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台……嗯,知道,下雨嘛,定然会派人过去汇报广阳那里……好,我晚上就让大家准备准备,随时等你们的消息……无妨,这件事情我等应了,就一定会做好……那边让曼则兄和曼成兄小心点……对了,稍等。”
广宁城城西的营地里,有人在最里面的一件房间内交谈,灯火昏暗,人影透过窗棂在偌大的房间内走动一阵,进了黑暗的内堂又出来,随后在小声恭敬的话语中,又有爽朗的笑声响起,“公孙都尉派人来过,必要时候让曼则兄佯败……就之前到的……手谕还能有假?哈哈,兄弟说笑,这就是骑都尉的指令,没先送过去,想来是了解曼则兄一定要打,还得我等这边策应,对吧?”
那声音沉默片刻,又在低声细语中笑起来,“……自然是这个道理。他荀文若还真敢命令我等?不还是大家自己做主。公孙都尉治军有方那是出了名的,杨某以往自幽州到冀州,到处都能听到公孙都尉的威名,他荀文若不过一介书生,能当得起如此重任吗?我便是信曼则兄也不会信荀文若啊……此次还得听善谋之人,哈哈……嗯,保持来往。好,兄弟好走。”
房门一开,一道人影婉拒了送别,还颇为礼貌地与门口的守卫抱了抱拳,便急匆匆地离去,那停在屋内的大汉望着那人的背影消失在微光中,又听着细雨声等了片刻后,瞥了眼门口的两名年轻护卫,朝门内歪了歪脑袋,进去了。
两名年轻护卫急忙跟进屋,一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极其随意地朝着内堂摸索过去,被大汉一把拉住,“你干什么?”
那年轻人疑惑道:“之前那过来传荀文若消息的人呢?这一下午了,没见他出来过啊。”
“你二人一直守着这里啊?早就走了。我都没安顿,已经回去广阳了。”
那大汉目光深深的望了眼内堂,随即瞪了眼那年轻人,跪坐下来。
那举止随意的年轻人一屁股坐在案几上,摸着下巴上稀稀疏疏的胡须,稍显青嫩的脸有些凝重:“杨凤,要不我等今夜就趁机杀一回吧?乱了那帮乌桓人的军心,然后跟莫护跋那些人里应外合,杀他们个片甲不留?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善用兵者……”
那年轻人望向一旁差不多年龄的年轻人,另一名年轻人正在沉思,察觉到对方的目光,回神道:“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孙子军争篇的内容。”
他顿了顿,颔首道:“蹋顿据守宁县以北有些时日,原本锐气已失,可以这么做。今日杀人整顿军心,却是人心归拢之时,便是有些内忧,也会暂且压下,士气已然复起了。此计……呃,或许可行。夜袭本就是个好计策,宁县那边又替我等做了掩护迷惑蹋顿,令得蹋顿以为我等并无精锐敢战之人。恰逢蹋顿明日要战,今夜定然休整,我等杀他个措手不及,或有奇效。只是方才瞒了田曼则便轻举妄动……要这么做,方才应该告诉那人通知宁县从旁策应才最是妥当。”
“什么‘或许’,子义,你大胆说,无妨的。这里都是自己人,便是真错了,死了人,也没人会怪你。可千万别说这等没底气的话,说要说的底气十足!”
名叫杨凤的大汉朝着有些拘谨的太史慈爽朗一笑,“子干公将你派过来,可不是真让你来护卫杨某,他们是真将你当成将帅之才来看待了。杨某一介武夫,能够得到一官半职,还是靠着昔日忠义拉拢了一帮兄弟,此后又与君安去了雒阳,算是因缘际会,可军谋……那是没有的。君安也没有……哦,这几年他读过些书,有些长进了,却绝不如你。”
“长进大了!”
那举止随意的年轻人赫然就是张燕,这时不服气地瞪了眼杨凤,扭头一拍太史慈的肩膀,大咧咧道:“不过这厮说的不错,张某自愧弗如。子义兄,你放宽心。张某能有今日成就,盖因从善如流。昔日听了刘公子的话兵行险着,后来侥幸不死,就扬名立万了——其实也就是气运,真没什么大能耐。你别以为我在冀州时手底下十几二十万兄弟好像很威风了,都是虚名,累着呢,没准你上手比我更如鱼得水。”
两人几番安慰,平易近人的姿态让太史慈也很是宽慰,想起自打半个月随同一些郡兵过来汇合,此后就一直受到杨凤和张燕照顾,有些感动地笑了笑。
张燕勾住他的肩膀,“我等刀山火海都过来了,命大着呢,你能令那帮郡兵服服帖帖,纵然是有别驾的命令在背后撑腰,可其中也有你的能力使然。所以啊,不管什么阴谋阳谋,子义兄尽管对我等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等绝无怨言!”
张燕顿了顿,补充道:“不过,张某以为,最好是提一番打仗的计策,千万别说按兵不动。”
他望向杨凤,“我等据城而守,太被动了。他们这次又可能带着那帮上谷乌桓人朝右北平打过去,根本没有后顾之忧,到时候我等在这里就成震慑蒲头和普富卢那十几万人了,可两城合计才近十万,还大多都是步兵,有什么用?说到后路……蹋顿的粮草倒是能烧啊,就是下雨天比较麻烦,不能烧一片。”
“粮草一事暂时不考虑了。”
太史慈沉吟片刻,“我等会想奇袭,便是无人猜到藏在此处的郡兵全是黑山军精锐……田曼则与张曼成一直守在宁县城外不敢妄动,也是因为兵将尚无经验,同时他们也以为杨校尉此处也是与黄巾军差不多的人……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