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都市现代>万历闲臣>第二百四十七章、倾盖如故

戚继光比张居正小四岁,两人惺惺相惜。

张居正在隆庆二年入阁后,一直分管着军事这一块儿。正是由于他的大力举荐,戚继光才得以升任总兵,并从浙江调任蓟辽,担负起拱卫京师的重任。

张居正出任首辅,更是没有忘记这位老朋友,借戚继光实地演习这个机会,向皇上提出了两个重大的变革,并得到皇上的许可。也算是对戚继光最大的支持。

这两大变革,是基于张居正多年来分管军事积累下来的经验。

第一,游说皇上撤回历来由太监担任监军的这个传统。

太监整天在宫里,绝大多数不学无术,能懂什么兵事?由他们担任监军,无非代表皇上,行军事控驭之权。

弊端很明显:与总兵官的意见不一,利用监军之权收贿赂,打压自己不喜欢的将士……

总之,对总兵官是一种掣肘。

张居正觉得需要改。

第二个变革,允许戚继光从浙江招募新兵。

自洪武皇帝起,明朝实行的便是军籍世袭制,也就是主兵(当地筹建兵力)制度。

都知道戚家军,也叫义乌兵,来自浙江。义乌兵勇敢,戚继光到达蓟辽时,便发现蓟辽主兵纪律涣散,毫无战斗力可言。即便由他训练,也大大不及义乌兵。

张居正决定支持戚继光招募浙江客兵。

这两项变革,等于大大提高了戚继光的权力。使得他在蓟镇总兵这个位置上,既无监军掣肘,又可以招募训练浙江客兵锐旅,更能有效地发挥个人能力。

……

水墨恒带着瓦氏夫人的《瓦氏治军要诀》出发了。因代表皇上检阅,无疑又风光了一把。

戚继光亲自迎接。

这位神将看上去比张居正要苍老些,或许因为长年在外,经受风吹日晒霜侵雪打的缘故。

但他一双鹰隼般的眼睛灼然有神,尤其是鼻翼下两道绕口的刀刻般的法令,往外透着一股英武刚猛之气,一看就是一个统驭千军万马的英雄式人物。

“(戚俞)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这是《明史》借与俞大猷比较,评价戚继光的话。且不说操行,果毅二字,确实一眼便能断定出。

戚继光从三丈开外便跳下马来,跨大步而进,声音洪亮如钟,喊道:“哪位是轰动京师的水少保?今日老夫倒要见一见。”

水墨恒慌忙排众而出,上前鞠躬行礼,朗声回道:“晚辈水墨恒拜见戚大将军!”

“好说,好说。”

戚继光面无表情,走上前来,说话的同时,猛地伸出右手,一把握住水墨恒的右手,继而又伸出左手,握住水墨恒的左手,四只手交缠在一起成叉状。

看得同行的官员一愣,这是什么节奏?

戚继光加劲儿。

水墨恒也在加劲儿。

然后,戚继光咬牙,歪着脖子,水墨恒暗自运力对抗。

最后,戚继光满脸涨得通红,终于松开手,拍着水墨恒的肩,哈哈大笑起来:“果然英雄出少年啊,好样儿的!”

谭伦见戚继光像个孩子似的,一上来便比试力气,摇头笑道:“元敬兄,你就这样欢迎钦差大使?”

戚继光这才笑着给诸位上司一一行礼。

几位大官皆是驰骋疆场的名将,又与戚继光都共事过,问候寒暄客气的话也没怎么多说。

当天晚上,水墨恒单独拜会,以表膜拜之情。戚继光对水墨恒也是青睐有加,赞不绝口。

两人带着彼此仰视的态度,秉烛而谈,达三个时辰之久,可谓倾盖如故,从抗倭斗争聊到镇守蓟辽,从领兵作战聊到诗词书画,从前七子聊到后七子,最后还聊到戚继光的宾客幕僚……

无所不谈。

关键是水墨恒啥都懂。

这令戚继光大开眼界匪夷所思,都怀疑眼前这个二十来岁的少年是不是真实的存在!

聊到最后,戚继光不得不感慨地说:“难怪叔大兄来信说,要我好生款待你这个妖孽少年,果然不假,妖孽妖孽!”

水墨恒也不忘夸赞戚继光一番。

因为确实在中国历史上,能够以自己姓氏定名自己的军队屈指可数,一个是岳飞的“岳家军”,一个便是戚继光的“戚家军”。

若论明朝对当世或后世影响最大的名将,也许戚继光还排不到第一位,毕竟前头还有郑成功、郑和、王守仁这样的牛逼人物;但若论治军,明朝排在第一位的非戚继光莫属。

相信也没人敢反对。

……

而就在水墨恒与戚继光倾心交谈的那个夜晚。

京城水墨恒的的府上,也发生了一个小故事,故事的主角是莫白。她愁眉不展地跑到姐姐房间。

“怎么了?”莫颜问。

“姐姐,你看。”莫白掏出一支精致的玉钗,紧蹙眉头,噘着小嘴,“这是小冷今天送给我的。”

“不挺漂亮的吗?”莫颜并不感到惊讶。

“可是姐姐,他看我的眼神……”

“我早看出来了,小冷很喜欢妹妹。”

“啊?”莫白讶然,“姐姐都看出来了,可为什么我完全没有感觉呢?”

“人家总对你示好,你总视而不见,又怎么会有感觉呢?”莫颜摇了摇头,投去一丝无奈的笑。

“小冷不会真的喜欢我吧?”

“那有什么不会?其实小冷人很不错啊,做事也踏实。”

“姐姐,你知道我不会喜欢他的啦。”

“那你为何接受他的礼物,岂不给他念想吗?”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七章、倾盖如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