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云的抗日>第二百四十八章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法属圭亚那海战,中国的成吉思汗号航母舰队从出师不利到大获全胜,消息一经披露,立刻在中国国内引起了轰动.之所以轰动,因为在此之前,虽然因为政府宣传部门舆论引导得好,民众知道对美一战不可避免,可是因为民众对美国的认识一直还停留在从前,认为美国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所以对于能否击败美国,绝大多数人都是心存忐忑的。越是如此,当一场胜利,而且属于绝对大胜来临的时候,人们才会那般的惊喜。因为他们猛然发现,美国也不是不可战胜的,而中国的海军,已经强大到足以媲美传统海军强国的地步。

“中国人开始了狂欢,因为在他们看来,国家能够击败美国和击败日本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就好像,击败日本是天经地义,而击败美国则像是超常发挥一样……我不知道,如果杜鲁门总统了解了这些,会不会后悔与中国作对。原来在中国人心中,美国曾有着那样崇高的地位。而现在,因为这一战,笼罩在美国身上的神秘迷雾消失,美国在中国民众心目中却是被打回原形了……”以上文字来自司徒雷登,这个曾经的中国燕京大学的校长,现在的美国驻华大使。

有人欢欣鼓舞,自然就有人沮丧伤心。有关法属圭亚那海战,不知道杜鲁门是出于何种目的,他没有命令封锁消息,所以,就在当天晚上,有关美大西洋舰队遭到中国海军偷袭,在法属圭亚那海战全军覆灭的消息就通过电视机还有收音机传遍了整个美国。而美国人乍闻这个消息,从上至下,无不惊呆了。生于这时代的美国民众是不幸的,因为从美国加入同盟国正式加入战团以来,美国人就没获得过胜利消息。噩耗一个接着一个,饶是美国人以乐观坚强著称,可也经受不起接二连三的打击啊。所以,不同于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民众群情激昂要求对日开战那样,在大西洋舰队全军覆灭的消息传开后,美国民众第一个反应,普遍都是目瞪口呆抑或心死若灰。

“我们的总统,我们的陆军部长、海军部长一再宣称美国是这个世界上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有能力在复杂的战争局势下维护美利坚的利益。但是现在看来,他们这些表态更像是谎言——难道不是吗?美国有着世界第一流的海军,可是,先是珍珠港战败,太平洋舰队全军覆灭,现在,法属圭亚那又再次战败,大西洋舰队全军覆灭。是,我承认,美国是当今世界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有着世界上最强的工业制造能力。可是,如果我们每天无偿加班八小时以上只是为了制造更多的战舰好让我们的军队送给中国人或者日本人去获得胜利和荣誉——我想说的是,我们这么做值得吗……我不理解的是,我们和中国本来属于盟国,中国人为什么要向我们宣战?难道说中国人失心疯了?不,中国人没有失心疯。中国人之所以这么做,只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先背叛了他们……作为升斗小民,我们不理解所谓的国家利益,但是我们知道,我们本来有击败日本的机会,但是现在,我们和日本却成了盟友同时成了同门过的叛徒。而本来属于我们最可靠的盟友的中国也成了我们的敌人……”

这是一个名叫约翰逊的美国作家在第二天的一份地方小报上所发表的一篇文章,透过这篇文章,不难发现当前美国人微妙的心理变化。在中国展示雷霆之威全歼大西洋舰队之后,美国人开始反思得失,所谓的太平洋利益变得失去诱惑力,杜鲁门为首的美国政府一手编造的谎言也出现一戳就破的危险。

无论是那个时空还是这个时空,美国人之所以天然保持优越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本土一直没有遭到致命威胁。而现在随着大西洋舰队全军覆灭,中国舰队和战机开始在大西洋上称霸,已经可以直接威胁到美国本土,美国人感受到了危险,于是心态立刻失衡,并由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反思大潮。

当然了,因为美国政府宣传得力,再加上舆论皆由政府以及和政府利益紧密相关的财阀控制,所以虽然民间有识之士开始了反思,但是绝大多数美国人感受到的,却是美利坚欲与中国决一死战的决心。

普通的美国民众因为国家开始收缩其它方面的财政支出,又提出所谓的“爱国加班”,只觉得日子越来越难过,自然要进行对比和反思。与他们既然不同的是,实际控制美国的财阀巨头们,却开始了蓄谋已久的瓜分行动。

美国的财阀巨头们要瓜分的自然是中国侨民以及学兵军在美国的财富以及产业。事实上,从中国政府开始撤侨行动始,类似的瓜分行动就已经开始了。不过那个时候因为中美还没有正式决裂,所以为了避免出现不可预测的结果,财阀巨头们的瓜分动作显得比较隐蔽。而现在,随着中美两国正式决裂,他们觉得没有了后顾之忧,立刻开始加大瓜分力度,并宣称他们这一行为是“爱国的表现”,是为了削弱中国的力量。

无论对谁而言,不劳而获总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而就在美国上下开始以抢占中国人财产为荣的时候,美国政府经过长时间的磋商,终于正式发表了对华宣战宣言。

同一日,重庆,当相关文件被送到欧阳云面前,他认真阅读以后,乐了。

送文件过来的是宋子文,他见状好奇的问道:“一份宣战宣言而已,有什么可乐的?”

欧阳云指着一段文字说:“美国人说我们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八章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