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来自东方的骑士(上)
英法百年战争,不论对英国或法国人民来说,都是一虫模空前的浩劫和灾难,西方历史学家指出:“百年战争是一场持续百年的屠杀游戏。{首发}当两国的王室及贵族为了自己所夺得的利益而庆祝的时候,那些痛失家园及亲人的无辜平民却只能在无声地痛哭。战争打了一百年,人民也哭了一百年。”
但另一方面,这场战争又是在一个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之下打响十字军东征失败,文艺复兴萌发,教皇的权威已在消亡之中,神圣罗马帝国的影响已经趋于湮灭;各个王国和共和国开始兴起和竞争,贸易冲突逐渐成为王国之间的主要矛盾;制海权的问题开始出现;从十字军时代产生的骑士精神也经演变成了好勇斗狠的风气;而导致战争的最重要,也最根本的原因,却是西欧的土地太小了,不能供两个强国发展。这一切因素叠加在一起,最终被轰然引爆,以所谓英法百年战争的面目出现。这是中世纪的一大浩劫,拒它带来了无数愚蠢的灾难,但也为更加伟大的英格兰和法兰西的诞生,撒播了走向新时代的种子。
总的来说,英法百年战争既是经典中世纪战争的最高☆潮,也是黑暗中世纪结束的黎明曙光。
而从法国人的角度来看,英法百年战争对于他们的意义,则跟抗日战争对于中国人的意义非常类似。
首先从战略的角度来说,这是大陆国家法兰西和海洋岛国英格兰为了争夺西欧霸权的一次生死对决,就如同中国和日本在近代的惨烈厮杀,决定了谁才能主宰东亚一样;
其次,从战术的角度来说,两场战争的制海权都在开战初期就已经易手,整个战躇本都在大陆上,属于不折不扣的防御战,而且战争之中都有大批内奸叛徒投靠岛国入侵者,导致国土的迅速沦丧;
第三,从心理层面来说,对大陆国家发动战争的岛国入侵者,原本同样都是藩属关系(战前的英王一直在法国保有领地,名义上臣服于法王),而战争的结果都是岛国从此抛弃了对大陆母国的敬畏,养成了俯视对方的傲慢心态,大陆国家则在痛苦的败局之中激发出了民族主义,开始了向新式国家的转型;
第四,法兰西在英军入侵之中,被血淋淋地撕掉了无敌骑士的画皮,耻辱地打掉了西欧霸主的桂冠,双方展开的一场又一场大会战,基本都以拥有优势兵力和精良装备的法军最终大败亏输而告终。战前拥有两千多万人口,仅一地赋税就超越英格兰岁入的富饶法国,由于政治体制和军事制度的落后,却在仅有四百万人口的穷困英国面前几乎没有招架之力,从而迫使保守骄傲的法兰西骑士,开始走上痛苦的革新之路;
第五,但也同样是由于法兰西的地广人多、实力雄厚,即使英军一度占领巴黎,征服了法国的半壁江山,但依然无法以蛇吞象,彻底吞并自己的母国从而造成了纠葛几个世纪的英法民族仇恨和宿敌关系。
最后,战争的结果同样是大陆国家完成了统一,而岛国被迫退出大陆,从此开始漫长的隔海对抗。
当然,在两拨被主神系统驱使的轮回者,先后降临到这个英法百年战争的时空展开团队对战,并且分别加入了法军和英军阵营之后,这段充满了铁与血、剑与火、死亡与屠戮、毁灭与新生的残酷历史,就已经从此开始偏离了既有的轨道,但也被赋予了无限的可能性本来似乎应该是这样的。
很遗憾,事实上,命运却给这两拨信心十足的异界来客们,开了一个有神的巨大玩笑。
李维爵爷降临之后的第三年夏天,也是英法百年战争爆发的第九年,新一轮的烽火开始燃起。
当年七月,英王爱德华三世厌倦了没完没了、进展甚微的边境冲突虽然在之前的斯鲁伊斯海战当中,英军已经歼灭了法国海军舰队,彻底掌握了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但陆地上的法国骑士们,却还在依托堡垒和城市,负隅顽抗亲自率领一万精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强行登陆诺曼底,并且向法兰西内陆深处挺进,沿途焚烧城镇,屠杀百姓,一度兵临巴黎城下,向骄傲的法国骑士们发出了邀战。
面对如此明显的挑衅,法王腓力六世愤然应战,迅速集结了三万五千法军,挥师北上。这个数字的兵力,似乎大大超出了英王爱德华三世的预料在反击的法军面前,英军掉头渡过索姆河,仓皇撤退。经过连续几天的追击之后,一万英军终于在一个名为克雷西的小村庄停下了脚步,转身摆出了决战的态势。
而在这些岛国入侵者的背后,则是足足三万五千装备精良、士气高涨的法兰西军队。
※※※※※※※※※※※※※※※※※※※
公元1346年8月,法国北部,索姆河畔,法军营地
盛夏的黄昏暮色之下,无数的矛尖闪着红光,仿佛正在泣血。贵族和骑士们的营帐好似丝质蘑菇,遍布四野。成千的营火使空中弥漫着苍白的薄雾。排列整齐的马匹一直绵延到视野的尽头。为了制造旗杆和栅栏,还有点燃营火,一整座树林被砍伐一空,燃起的炊烟在一个小时脚程之外就能被看见。
在熊熊燃烧的篝火旁边,随处可见驱策战马的骑士,他们头盔上飘着长长的染色羽毛,肩上垂着华丽的刺绣披风。几乎整个法兰西的骑士们都响应了法王腓力六世的号召,让足足三万五千人云集于此拿矛的枪兵、持剑的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