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罗平传>第274章 两路大军一起出动,陆荀二人相互应对

罗平这次只派了,司马懿这群人,目的就是要给吴国与蜀国,造成双重压力,一直以来陆逊他们一直以为自己没出动,是存在着什么阴谋。但罗平这次却把阴谋放在明面上,就是要给蜀国与吴国来招出其不意。

世界上很多兵法高手,都是因为毫无时机,而主动去创造时机,这次两路大军一起分兵出动消息,很快传到司马懿他们耳中?说实话连司马懿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上一次罗平还在圣旨上说不得与吴军主动开战,这一次竟然命令攻打新野。这局棋真是不知道怎么做。

但是他们还是听从罗平命令,开始进攻新野,新野城是整个荆州门户,如果罗平大军能攻下新野再夺得合肥,那样自己国家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所谓上战伐谋。许褚司马懿开始领率大军攻击荆州要镇新野,他们已经开始磨刀霍霍,正等着直去荆州,一路南下。

而蜀国这边罗强与董兴二人也开始,分兵进攻峡口与阳平关,罗强是罗平的二子,所谓虎父无犬子,罗强这个人平时就喜欢征战沙场,而且力气惊人。喜欢看些兵书,但是不喜欢诗词歌赋,所以这次更是好不容易担当要职。而董兴更是年青一代的代表,说实话这对两个人考验。也是对他们学习验证。

这次是两路一起分别来攻,董兴他们更是高兴的不得了,心情也是很不错,但是他们不知道将要面对却蜀国的殊死抵抗。

当陆逊听到晋国已经开始磨刀霍霍向吴国重镇荆州,发动进攻而来。他在与很多人商量。

陆逊因为召开的是私事,所以臧霸与司马昭都没有参加。陆逊对着吴国众将言:本督收到可靠情报,晋国司马懿许褚正在派遣五万大军攻打我军的重要屏障新野,一旦新野失去我们将会成为众矢之的,到时候将会背上千古骂名。

太史迥等人都言道:那我们该怎么办,现在我们所有人都在江陵城下。也浑身乏力。难道我们就要坐看晋军攻破荆州,然后饮马长江吗?

陆逊生气言:不,非但不如此,相反我还要主动出兵,传我命令由周循陆广二人一起去,防御好新野。我知你二人都是处事谨慎的人,所以你们要防御好新野,司马懿阴险狡诈,我都不敢去与他硬拼,切记切记。

周循陆广二人,皆言是父亲(叔父)。

陆逊生气言:军中要注意自己职务,别乱叫,叫我将军或者大都督。

周陆二人皆言:是大都督。

太史迥提出疑问:大都督,我们出动人马防御罗平的进攻,但是神秘人不可能无动于衷,万一他要突袭我们去荆州兵马,那该怎么办。

陆迅笑着解答言:现在蜀国的压力也不少,他知道如果自己去偷袭将不会是什么好事,相反据我得到情报晋国这次不光进攻我们大吴,还出动罗强董兴这两个人,这对于他们来说不算什么好事。现在他们也要疲于应付晋国兵马,没有时间去偷袭我军。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我这里有封锦囊如遇危险就拆开。我的谋划就在里面。

陆逊吧锦囊递给了周陆二人叫他们先保留好。太史迥心里也平息不少。

东吴有人建议陆逊言:既然北晋与我大吴反目,那在我看来司马昭臧霸二人就没有必要活下去,可以立刻除掉。

陆逊摇了摇头,言:不可,现在北晋与我大吴还没有真正做到撕毁,再有他们收取三郡也处在名正言顺,就更不应该动这两个人,况且这次我还要利用这两个人击败蜀军?一旦我们动了这两个人,就会遭来晋国的血腥报复,以我对罗平的了解,他既然派了这两个人就一定做好准备,我们千万不可大意。

那个人一听突然明白了什么。众人也是纷纷赞同,说陆逊说的有道理。

而蜀国这边,荀彧的压力也不少,连喝了几杯酒,他看到快马传回来消息,说罗强二人开始分兵攻打两个地方峡口与阳平关,这两个地方,是蜀国的重要屏障,对于荀彧来说一定要选择久经战场名将去镇守,所以他想召集众人先商议一下。

荀彧坐在主位上,把消息递给众人看了看,言:你们大家都看一下吧!这是快马得回来的消息,如今这两个地方都是危在旦夕,而我们这边压力也不少。罗平这次是赤裸裸的阳谋啊。

众将听了这句话,开始纷纷请战。

荀彧笑言:大家不要急,罗平这一次虽然是阳谋,但我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既然他要这么应对,那我就命令霍峻姜维,分兵出动,防御好峡口与阳平关。防止晋国入侵。

二人皆言:是,丞相,末将等尊令。

廖化也提出疑问:万一吴国这次偷袭我们派往这两个地方兵马该如何,末将不才请丞相指教。

荀彧笑言:老将军,不要心急,这次陆逊与我面对都是同一路大军,可谓是疲于奔命,他哪有时间偷袭我军,相反他现在烦心的事我要不要去偷袭他,但是这次我却让你们平安而去,不要担心,因为我也没有时间去应对他派出兵马,所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那只能算是愚蠢,我如果偷袭那陆逊一定会设下圈套,所以这次我不会出动任何一支兵马偷袭吴军。

廖化笑言:原来是这样,老夫明白了。多谢丞相解答,我明白了。

荀彧笑着言:没事,现在你们放心出发。

荀彧停顿了一下,说着又笑了笑:虽然这次是坏事,本相笑罗飞杨,这次总算不能妨碍我与陆逊生死决战,好好来一决胜负


状态提示:第274章 两路大军一起出动,陆荀二人相互应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