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三十二世,凌云似乎对于原先那个“我”越来越感觉到陌生,前世的记忆竟然变的模糊不清,他下意识中,只认为,今世,自己就是个小牧童而已。
在郊外放牛,吹笛,每天都是无忧无虑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一位仙风道骨,慈眉善目的老道人出现。
“可愿做我弟子,跟我上山?”
“上山作甚?”
“修真。”
“什么是修真?修真累吗?修真苦吗?”
“修那神仙之道,修那长生之道,修那虚无缥缈之道。苦亦不苦,不苦亦苦!”
“可成仙么?”
“造化使然,一切随心!”
“可比我放牛有趣?”
“有趣,有趣!”
“既然有趣,那就去吧,反正我也是个孤儿。”
就这样,凌云懵懂地跟着那老道人走了,也不管是骗子还是神棍还是什么人口贩子,一路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一座不知名的深山,跟随老道人七拐八弯的,最后到了一座破旧的道观内,自此开始了山中岁月。
老道人给凌云介绍了自己的道号:璇玑真人。
进行了简单的拜师仪式后,凌云正式成为璇玑真人的弟子。
世间之道,无穷无尽,五花八门,但归结到一点上也只不过是成仙之道。
世人都晓神仙好,神仙意味着逍遥,意味着自在,天地都在指手间,世间哪里皆可去得。
那样的自由,该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吧。
这也是凌云对于神和仙的模糊认识。
头一年,璇玑真人教习凌云识字和强身健体之术,并放任凌云在山中指定的区域玩耍。
第二年,璇玑真人开始带着凌云在山中危险的区域采集草药。
第三年,璇玑真人教习凌云炼药之术和简单的阵法。
……
山中无岁月,转眼十年过去。
凌云长成了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眉清目秀,眉宇间也多了几分稳重之色。
跟随璇玑真人学习修真之术,熟读经史子集,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一无所知的小孩,对于修真,对于成仙之道也有了自己的感悟。
这一年,山里出人意料的来了两位客人。
一位是如出尘仙子般的道姑,还有跟随在道姑身边的女徒弟,同样也是十五岁的一个玲珑少女。
“你好,我叫李九月,我早就知道你的存在了。”
“九月,九月……好熟悉的名字!”凌云喃喃自语。
李九月掩嘴咯咯娇笑,而后才佯作生气,嗔怪道:“傻子!今天我们才第一次见面,难不成,你在梦中遇见过我?噗嗤……”
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
李九月那如花笑靥,刹那芳华,深深刻印在少年凌云的心中,再难磨灭,这就是二人的初见。
一天,璇玑道人将凌云叫到身边,道:“你我师徒缘分暂时至此,你下山去吧。”
“师父?”
“既从红尘中来,自要到红尘中去!”
“可是,什么是仙?仙不就是飘渺,不就是遗世独立吗?”
“你有红尘缘,自然是要了却的,忘,即不忘,不忘即忘,记住,红尘也是道,红尘也有仙。”
……
师父可是让我在红尘中历练修仙么?但这红尘要怎么入?要怎么修?
凌云一片茫然,凭借着一点零星记忆,他最终找到了小时候所在的村庄。
恰逢,村人遇到一场怪病,凌云以自己所学医术,尽心尽力为村人医治,很快将一场即将发生的瘟疫遏制于萌芽。
村人对凌云感激涕零,更有人认出,凌云就是十年前郊外那个牧童,想不到此番变化颇大,都感慨凌云有了一番不寻常际遇,还念叨凌云不忘乡土情,懂得报恩,毕竟,在凌云是个孤儿的时候,全靠村里人接济。
能够救死扶伤,让凌云感到很欣慰,也觉得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于是,决定留下来,希望自己的医术能够医治更多的世人。
靠着村人帮忙,凌云在郊外搭起了一个简陋的茅舍,取名济世医舍。
时光荏苒。
凌云免费为村人医治各种伤病,由于医术精湛,逐渐远近闻名,慢慢地,也有大户人家或者达官贵人找到了他,甚至还有显贵跋山涉水找来,只图其妙手回春。
村人是质朴的,民心是善良的,凌云一向都觉得如是。
不过人怕出名猪怕壮,由于凌云的小有名气,也开始有不服气的同行前来踢馆,要和凌云辩医道,比医术,
凌云无意和人在医术上争个高下,也表明医者仁心,学医是济世救人,而不是争强好胜,也就断然拒绝。
再过不多久,又有医道大儒找上门,说凌云没有资格行医,要么凌云加入他们的医道会馆,得到会馆有资历和名望的医道大儒认可,否则,凌云的行为就是私下行医,乃大逆不道,和江湖郎中无异,将被定性为招摇撞骗。
凌云并不把这些琐事放于心上,依然尽心竭力为世人治病。
期间,有附近村人将自己的孩子送来做药童,希望凌云能教习医术,凌云自然乐意,传道授业,同样也是悬壶济世。
之后,却有怪事发生。
原来附近村庄先后出现怪病,陆续有村人死亡,村人们很是恐慌,便叫上凌云前往医治。
凌云发现到村人似乎是因为饮用了有毒的井水所致,但一时半会却找不到方法解毒,正是难为。
恰在此时,朝廷中派来医官,并通过医道会馆的力量,及时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