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临高启明>122.第122章 广州行(一)

萧子山从广州回来了。

去广州不是为了卖东西赚银子,恰恰相反,他们是一个标准的“赴羊城采购团”。和前些年每到美国人要发飙的时候中国政府总会送出一张巨额的采购清单一样,他们也怀揣一张名目繁多的采购单。每个部门都罗列了他们急需的东西,其中最大宗的物品就是生铁。

海南有中国最好最大的富铁矿,但是不论是田独还是石碌,穿越者的暂时都没能力开发,而且海南要作为煤铁复合体还有个相当致命的问题――它没有煤炭。

一个工业化国家的崛起,往往都和煤铁复合体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能够成为第一个进入工业化的国家,与它同时拥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矿有很大的关系;美国有得天独厚的五大湖,不仅资源配套,还有便利廉价的水上运输;俄国有乌拉尔;德国有鲁尔。过去执委会对这些还只是从字面上了解,等到真正来到临高企图建立工业体系的时候,才发觉钢铁的问题不能解决,工业化就是一句空话。他们运来了成套的设备、各种机床、各种量具,建造了发电设备,造出了水泥,却被钢铁的问题困住了,没有最廉价的盘元钢筋,连一块司空见惯的钢筋水泥楼板、一个钢钉、一把锤子都做不出。船上倒是堆着成吨的钢锭,那全是他们短时间内造不出来的特殊钢――谁也舍不得动用。

工业委员会的几个主要小组领导讨论之后决定,即然铁矿石的开发一时间办不到,就跳过高炉的阶段,先炼钢!不管质量如何,把日常需求最大的粗钢炼制出来。炼钢所需要的大量生铁,就先尝试从广东买入。

生铁不仅可做炼钢的材料,本身也是很好的材料,一些较为粗笨的构件都可以用生铁制造。冶金组开出的采购清单是要购入50吨生铁。据说是最最起码的了,他们带来的几座小转炉,就算只开工一台最小的一吨容量的,50吨生铁还不够生产一个月的。

这个计划从纸面上来说是完全可行的。广东在明代的生铁产量极其可观,根据嘉靖十三年(1534年)广东布政司的统计铁课数量推算,年产量竟然有6127500斤,合3100吨。3100吨生铁,在现代只是一家小钢铁厂几天的产量,但是1670年的俄罗斯的钢铁总产量才2700多吨。穿越者早期的炼钢业建立在输入生铁的基础上还是有一定的保证的。

(注:钢铁产量的数字目前争论很大,这里纯属小说需要,不要较真。)

但是对萧子山来说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他对钢铁虽然一窍不通,经济史还是知道的,大明的广东省里,恐怕是没有一个冶铁场有现成的50吨生铁可以采购的,十有八九得到处搜罗才能搞到。搜罗到了之后,怎么把它们运出来?萧子山大概记得,生铁这玩意貌似是不许出口的。他要把50吨铁装上船,官府知道了会怎么样?这都够他伤脑筋的。

伤脑筋归伤脑筋,该做得事情还是得做。这个采购团的任务除了买东西,还有准备建立起广州情报网,打入广东富商乃至官府的任务。因此人员的配备足够强大,除了他作为总负责人之外,本来要派席亚洲作为军事方面的专干一同前往得,后来因为他在盐场村搞群众运动脱不了身就改把北炜从盐场村调出来,萧子山想这也好,有个侦察兵在身边当保镖,去哪都放心。北炜又带了侦察队里的四个最好的学生,以这次广州之行作为训练的结业考察。

队伍里随行的,还有准备在广州开设先遣站的几名人物。严茂达是过去是珠宝公司经理,对这行特别熟悉,他给执委会的建议是在广州利用现有的房产设施开设一家专门经营奢侈品的商行作为掩护据点――这种商行有几大好处:一是需要资本庞大,交易频繁。巨额现金和人员的频繁流动不容易招疑;二是接触的都是达官贵人的家小,容易打入敌人的内部,三是可以堂而皇之的壁垒森严。

陆荣则是从黎区刚返回就跟上了团。他熟练掌握多种南方方言,平时,能写一笔过得去的毛笔字。身体健壮,会马术,还懂些拳脚,是派驻到秘密战线上的合适人选。

还有一位重要人物则是郭逸,他被委以重任的主要原因是团体中对秘密战线的工作的概念全来自电影和小说,他算是唯一真正接触过实务的人。一纸调令郭逸忽然发现自己不是治安组打杂人员了,而成了先遣站负责人,要去大明的广州城里去搞特务活动了――这多少让他感到人生的无常,不到三个月前,他还在另一个时空的广州城里搞反特……

除了十几名穿越众之外,还需要一些土著随行。已经零星回来的百仞滩生产队的人不是临高当地人就是福建射耕人,不要说去广州,很多人连琼州府都没去过。打破苟家庄之后抓到的俘虏里倒是有广东来得,但是还没过政审,不敢贸然使用。最后还是从盐场村找到了突破口。

盐场村的村委会副主任谭桂璜(主任当然是他的叔伯兄弟谭桂琼了)听说短毛老爷们要找几个可靠的人一起去广州,便把雷州那边的盐商刘纲推荐给了他们。

这刘纲因为贩运食盐的关系,和盐场村的关系很熟络。谭桂璜渡海出去联络的盐商来买盐,他是第一个来得,还运来了当时村里急需的粮食和布匹。谭桂璜觉得这人讲义气靠得住。而且他虽然安家落户在雷州,自己却是地地道道的广州府南海县人,也常去广州周边做买卖,熟悉路上的情况。由他陪同


状态提示:122.第122章 广州行(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