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穿越重生>重生之征战岁月>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日本人蠢蠢欲动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日本人蠢蠢欲动

日本黑社会组织黑龙会,在滇西古城腾冲街头小店儿,撞大运似的对独立师师长唐秋离的连环刺杀,就这样悄声息的结束了,也没有影响到独立师内部的稳定和战局的发展。

到了一九四零年初,欧洲战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休整得龙精虎猛的德军,见到强劲的老对手英法联军,始终龟缩在德法边境线上,不敢越雷池一步,表现得比乖巧,德国元首希特勒的胆子,大起来,再加上有了唐秋离的建议,德国人内心,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褪色不少。

二月中旬,德国元首希特勒趁着英法联军观望的机会,将攻占捷克斯洛伐克的精锐部队,大部分调往西线,其中,集团军群和b集团军群是攻击东欧的主力军团,在集团军群序列里,就有大名鼎鼎的古德里安的第一装甲集团军。

该集团军作为德军在东欧发动攻势的拳头部队,下辖两个坦克师、一个摩托化步兵师,一个自行火炮团,一个“大德意志冲锋枪手”团、一个工兵团,一个后勤保障师,是德军之中,战斗力最强的一个集团军,而唐秋离的弟弟巴特尔,因为战功卓著,现在担任“闪电”装甲突击师师长的职务,并且是德国元首希特勒亲自颁布的命令,晋升为少将军衔。[

以刚过二十二岁的年纪,还是一个外国人,能在猛将如云的德国陆军之中,做到主力集团军坦克师师长的位置,不仅仅是帝国元首希特勒,看在唐秋离的面子上,大力提携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巴特尔本身,对于装甲作战理论深入研究,在实战之中,表现出的卓越指挥才能,在历次战斗中,均有惊艳的突出表现。

在进攻波兰战役中,巴特尔的那个坦克团,在突破索恩河之战中,以最小的代价,取得击溃波兰部队一个整军的辉煌战绩,并在随后的进攻波兰首都华沙之战中,第一个突入华沙市区,巴特尔在实战之战,将西方的先进军事理论,与东方兵法的古老智慧,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并走向了军人荣誉的顶峰。

创造了让德军将领们瞠目结舌的战绩,德国陆军闪击战创始人兼执行者古德里安,曾经感叹的说道:“巴特尔少将,是我所见过的、最有天赋的坦克战天才,他的指挥艺术,已经达到了完美的程度,也许,再过一年,巴特尔少将,会成为德国陆军之中,一颗闪耀的新星,光芒会盖过所有的将军。”

这些消息,都是唐秋离与德国元首来往的电报之中,希特勒刻意透露的,也不知道这位元首出于什么心理,在远涉重洋的电报里,多次提到一个坦克师师长,也许,既含有讨好的成分,你的弟弟在我们德国,我本人照顾的很好,时刻关心,大概也含有炫耀的成分吧?只有在德国这样武力强盛的国家,你的弟弟才会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反正唐秋离对于巴特尔在德国取得的荣誉,满心的欢喜,对于他的人身安全的担心,也减少了许多,以目前的欧洲战局,德军节节胜利、所向披靡,巴特尔不会有什么危险,一旦到了后来的苏德战场,那可是个巨大的漩涡,唐秋离绝对会把巴特尔调回国内。

唐秋离还破例将与德国元首来往的电报,有选择的给白落羽看,小丫头喜不自胜,再加上唐秋离一再承诺,巴特尔已经担任了师长,绝对不会有什么危险,适当的时候,就会让他回国,总算安了白落羽的心,

应唐秋离的要求,德国元首答应,破例允许巴特尔与唐秋离建立电台联系,这在整个德**队之中,是绝仅有的特例,而这个电台的机要员,就由白落羽担任,也是唐秋离的刻意安排,通过与巴特尔的电报往来,再参照德军总参谋部的例行战情通报,远在亚洲的唐秋离,对欧洲战场的了解,不比德国元首本人少多少。

英法联军的犹豫和观望,给了希特勒充足的准备时间,大批德国精锐部队,源源不断的开往西线,调整完德军的整体部署之后,希特勒也看出了英法政府和军队内心的怯懦和畏战心理,对手的软弱,就是自己的机会,德国人终于对英法联军出手了。

这一出手,凶狠凌厉、势若奔雷,德军的装甲集群,潮水一般,越过德法边境,法国人耗费巨资修建的马奇诺防线,如同一条坚不可摧的钢筋混凝土巨龙,横亘在德法边境线上,这成了法国人最大的依仗,然而,看似坚不可摧的马奇诺防线,并没有阻挡住德军进攻的脚步。

德军古德里安的第一装甲集团军,避开马奇诺防线,从法国北部的阿登山区,绕过防线正面,突破莱茵河,占领法国北部,绕到防线的背后,马奇诺防线,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英法联军失去了最大的心理依仗,慌了手脚,当时就军心动摇起来。

而这一天才式的战术提议,最初,就出自巴特尔的的建议,英法联军见大势已去,在德军凶猛的攻击面前,且战且退,步步退往与荷兰交界的东北部港口,敦刻尔克,照这样的局势发展下去,欧洲大陆的战局,很快就有了结果。

德国人在欧洲战场捷报频传,英国人和法国人眼看就支持不住了,在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日本人,自然是受这个大好消息的鼓舞,裕仁天皇最后的一丝担心,彻底不见了,日本人摩拳擦掌,已经露出锋利的牙齿,虎视眈眈的盯着东南亚。

而英国在东南亚军队总司令亚历山大,和英国驻缅甸总督


状态提示: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日本人蠢蠢欲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