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乾清‘门’以南,属于外朝,外朝的宿卫,就不归御前大臣管了,统领紫禁城宿卫全局的,还是“领‘侍’卫内大臣”。
“领‘侍’卫内大臣”并不止一人,满员的时候,上三旗每旗二人,一共六人——当然,满员的时候很少,即便满员,起核心作用的,也只有一到两人,譬如文宗时候的肃顺。
现在的格局也差不多:几个领‘侍’卫内大臣中,真正掌握实权的,只有醇王一人。
关卓凡确实没有时间,去一手一脚的布置、安排、管理紫禁城的宿卫,不过,有时候,叫某人兼署“领‘侍’卫内大臣”,并不一定要他负责什么具体的工作,更多的是“上头”对其信用的一种表示——领‘侍’卫内大臣负责皇宫的保安,只有最亲信的大臣,才可能被赋予这个重任。
祺祥政变后,恭王兼领“领‘侍’卫内大臣”,就属于这个‘性’质。
如今,两宫皇太后对关卓凡的“信用”,本应该在当年的恭王之上,却没有兼领“领‘侍’卫内大臣”,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也许,什么问题也不说明,仅仅是两宫皇太后没有想到兼领“领‘侍’卫内大臣”的特殊含义,觉得关卓凡忙不过来。
慈安念不及此,并不奇怪,可是以慈禧的细心和‘精’明——
也许,当年,两宫皇太后根本不想恭王兼领这个差使,不过迫于形势,不得不作此安排罢了。
垂帘听政之初,恭王势力,笼盖朝野,实在是凌驾两宫皇太后之上的,朝廷上下,进退黜陟,秉承的全都是恭王的意思。
派恭王兼领“领‘侍’卫内大臣”,不是什么真正的“信用”,而是不得不行的虚与委蛇。
恭王跌倒,两宫皇太后不再需要与恭王虚与委蛇了,他的“领‘侍’卫内大臣”,便和“议政王”一起拿掉了。
两宫皇太后没有叫关卓凡兼领“领‘侍’卫内大臣”,难道——
若说这姐俩儿对关卓凡的“信用”,达不到叫他兼领“领‘侍’卫内大臣”的程度,甚至还不如醇王,似乎并无是理,那么,只剩下以下一种解释了:
再“信”,再“用”,哪怕已经有了肌肤之亲,在她们眼里,关卓凡也还是一个臣子。既为臣子,就有适度“抑制”的必要,外朝,已经“托付”给了关卓凡;内廷,不能够还叫他掌握,不然,真正叫“胁迫内外”了。
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关卓凡台面上的权力,不及于宫中宿卫,可是,他又有‘插’手宫中宿卫的需要——既为“‘交’通消息”,更为“有事之时,缓急可恃”。
那么,就只好暗地里渗透了。
这个“渗透”,如果仅仅限于“‘交’通消息”,难不到哪里去,愿意巴结轩亲王的‘侍’卫多了去了,可要做到“有事之时,缓急可恃”,就难了——这意味着,必须在‘侍’卫中找到真正肯拿命出来卖的人。
国初的时候,紫禁城‘侍’卫,全部出自上三旗,后来,范围慢慢扩展到下五旗,不过,全部都由满‘蒙’亲贵子弟充任,普通的旗人,几乎是没有的。康熙朝,‘侍’卫中开始出现中、下层的旗人,汉军旗也加入了进来。雍正朝以后,由武举一途,再替汉人开了个小小的口子。不过,如前文所述,汉人‘侍’卫的数量极少,从没有能在‘侍’卫系统内做到高位的,整体来说,无足轻重。
这些措施,基本保证到了大内‘侍’卫对保卫对象的忠诚度,也为关卓凡对‘侍’卫系统的渗透,大大增加了难度。
不过,既开了口子,再小,也是有机可乘的,军调处最终还是达到了目的。
这个目的是如何达到的,容后再表。
至于“黄雀”,嗯,没错,就是小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