
柳月更是个骄傲地女孩儿,同在知青二小队工作,当然耳闻了关于她和林维桢的流言蜚语。
如果林维桢能尽快地发动攻势,柳月说不定会痛快地答应跟他交往,可林维桢居然拖了这么长时间仍没动作,以致于她心中的那点得意和窃喜在时间的消磨下,渐渐烟消云散。
对此,她极为羞恼,又有些疑惑,他凭什么这么对我?
林维桢想将柳月的身影从脑海里赶走,却根本办不到,反而开始偷偷地关注她,然后制造各种和她讲话的机会,甚至拖着疲惫身体帮她干一些体力活。
但不管林维桢做什么,柳月总是沉默以对,既不拒绝,也不感谢,仿佛林维桢不存在一般。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了将近半年,最后林维桢放弃了,因为他太累了。
如果辛劳真的能够换来爱情,林维桢或许会再坚持一段时间,但他没有被所谓的爱情冲昏头脑,看出了柳月对自己的态度,即便心里有些不舍,也知道放弃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这个世界完全按照人类的意志运行,便不会有意外发生,更不会有所谓的“狗血”故事。
林维桢做出放弃的决定后,一连半个月没有在柳月面前晃悠,直到某天傍晚收工后,柳月突然找到他,开门见山地问:“这两天你怎么不理我了?”
这是近半年来柳月第一次跟他说话,让林维桢一时发愣,不知所措。
“我问你话呢?”
林维桢实话实说:“我觉得你不待见我”。
柳月笑了,百媚横生,“林维桢同志,这两天我仔细想了想,认为你是个可靠的革命同志”。
不可靠的人不能称之为“同志”,更不能冠以“革命同志”的称呼,既可靠,又是“革命同志”,那就是自己人嘛。所以,林维桢马上明白了柳月的意思。
于是,从此两人成了梁云飞等人眼中的“恋人”,但当时两人之间的确切关系到底如何,也只有两个当事人心里最清楚。
两人的家庭背景和经历极其相似,父母都受过迫害,十五六岁独自一人远离家乡,来到陌生的黄桥农场插队。
有时候同病相怜、相濡以沫确实能够成就一段坚实的、浪漫的爱情,但很多人似乎都忘了另一句话:“共患难易,同富贵难”。
林维桢和柳月是真正的“革命同志”,发于情止乎礼,在一起时谈论最多的是文学,这东西是柳月的兴趣,而林维桢对文学并不热情,大多数时候,他仅仅是个倾听者而已。
直到林维桢考到了首都师大,找到表白机会后,两人之间的关系才真正确定下来。
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柳月当时的话:“那时候,我只是想找个依靠,仅此而已。现在我认为你我之间才真正拥有成为我的革命伴侣”。
……
此时面对着梁云飞,林维桢脑袋里非常清醒。前世他早已看透了柳月的为人,骄傲、虚荣、掌控欲强,爱幻想,并且极度自信。
两人谈恋爱时,你好我好大家好,可一旦结婚,所有的矛盾和缺点一股脑地暴露出来。
他很确定,这一世跟柳月没有半点的可能。
听到林维桢这番说词,梁云飞老脸一红,尴尬地笑了笑,“当时我们也是闹着玩儿,就觉得你俩年纪差不多,看着也般配。只是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俩依然若即若离,好歹有个人挑明了吧,可你俩骄傲着呢,谁也不肯先低头,反正我是看不透。你这人真差劲儿,好心当成驴肝肺,早知道你这样,我才懒得操心呢”。
林维桢翻翻白眼儿,没好气道:“我刚开始确实对她没意思,不过呢,被你们在耳边唠叨久了,自然而然地就有了那么一点意思,这叫做心理暗示,懂不懂啊?”
梁云飞也不生气,似笑非笑地看着林维桢,道:“那我就放心了”。
林维桢不解地问:“你放心什么?”
“咱们的老朋友柳月啊,是师大外语系的系花儿,从去年开学的第一天开始,暗地里喜欢她的人能从她的宿舍门口排到太平桥,公开追求过她的人没有一个连也有一个加强排”,梁云飞边说边观察林维桢的脸色,发现他居然面不改色,一点也不着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