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青铜甲>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箭双雕

据战后的统计结果,赵军投入上党的全部精锐以及中后期跟随赵括的诸侯**队尽没于上党。因为各诸侯国对此次秘密出兵采取了讳莫高深的态度,秦国方面自然也不想对外界过多提及。此事也就不了了之,好象从来都没有发生过。

秦军主将白起在指挥秦军作战中身负重伤,整个战役还没正式结束就被提前送回国养病。只不过这位战神将军并不是在两军对垒中受伤,而是在巡视军队过程中被半路突然出现的杀手射伤的。

赵军主将赵括被秦卒的弩箭射中,考虑到秦国弩弓的穿透力,估计这位年轻的将领是凶多吉少。却因战后并未找到他的尸体,故被按照常规处理的秦军列为失踪人员。

御驾亲征的秦昭王带领秦第十军团在西壁垒抵御赵国援军期间也遇到刺客,多亏姬喜舍身相救这才化险为夷。五名刺客当场被杀,还有两名成功逃脱。

替秦昭王挡箭的姬喜中了毒伤,幸得神农氏的后人小雨儿及时出手解毒。虽然无可避免地惊驾,但相比白起那边也算是有惊无险。

从前线返回的吕子是随后知道的这些事情,却因为没有获取到刺客的口供也只能将此案暂时搁置下来,待日后捋顺线索再另行处理。

随后的几天,捷报频传。由此可知,大破赵军的秦军已经正式进入收尾阶段。等到阴历八月初一,用时达三年之久,秦赵两国投入总兵力人数超过百万的上党战役正式结束。自此,秦国方面以伤亡过半的代价最终取得了上党的归属权。

自从吕郡守的提议被秦**方接受,再加上严格的审查复核和伤亡兵卒抚恤金制度的建立,秦军也不象从前那样以首级论战功。这个被世人所不齿的行为被杜绝,杀俘的现象也就极少发生。

战后的吕郡守陪着大王登上城头,征求关于赵军战俘的处理意见。秦昭王抬头看看蓝天白云后,表示此事已经不必再替古人担忧了。

不明所以的吕子听出话里有话,忙询问这是何故。在他看来,完善的抚恤金已经确保了军烈属的生活保障。而秦军当初的行为就是为免除后顾之忧。既然这个问题已经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再搞这一套可就不妥了。

心情极好的秦昭王并未打算对谁隐瞒真实情况,因为被困于包围圈之中的赵军大多已经战死。打仗必然会有伤员的,关于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可是随后打扫战场的结果,出乎所有秦军的意料。

可能是赵军担心秦军破阵以后会虐杀他们的伤员,所以在大军正式突围之前令其集体自杀殉国。所以秦军在大凉山展开收尾工作之时,期间并未寻找到几个活口。

不过,就在一座山洞之中,打扫战场的秦军还是从里面找到了几十名赵卒。

听到这个答案,吕子当场惊得目瞪口呆。在他的认知范围内,几十万赵军不可能最终闹出个全军覆没的结果来。但这话可是从大王的口中说出,自古就有君!

秦昭王的眼中浮现出当时掏洞的秦军掏出的几十名赵卒的场面,那是一群乳臭未干的孩童。戴着用带子勒紧的头盔还在左右晃动,明显是重新缝制的军服也显得极不合身。稚嫩的脸孔早已满是尘土,却仍掩饰不住对死亡的恐惧。

看到这帮童子军里面最大的也就十二、三岁,刚才还磨刀霍霍的秦卒无不泪落。战争本该是大人的死亡游戏,却让这些孩子来此亲身体验!

到底是人在作孽,还是天在作孽!?

秦昭王想到这,仰天长叹一声。“寡人已经命人将他们送往边界了!战场上只有死去的勇士,从没有活着的懦夫!难道只有我全体秦军知勇,而他赵军就不知此身报国!?哼!既然世人皆传我秦军喜欢杀俘领功,那就让这些孩子们去跟天下人说出事实的真相吧!”

跟着秦昭王身后的吕郡守回想起亲自率领秦一师打阻击时的惨烈场面,顿时明白大王此话的意思。不错!战场上只有死去的勇士,从没有活着的懦夫!

面对几乎是无望的突围,全体赵军表现出极大的勇气!正是在勇气的鼓舞下,生不畏死的赵军用全体战死的代价最终换来三十多万秦军将士死伤。如果这还不能说明问题,那么还有什么才可以说明的呢!?

虽然是秦国胜出,但就以这个伤亡代价而言,其中并没有值得骄傲的地方。而在上党战役初期,那个时候的秦军还是骄傲的。秦军出现重大伤亡的时候,就在马服君赵括正式执掌帅印以后开始的。至于世人皆言,纸上谈兵的赵括,恐怕还有待商榷。

自三家分晋,华夏大地便出现了七个强盛的诸侯国,也就是被后人称为战国七雄的齐楚燕韩赵魏秦。随着各诸侯开始面临内忧外患,随后逐渐崛起三个诸侯国。

经过几代君王励精图治的后起之秀秦国,通过由赵武灵王发起的胡服骑射而战力激增的赵国,以及那个被田家重新掌握并其后再没有发生对内对外战争而得以休养生息的齐国。

这三个诸侯国的崛起,大有三足鼎立之势。

本就有问鼎天下之志的秦国审时度势,又岂能允许这种局面的发生。及时将齐国牢牢控制在手,随后通过武力和计谋彻底瓦解了正在茁壮成长中的赵国。

发动上党战役,可谓是一箭双雕的计策。接收上党之地,就可以将一山一湖正式纳入秦国疆域。待各诸侯国明白其中的真意,已为时晚矣。

随着内陆最大的盐城湖的盐和中条山丰富的矿产资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箭双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