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的终于来了,本杰明有着全盛时期日不落帝国的典型傲慢,在他的眼里除了英国之外其他任何的国家都是不入流的,弱者就算对他有意见又能怎样?
就算是面对全世界的指责,他也无所畏惧因为他知道宪法赋予了他执掌这个帝国的权利,而这个权利就连女王都不能剥夺。
英国民众要的是胜利,也只有胜利能让他们开心,卑微的弱者在阴暗角落里的谩骂对于大英帝国的民众来说,那就是快乐的赞歌。
失败者当然有咒骂的权利,而这种咒骂其实就是对胜利者的褒奖!
就连事态发展到最后,那些欧洲国家的王室还有政府都跳出来抗议或者关注之后,本杰明也仅仅是感受到了烦恼压力,而没觉得是难关隘口。
全盛时期的英国就是一个武装到牙齿的强大军事要塞,任何外部的炮火对这个国家来说都是无用的,这个时代英国绝对无敌。
指责如何,谩骂又如何,自己就算无耻的囚禁了肖乐天又能怎样?
我是英国民众的选票推举上来的合法首相,又不是你欧洲民众选出来的,你们爽不爽跟我有什么关系?
国内民众确实有一批人受到了混乱情绪的影响,对自己有很多的微词,可是这些都无所谓,只要能在海外再来一场战争给国家增加更多的殖民地和资源,那么胜利的消息自然会冲淡所有的指责声音。
本杰明盘算的非常好,先和同治帝签订军援协议,然后在签订铁路修筑权的条约,这块大蛋糕可比肖乐天给出的大一万倍。
紧接着就要从法国手中接过反华族的大旗,英国要第三次出征亚洲,而这次的对手不是清帝国而是那个傲慢的华族。
占领他们的所有土地,收割他们的所有财富,让一场又一场的胜利消息鼓舞整个大英帝国,到时候他们谁会在乎这次的小小囚禁风波?
历史毕竟还是胜利者书写的!
计划堪称完美,可是他的内心也有忧虑,那就是堡垒内部的敌人,那些虎视眈眈的政敌们。
格莱斯顿是一头雄狮,他多年的苦心经营已经让自由党的力量得到了百倍的扩张,而且这个善辩的政客在议会里几乎是无敌的,自己多少份财政拨款的提议就是死在了他的手上。
更可怕的是,本杰明已经隐隐的察觉到了女王的用意,在王室的眼中党派绝对不能一家独大,格莱斯顿很有可能就是女王推出来平衡政局的一枚重要棋子。
或许用棋子来形容不太恰当,因为格莱斯顿是一颗有自己思想的棋子,他那阴沉的眼神任何人都猜不到他下一步要干什么。
这次本杰明对付华族的整个计划,其实是和格莱斯顿通过气的,在本杰明的心中就算你我政见不合,属于竞争对手的关系,但是对于英国的忠诚之情还是一样的。
大是大非面前,格莱斯顿应该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他难道不知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吗?
你格莱斯顿难道要当英国的历史罪人?难道肖乐天真的给你了天文数字一样的贿赂?你真的是一个为了私利而不顾公义的小人?
为什么?为什么在我马上就要胜利的关键时刻背叛我,背叛我们的祖国?
挠破头本杰明也想不出答案,最后他愤怒的跳起来“备车,我要去上议院!我要亲自去见一见这个叛国者!”
英国的国会,是由中世纪英国的谏议国王会议慢慢演变而来的,国王希望听到民众的呼声,也希望各界共同探讨国政,所以从神职人员、贵族、各个郡的管理层和精英人才中选取一批代表,进行议政会议,这就是英国国会的雏形。
随着制度的逐渐固定,人数不断的增多,内部的矛盾也就日益增加,最终在十四世纪国会分成两派,一派就是神职人员和贵族所组成的上议院,一派则是人数众多的各郡代表,俗称下议院。
数百年间,上下议会包括国王之间有矛盾冲突也有合作共赢,甚至还发生过严重的内战,但是不管怎么样,这套制度保留了下来,成为了后世议会制的一个原始的标本。
原则上上议院的身份要比下议院高贵,但是下议院人数众多代表的民间势力也更强大,在这数百年来,上议院的势力处于逐渐缩减的状态,而下议院的势力则不断加强。
到现在,虽然下议院通过的提议依然需要上议院的批准,但基本上就是走一个过场了,那些脑满肠肥的贵族和神职人员,一般都不会跟那些代表了资本家利益的下议院成员们起冲突。
而格莱斯顿在下议院的影响力太大了,尤其是来着民间的各郡各区的代表,很多自身就是自由党成员,格莱斯顿想在这里拉到大多数的支持票并不难。
本杰明的势力在上议院更占优势,毕竟托利党执政多年和这些贵族们的关系都很密切,所以想要跟格莱斯顿发生冲突,贵族园就是最好的选择。
“加速!继续加速!在格莱斯顿离开之前我们必须赶到议会大厦!这个卑鄙的叛国者,我必须要亲自给他教训!”
英国的国会大厦就在泰晤士河边上,也就是大笨钟的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宫,紧靠着威斯敏斯特教堂。
这里距离唐宁街不过就是十多分钟的车程,可是这十多分钟对于本杰明来说就跟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很快,那座哥特式风格的巨大建筑就出现在了首相的面前,大门口聚集的记者让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