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青春校园>莫负韶华>第一百一十五章:狗胆挺肥

当今皇帝善于隐忍,很少喜形于色。像现在这般摔杯碎盏,实在少见。看来,这密信上的事,应该颇为严重。

周敬思候在一旁不敢说话,皇帝缓了半晌却直愣愣的看着他问:“你说为官之道是什么?得民心和官运亨通,哪一样对官员来说更重要?”

城里的一切都让周敬思感动,可他再傻也知道皇帝看见那样的景象并不会开心。再看刚才瞧见密信时,皇帝的反应,周敬思便是再傻也知道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身为臣子,辅佐天子尽忠职守才是本分,得民心来做什么,谋反吗?

再说官运亨通!臣子的一切都是皇帝给的,官也好运也好哪一样和皇帝的心意能脱开关系?虽说官运亨通是所有臣子的愿望,可哪个敢当着皇帝的面承认?

承认了愿望是官运亨通,那怎么担保忠于职守、勤政爱民?怎么担保不会汲汲营营、钻营溜须?

皇帝现在正气不顺,无论他怎么回答恐怕都只能触霉头。

既然如此,周敬思倒大方坦诚起来。他恭敬的叩首行礼道:“罪臣以往在扬州不过是只会寻欢作乐的公子哥,便到了军中也是最近才得陛下器重得了一官半职。以罪臣目前的处境,不敢妄想官运亨通,也无暇去念民心民情。罪臣是戴罪之身,只盼着尽忠职守护卫陛下安全回京,之后若能去北镇抚司大牢和家人团聚,那便圆满了!”

皇帝也明白他说的是大实话,却并没有要放过他的打算。于是又接着问道:“你周家族人大多官居高位,你自家更是竟得民心。中间感受和门道,你还能不懂?”

面对刻意的为难,周敬思反倒更平静了。他依旧恭敬的看着皇帝,有条不紊的回答道:“族人位居高位,危难的时候不也一样弃我们而去;父亲勤政爱民,韶华急人所急,可盼的也仅仅是国泰民安。不过微臣,得民心来做什么?民众护着又能如何?陛下吏治清明,乡亲们难道真能为一两个官员的性命谋逆?便当真谋逆,乌合之众又能成什么事?”

说到这里的时候,周敬思真诚的看着皇帝,掏心窝子道:“周家想要官运亨通,那是因为想为陛下分好的分忧,为百姓做更多的事。除了忠君爱国,我等不敢妄想任何!”

同样饱读圣贤书,同样为一方父母官。山东布政使和扬州周、王二家的差别为何如此之大?

按着手下的密信,皇帝脸色很晦暗不明:周韶华和王妍为了北方的乡亲,肯抛舍身家性命。山东布政使却为保亲弟弟性命,为保全家富贵周全,竟敢瞒报缺盐情形,将百姓当山匪剿灭争功。

而他的好弟弟,为了点银子竟就能和鞑靼勾连,伙同山匪劫掠朝廷赈灾的官盐!

真是好大的狗胆!

皇帝震怒,面上却丝毫未显。

他看了周敬思良久,最后竟将密信扔在了他面前:“朕想命你查探此案,你意下如何?”

周敬思仔仔细细看完,而后便毫不犹豫道:“陛下信重,罪臣原该全力以赴、万死不辞。可罪臣一家都和贩私盐有关,走大运河贩盐也是因着陆路凶险不能成行。若下官去查办此案,难免不动私心,不去替周韶华寻不得不走大运河的理由!罪臣斗胆,请陛下另派能臣!”

私用大运河是从济宁发的案,周敬思若真想替周、王两家开脱,从山东做文章实在方便。

皇帝也不过再次试探下周敬思,见他拒绝得坚决,到底是信了他参军不为替周家谋生路的心。

“罢了,下去吧!”

之后一路回京,路途倒是顺遂!只在大军走到济宁的时候,皇帝特意去城中转了一圈。他以为城里的乡亲回像之前在北城看到的那样,会义愤填膺的为济宁官员喊冤。可一天走下来,竟毫无动静。

皇帝也曾着人去问过乡亲们对济宁官员私用大运河的看法,得到的反馈都是:天之犯法与庶民同罪,既然是私用大运河,自然该按律查办。

后头再去扬州,纵然有了心理准备,皇帝依旧震惊!

这哪里还是之前繁华更胜京城的扬州?这里的百姓,哪里还有往日的积极和更上一层楼的斗志?

车水马龙的街冷清了不少,迎来送往的商铺前小二费尽了力气也招揽不上几个客商。杂货铺老板百无聊赖的打苍蝇,路边的茶棚倒如以往般支着摊,可坐在里头喝茶的也不过两三个客人。

“这是怎么回事?”

皇帝一皱眉,自然有人去打听具体情况。

周敬思在一旁看着心里却是了然:没什么特别的情况,不过是周韶华出了事没人再使用大运河,一切都回到了最初的模样罢了!

说最初也不太准确,毕竟经历过繁华再过以前的日子,乡亲们出手定然要更小气一些。别出来的客商低价拿惯了货,突然涨价他们也得多多观望。而且价钱涨了,他们也得考虑当地百姓的购买能力。

周韶华他们出事也才数月,扬州一时没缓过来实在正常。

皇帝却突然想起了在‘敬盐庙’里那些农妇的念叨:地里的出产都卖不出去了,纺织的绒毡、新剪的羊毛都没了销路好些都在家放坏了。

正想着,对面客商竟和店家吵嚷起来。着人过去打听才知道:外地的客商将本地的特产拉过来,按以前的价格走货。扬州这家和他签过供货契书的铺子却死活不肯要了。

客商不依,吵嚷起来。铺子掌柜却依旧态度坚决:“按契书,我们违约该赔你二百两银子。这银子你拿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五章:狗胆挺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