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战国雪>第一百零六章:囹圄少年(完)
前,无声而泣。

丧仪后,小孩把所得赏赐全数分于仆佣,并遣散所有仆佣,独自守灵一月,不让任何人打扰,有人听见,他在灵前低低自语,轻语森森。

一月后,小孩奔赴黑甲军,他已无家可归,从此,黑甲军便是他家。

之后,他和图成欢带着一万骑军深入草原边疆,寻得望月人居地,一举杀尽望月全族,老少不留,望月一部,亡族灭种。

同年,澹台麒烈入京面君,向耶律德光阐诉,望月族虽灭,但草原各处部落林立,皆有虎视契丹之野心,这些部落迟早会象望月族一样,出兵犯边,荼毒契丹百姓,与其等各部落反叛后再被动征讨,不如先发制人,一一征剿实力最强大的几处部落,既成契丹霸国之威,又可免边陲百姓战乱之苦。

虎子将军的进言震惊朝堂,殿上大臣齐声反对,扬契丹国威当然是众人愿见,前次与望月人一战以险些动摇契丹国本,这些安居朝堂的臣子又哪肯侧身兵戈战祸,纷纷进言说,此举就算能遏止一些部落的野心,但也会使其余反意不显的各部寒心,万一草原所有部落都因此而结盟,一起出兵,那就会把契丹置于险境。

更有不少妒忌澹台麒烈少年成名的臣子,大声斥责他不知天高地厚,仗着一次侥幸的胜仗口出狂言,竟想耗费国力打一场漫长苦战。

对于大臣们的反对,澹台麒烈一言不发,对于那些心怀妒忌者的叵测之言,他还之以一声冷笑,但在耶律德光拒绝了他的提议后,澹台麒烈却苍白了脸,他跪在殿前,大声恳请,无需契丹调动大军,耗费国力,只需给他三万轻骑,辎重补给一律不必朝廷拨给,任他不问手段,以战养战,一年内就可肃清草原。

小孩强势狠辣的进言再次震惊诸人,只听以战养战四字,便可知他想要在草原上刮起怎样一股滔天血浪,为表心志,澹台麒烈又立誓说,他此举绝非是想成就功名,他只希望,能一战使契丹得享一劳永逸的安宁,他惟愿,契丹再无一妇女受丧夫丧子之痛,他只求,契丹再无一稚童成劫后孤儿。

看见这样一个九岁小儿,满面庄严的跪在朝堂上慨然立誓,声声苦求,耶律德光深深动容,他相信澹台麒烈的决心,也认可澹台麒烈的赤诚,对于草原各部的野心,耶律德光也远比堂上诸臣看得更清,但是,他不敢承担这三万轻骑席卷草原引起的全境开战的风险,所以,耶律德光只能很遗憾的驳回了这一让他心动的提议,给出的理由却比小儿脸色更苍白无力;师出无名,王道不取。在草原各部反迹未显之前,契丹不能擅动兵戈。

听着耶律德光艰涩的答复,澹台麒烈没有再亢辩,他平静的向耶律德光叩首告退,临去前,冷冷的扫了眼堂上诸臣,冷笑而去,眼神冰凉,不杂半点少儿稚气,冷笑森寒,透尽不屑于此辈为伍的冷傲。

当日,澹台麒烈折返黑甲军营,之后的岁月,小小少年在金戈铁马的生涯中度过,一次次平叛,一次次征剿,虎子将军之名在杀伐中震慑草原,众人都说,黑甲骑军一部虽是拓拔战所建,但澹台麒烈却是军中之魂,因为有这少年在的战场,全军斗志都因他而凝聚。

这其间,耶律德光为嘉其功绩,曾数次下诏传他回京,但再当日冷笑步出朝堂后,澹台麒烈再未入上京一步。

数年后,拓拔战派人送哀书至上京,言澹台麒烈在军中暴病身亡。

闻讯,耶律德光拂乱龙案,踉跄退朝,随后缀朝三日,接连数月郁郁寡欢…

岁月沉淀,虎子将军之名和他的赫赫功绩一直在光阴流转,有人哀叹少年早逝,有人疑惑,若当年真如这少年所言,以三万轻骑铁血镇边,那草原各部还会不会有胆量一一叛变?

但在一次次平定各部,当契丹终于称霸草原后,臣子们的歌功颂德轻易掩去了连年征战的艰苦,太平后的一卷繁华也遮去了战火烽飞中丧生的万千平民。

再少有人记得,曾有一年,在十八万望月人一路入侵,举国惶惶的战乱中,一名孩。

也少有人去想,为何在那场大胜后,这个九岁小儿会在尸堆前放声痛苦。

更无人知晓,一日深夜,在爹娘兄长的灵位前,澹台麒烈的喁喁低语,是否就是朝堂之上,向着诸臣所立的誓言;他惟愿,契丹再无一妇女受丧夫丧子之痛,他只求,契丹再无一稚童成劫后孤儿。

直到近日,澹台麒烈之名再出世间,且要高举战旗,如当年般倒流逆卷涛天臣武将,竟皆两股战战,绝了勤王幽州之胆。

原来这九岁从戎的虎子将军之威,虽有人因妒忌而刻意淡忘,却无人敢向其战旗一攥锋芒!

又一段往事道尽,灵堂内久久无声,一向妄为胡来的猛半晌都不说话,想来想去的,都是那个九岁小儿初踏征途时的英姿。

小侍女蒙燕也两手托腮,神情朦胧,她知道,故事里的那个小孩如今已是叛国逆贼,也一定会给幽州带来最可怕的战火,但不知何故,她心里竟提不起一丝恨意,还觉得,那个小孩当年步出朝堂时的一路冷笑中,真正冰凉的应是这小孩的一颗报国雄心。

很多事情,是对是错,都已在一念之间,数十年长中,变得无可揣度…

“智王,你知道,当年辽皇来我女真部,曾与我一夕长谈。”完颜盈烈点燃了熄灭许久的烟袋,起过这澹台麒烈,他说,当年看着这少年一步步走出朝堂时,真的很想叫住澹台麒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六章:囹圄少年(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