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临高启明>1024.第1024章 丁银

琼山县征粮局设在县城内的琼州府衙门的西北隅。此地原本就是琼州税课司。尽管程栋没有能力给每个县都组建一个完善的税务局班子,但是税务局的架构。制度和规章他是早就制定好了的。琼山县无非也是照此办理就是。

原来的衙门正堂被改建为征缴大厅――新做得木制的柜台已经安装完毕,屋顶上的瓦面被掀开了一部分,安装了天窗,墙壁上也开了长窗,以便能够得到足够的光线。这样一方面是为了有充分的照明,节约蜡烛灯油,另外,根据心理学医生江秋堰的高论,光明能够增强人的羞耻心――阴暗的环境更容易使人心安理得的干坏事。

靠墙的安装了许多文件柜和抽屉,几名办事员正在黏贴纸条。征税是根据行政区划“都”为基本单位的,计划未来采用以镇为单位。

刘翔在税务局里走了走,看了看正往大门前挂上去的一对大灯笼――原是衙门里的旧物,现在洗刷干净了重新糊上了纸:一个是琼山县征粮局,另一个则是硕大无比的一个“税”字,很有威压的感觉。

从临高印刷厂运来的大量空白税务凭证、账册和公文纸被一箱箱的堆放在上了锁的花厅里。从临高派来的税务特派员元老陈策正在为一群新招募来得本地税吏们讲课。这位陈元老到琼山的第一目的是建立德隆琼山分行,第二就是协助建立琼山税务局同时主持本次夏税征收工作。

陈策下课回到办公室,刘翔将自己从大户手里征收徭役银的想法和他谈了谈。

“这笔丁银很可观,过去很多缙绅大户都是不交或者少缴的。遭了风灾再叫老百姓负担绝没有这个道理。所以这次我打算把这笔丁银子全部摊派到他们头上。”

陈策点点头:“这个我也赞同,不过以什么名义呢?”

刘翔不解:“要什么名义?我们是政府,政府收税还要什么名义?”

“涨电费水费还知道打个环保的旗帜,你这么明目张胆的从老百姓手里捞钱连个名义都不要了……”陈策笑道,“名义还是要的。不然人家问你,凭什么原本是大家缴得,现在只有大户要缴?这不是欺负人吗?”

刘翔说:“可是过去缙绅大户们缴得很少或者干脆不缴的,这又是凭什么?难道他们不是欺负人吗?”

“这不一样,”陈策摇摇头,“你的依法办事,依法治国的理念还不强……”他解释道,过去虽然缙绅大户们虽然不缴和少缴,但是都是有一定的依据的,比如有功名的,照例可以免若干徭役,有的大户虽然没有功名,但是土地多,人丁少,按照明代的制度负担的徭役自然就少了。当然,在实际执行的时候,还有许多其他的花样。

“你现在要吃大户,豁免穷人,也得拿出一个新的规章来,这样才能让人觉得是有法可依,而不是你随口一说就是法律了。”

“这么复杂?”刘翔想这家伙不会是法学俱乐部的吧?满口依法治国什么的。

陈策笑了笑,开始抛出他的累进制征税办法。

累进制对元老们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几乎大多数元老都缴过所得税,所得税就是累进制的,大体思路是收入越多缴得越多。

“运用累进制的阶梯税率,你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把负担压到大户和缙绅们的头上去了――如果说过去这里的优待士绅是大明的制度,那么累进制就是我元老院的制度,这个理他们不会不懂得。”

按照陈策的思路:目前各县征收丁银的账目实际上是一笔糊涂账,完全查不到依据。而各县的土地状况在经过清丈田亩之后已经相当的清楚,所以丁银和杂税均可以按照土地数量来进行核算。

“现在我们掌握的最清楚的地方数据,其实就是各县的田亩数字和户籍,按这个来收夏税是最稳妥的,没人好多说什么。其次,因为明年的新税制准备了平滑过度。”陈策说道,“大家都没话可说――毕竟我们是照顾到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老百姓不是傻子,知道谁对他好。”

“有理有理。”刘翔连连点头,“可是土地的肥瘦不一,地多的不见得收入就多……”

“土地肥瘠在登记册上不都有具体的登记么?”陈策胸有成竹,“如果要简化一点,可以按照作为的年实际产量来算。”

最后,按照陈策的设计,琼山县的夏税就按田亩数量进行征收了。首先是根据新得田亩登记册,计算出琼山县的平均亩产量,凡是亩产量在这一平均产量上下10的田地,一律算作“标准亩”,收税中的田地数量就是按照“标准亩”来计算,其他超过的和不足的,按一定的公式核算成标准亩。

“我们这是不是就是摊丁入亩?”刘翔看到他的具体方案之后忽然问道。

“说对了,我们搞得就是摊丁入亩。当然做法和旧时空的不大一样。”陈策笑了起来,“你看,今天我们做得一切,以后就能加入到中学历史课本里去了。这荣誉不用给四爷了。”

具体的征收单位是以“户”为计算标准。凡是无地户或者户均占有土地不超过20标准亩的,一律免征丁银,超过20标准亩的,再分为13个档次,占有标准亩愈多,缴纳的比例愈高。

陈策还制定了一系列的优免政策。凡是服兵役、担任公职人员的、因公伤残死亡的照例都有征收优免。另外加入天地会服务的、送子女到临高念书的这些也有一定的优免。

“如果你愿意,甚至可以给大明的缙绅和士


状态提示:1024.第1024章 丁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