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金南厂同时得到改造的,还有红光玻璃钢厂等另外五家企业。在这些企业里发生的故事,也与金南厂相同。经过短暂的阵痛之后,所有的企业都逐渐步入了正轨,各项生产活动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迹象。
秦海没有参与这些具体的工作,他在给宁默等人打好基础之后,便离开了金塘。他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容不得他在金塘这个地方停留太长的时间。这一会,他正在华清大学化工系主任吉振荣的陪同下,与化工设计院的专家们就大型乙烯设备的设计开发问题进行研讨。
“大型乙烯设备的原理设计,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由于此前有30万吨乙烯设备的设计经验,这方面的进展比较顺利。现在我们遇到的拦路虎,主要是大型低温设备的材料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所有的设计都是纸上谈兵,无法变成实际的产品。
事实上,低温材料的研究工作国内好几家研究机构都在做,至今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进展。据我们估计,十年之内我国基本上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后续的研究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
在化工设计院的大会议室里,第一研究室的主任樊志渊面无表情地向秦海介绍着工作的进展。从他的本意来说,他是不乐意接受这项研究工作的,因为他根本就不认为自己能够解决所面临的这些难题。碍于吉振荣的面子,又拿了吉振荣转过来的设计费,他也只能勉为其难地让手下开展了工作,此时面对着秦海这个客户,他的态度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老樊,话不能这样说吧?80万吨乙烯装置的低温材料,国外在10多年前就已经解决了,就算我们的技术水平比他们落后,努努力也是能够赶上去的嘛,你凭什么认为10年之内我们都解决不了呢?”吉振荣不满地反驳道,他信誓旦旦地接受了秦海的委托,拉着化工设计院一起做这个课题,樊志渊的这个态度,让他脸上有些下不来了。
樊志渊看了看秦海,说道:“当然,什么事情都是事在人为,也许我们再努力努力,突破这个技术难关,也是有可能的。不过,有些事情我觉得还是提前打个预防针为好,省得秦总这边期望过高,万一未来进展不尽人意,也让秦总过于被动了。”
听到樊志渊的话,秦海有些觉得好笑。樊志渊换了种说法,其实意思并没有改变,那就是坚信低温材料的问题是难以解决的,只是说得更委婉了一些而已。要说起来,当年的学者还是颇有几分迂腐气息的,搁在20年后,那是绝对不会有人傻乎乎地把到手的业务往外推的。
“樊主任,我同意您前面的说法,大型乙烯装置的主要难关就在于低温材料。更确切地说,是大型乙烯球罐的材料,以及乙烯三机的材料。低温材料除了在乙烯装置上使用之外,在其他许多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如果我们能够借助这个项目,在低温材料研究方面闯出一条新路,对于整个国家的材料研究都是一个大的促进。所以,我希望樊主任能够组织精兵强将,不惜工本在这方面形成突破。
伟人说过,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想,我们能不能以两年为限,争取在两年之内,彻底搬开这只拦路虎?”秦海对樊志渊说道,他的语气十分沉稳,像是在传达着一种坚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