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穿越重生>明贼>第八百六十一章 徐州大捷

西洋人毫无气节观念,从来都是最识时务的,没有道德包袱的他们就像蟑螂一样,可以在世界各地的犄角旮旯里顽强的扎根存活下去,李信如是暗暗想着。

对此李信毫无鄙薄轻视的意思,反而他更看不起的却是自家汉人。士大夫也好,草莽英雄也罢,一个个口口声声将忠君报国,可杀不可辱挂在嘴边,可真真到了明朝大厦将倾的时候,又有几个不是眼巴巴的跑到侵略者那里甘当奴才去了?想到此处,李信不禁想起了以前曾看到过的一个典故,说是曾国藩麾下的某位汉将得到慈禧太后的召见,这货感激涕零一口一个奴才,直到出了紫禁城,才有人取笑他不懂规矩,像他这种汉人是连自称奴才的资格都不够的。

不说远的,只说现在,就拿南北两京的这些个重臣们来说,又有几个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就算不是为了自己,也逃不过党派私利的制约,眼看着国难当头,大厦将倾,居然还有心思尔虞我诈。

南京的那几位老头子,又有几个是省油的灯?从张方严到郑三俊这些人,如果不是被李信死死压住,到现在还不知道要把江南几省折腾城什么样呢!

普特曼斯看着李信久久不说话,便主动献殷勤道:“侯爵阁下有什么任务请吩咐您最忠实的仆人!”

这将李信从胡思乱想中拉回了现实,普特曼斯他现在一时还用不上,还是先将他晾一晾吧。

“阁下初来乍到,还是熟悉熟悉情况再说吧。”

李信打发人领着普特曼斯去了临时的住处,然后他又召集了杭州本地的官员开会,议题只有一个。

“三卫军马上就要撤离浙江了,浙江也要成立新军,才能应对将来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事。”

李信的两个心腹,高振辅与范有明立即举双手赞同。

“镇虏侯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就是,杭州府出钱出人!”

杭州知府范有明拍着胸脯的向李信表着忠心。自从三卫军击败郑家的水师和步卒后,他已经对这位马贼出身的侯爷心服口服,更死心塌地的跟着李信亦步亦趋。

而且就在昨天,于福建发动兵变杀死郑芝龙的郑鸿魁已经派了使者来,表示了服从南京调度的态度,还要求三卫军尽早派人大举进入福建以扫清作乱的残匪余孽。

不但如此,郑鸿魁还将俘获的淮王一道解送来了杭州。可以说三卫军在江南数省的军事行动相继取得胜利,自此以后长江以南将无人可撼动镇虏侯的地位。

其实,不用郑鸿魁请求三卫军入福建,张石头的掷弹兵营已经一路由邵武横扫向大海。福州的一干官员们见到郑家大势已去,立即调转风向也向李信表达了服从南京调遣节制的态度。

一时之间江南各省的官员望风景从,而此时李信提出组建浙江地方新军,范有明敏锐的意识到了其中的利害,如果这个时候自己不趁机钻营进来,将来他一定要后悔。

高振辅自然也不甘心落后于范有明。

“镇虏侯明断,浙江本地卫所兵烂到了骨头里,募兵又由于连年的剿贼死伤没剩几个。不知镇虏侯打算从何处抽调士卒组建新军?”

在高振辅想来,李信的选择无非是原有的募兵和卫所兵两个途径。但李信却摇摇头,“当年戚继光募兵,专门招募山民,你们可知道是为什么?”

高振辅和范有明异口同声的说不知道,其实他们如何不知道?只不过是为了逢迎李信而已。李信也看得出来他们言不由衷,却并不当面戳破,慢条斯理的解释道:“就是因为山民淳朴,没沾染了兵痞的油滑习气。”

所以,浙江的新军也要依样招募。不过招募的工作却不能交给高范二人,他们只能从旁协助,三卫军自成立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选拔士兵,以及训练士兵的章程,到时候只要派出相关的人员组织招募就是。浙江地方官员负配合就是。

新军的招募工作如火如荼,华莱士连日来一直跟随李信视察地方,检阅新军。他很快就从三卫军的运作中发现了一个令他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

那就是新军虽然名为浙江地方之兵,但他的军粮和饷银却并非浙江地方负责,一切银钱都归三卫军的后勤处统一调拨分配。

这让华莱士百思不得其解,明明侯爵可以下令地方负责新军的粮饷,可他居然要自掏腰包。华莱士实在忍不住内心的好奇,终于满腹疑问的问道:“侯爵阁下,为什么不让浙江省出这笔钱和粮食呢?”

李信呵呵一笑,如果把新军比作风筝,那么这银钱就相当于牵扯着风筝的丝线,如果让浙江省出钱出粮,那么久而久之这牵扯着风筝的丝线究竟握在谁的手中,那就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他并不打算对华莱士隐瞒这种意图,简略的讲述了一下三卫军的基本政策,虽然组建新军的目的是负责浙江地方防御,但从编制上却从属于三卫军,和地方上并无多大瓜葛,地方上的三司都无权调遣。

对此,华莱士似懂非懂。在他的潜意识里,还是欧洲那一套君主封臣的政治理念,贵族层层负责,向李信这种出钱出力养地方的兵,他很是不理解,三卫军到底哪里有那么多钱?

当华莱士又提出这个疑问的时候,李信只是神秘一笑,却并不继续回答了。

其实很简单,最终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按照大明朝的规矩,江南各省向南京缴纳税赋,然后南京再将这笔税赋通过大运河运送往北京,而


状态提示:第八百六十一章 徐州大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