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飞龙河’北起于‘天门山’南麓,沿京城西南一直向东南流去,中途分而为三,一条流过‘厄州’的‘八津渡’入东洋,一条流过‘危州’‘永兴城’入东洋,一条途径‘危州’的‘小龙城’,‘大龙城’地界,再入‘古梦州’的‘迷津渡’,最终流入东洋。途中与‘沛水’,运河等数十条河流均有交汇,其流向与运河相去不远,运河有些河段亦有借‘飞龙河’的水流注入,但运河地势起伏较小,河阔水深流速缓慢,极其适宜行船,朝廷每年的漕运以及‘六龙帮’和一些商贾的水上生意多走此路,而‘飞龙河’水速远快过运河,且地势起伏不定,变化较大,稍有不慎便有翻船的风险,若是熟手行船由北向南尚可,由南向北逆流而上却是十分不便,不留等为了避开他(她)舍弃‘沛水’选在‘飞龙河’作为撤退地点而不选在运河一者是因运河上官家的船多,‘金衣卫’极易借船追捕,而且沿途居民甚多,根本无法躲过所有人的眼线,再者便是看中‘飞龙河’的水速和多支流,一旦错开了距离,任凭武经国有千军万马,又怎知不留他们跑到哪条支流去了?去固然‘迷津渡’固然可以,去‘八津渡’转而出海逃走更是难防,何况这些渡口哪个不是连着七八条水路,不跟紧了如何追的上?
‘迷津渡’地处‘古梦州’管辖之地,乃十条河流集汇之处,水陆交通极为便利。那‘古梦州’与‘危州’相接,在‘危州’之南,自古以来‘危梦’二州多有商贾汇集,最是繁华富庶,九州之财半数皆在这二州之人的掌握之中,此二州不仅富庶繁华,更是华夏文化发源之处,兴盛之处。及至如今,‘古梦州’仍有法宗,墨家,佛门的无苦宗,无难宗等文武流派,更兼有许多东域之人前来做买卖,其繁荣可见一斑。当年‘东岛螟国’之人有流浪在这一带的,看着此处繁华便在‘古梦州’‘燹州’等东南临海一带勾结当地海寇及一些武林帮派肆意抢掠,其中当时武林中第三大帮的‘黑水七盟’也秘密参与,声势之大,武力之强竟然打了朝廷一个措手不及。后来佛门禅宗、以及‘大隅天城’之下的佛门分支无苦宗、无难宗和一些武林义士先后出手帮助朝廷稳住形势,谭普年便是其中一位武林义士。逸宗缓过手来,派季将军、谭将军携军中第一高手姬将军平患,谭普年再度协助,于是后来才有拜义父之举,才有了谭门的辉煌,那一次东岛之寇尽死,只可惜由于没有凭证朝廷拿‘黑水七盟’没有办法。
谭普年当年曾与‘无苦宗’的人分为一队,一起奋勇杀敌,与一位法号大勇的小和尚交情颇深,而今这位释大勇小和尚也成为了老和尚,这位老和尚就是以一百零八颗金刚菩提念珠驰名天下的‘无苦宗’宗主大金刚无畏尊者,天下一等一的高手,巧的是不留与这位宗主也颇有交情。于是交战之前谭普年和不留第一时间便想到了‘无苦宗’,按照原计划谭兴德早已先将众人家小送到了‘八津渡’,等救出梁榭的妻子便由谭普年护送赶往‘八津渡’,然后与其他家小汇合再由‘八津渡’转而向‘迷津渡’进发,最后到‘无苦宗’避难。若是众人一切顺利扳倒了武阉则谭门家小重新回京,若是不幸战败不留、与宗老、‘谭门’等人则由‘沛水’直接走水路到‘危州’境内‘钧天九鼎’的总舵‘玉皇山’投奔‘钧天九鼎’,徐图后计。结果‘沛水’有他(她)拦路,宜丰不敢冒险,众人不得不改道走‘飞龙河’,从‘沛水’走可以直接走到‘玉皇山’山脚下,‘飞龙河’虽也流经‘危州’但其最近之处距‘玉皇山’尚有二百余里,众人人数众多,且多有负伤,从水路转陆路多有不便,更何况众人本与‘钧天九鼎’无甚交情,九鼎万一不肯收纳,这帮伤患光这一路上的跋涉恐怕就要死去不少,与其如此还不如多走些水路直接去‘迷津渡’投奔‘无苦宗’更为稳妥。
那‘无苦宗’是‘大隅天城’奉旨所敕建的三道二佛五处观庙之一,是一座大寺庙,占地极阔,禅房众多,足以容纳众人。天城奉旨建这五处观庙一者是为朝廷及百姓祈福,再者是供天城内一些有信仰的成员修行所用,所以无论是‘无苦宗’、‘无难宗’的和尚还是另外三处道观的道士除了敬佛礼道之外还要遵从天城的命令。也就是说即便将来武经国知道了众人藏身在‘无苦宗’之内,他也需先过天城这一关才行,过天城这一关换句话说就是要过雷神这一关。雷神在武林中是出了名的硬气,岂能任他武经国摆布?况且‘无苦宗’是天城奉旨敕建的,有这一层关系,武经国想必也不敢乱来。不留和谭兴德想到这些,便将原本投奔九鼎的计划改为暂至‘无苦宗’避难,待时机成熟,朝中大臣自会传来消息,那时众人再回转京城与武阉斗上一斗。
‘无苦宗’在‘迷津渡’往西二十余里的城外,距‘飞龙河’最近之处只有十里多地,众人若是熟悉道路可谓极为方便,可眼下众人只能依着地图先到‘迷津渡’这个大地方然后再行打听‘无苦宗’的所在。
自京城至‘迷津渡’两千四百多里地,晚上不能行船,光是白天赶路船跑的再快没有八九日也是到不了的。众人自天亮时分行船到中午,再从中午到天黑,只吃了一些干粮,摇橹掌船的人吃不上饭力气渐渐跟不上来,伤重的几人更是难熬。天黑了,众人停船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