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明之重生天子>第9章 臣乞归故里

张嫣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人心难测,变化无常;不居其位,不谋其政!”

意思就是袁崇焕现在或许没有二心,因为你是君,他是臣;可一旦他领兵入城之后,整个京城包括皇帝你,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了,谁能保证他的心态不会发生变化,他的**不会出现膨胀?

“若后金军退,然元素不肯离去,皇上又当如何?”

如果后金军队被打退,但是袁崇焕却赖着不走了,他也不造反,也不背叛你,挟天子以令诸候,操纵整个大明朝局,到那个时候,皇上你该怎么办?

……。

这番话真是有理有据,掷地有声。凌霄判断的依据无非是根据后世的史书,而史书上对于没有发生过的事是不会有答案的,有也只是一些学者的评论和推断。

如果只依据别人的推断来做决定,必然就是一场冒险,因为推断有可能对,也有可能错,现在凌霄所要考虑的就是,该不该冒这个险?

让我们来做个分析,如果冒险成功,那么袁崇焕可能会成功歼灭后金主力,为明朝消除一个大隐患,当然,也只是有可能。

而如果冒险失败,以后金现在的实力,是不可能完全吃下大明的,那时候京城上下全是袁崇焕的兵(史书上也有记载,关宁铁骑只有袁崇焕才能调动),自己这个皇帝势必成为傀儡,或许袁崇焕并不会把自己怎么样,但一个傀儡皇帝,当着好玩吗?

所以结论已经显而易见了,现在还不到最后关头,没必要拿着自己的全部家当来冒险,因为根据史书的记载,往后崇祯还有很多力挽狂澜的机会。

……。

这场可能会改变历史发展的谈话结束了,历史依然沿着它原定的轨道继续前进。

后金铁骑在烧杀抢掠半个月后,扬长而去,而此时的崇祯皇帝已经将袁崇焕下狱治罪了。当然,凌霄不会这么干,他还要靠他来守辽东了。

不过,此时一封奏折送到了凌霄前面:

“弹劾:袁崇焕骄横跋扈,临战不遵号令,恳请皇上撤去他所有官衔职务,回家听用!”上奏人——孙承宗。

如果换做是一般人写这封奏折,凌霄根本看都不会看就锁起来,可是现在是老师在弹劾学生,而且是自己的得意门生,这就不得不让人重视了。

凌霄依稀记得,史书上好像是有过这么一段话,说袁崇焕在“己巳之变”中,没有完全听从当时的总指挥孙承宗的调遣,现在看来这件事应该是真的了。

看起来孙承宗是在告自己学生的状,其实是在保护他;因为他不知道袁崇焕在凌霄心目中的位置,这件事如果自己不上报,让其它的大臣报出来,到时皇上发起怒来,后果肯定更为严重。

凌霄当然知道孙承宗的用意,他本就没打算处罚袁崇焕,不过既然他的老师提出来了,就给他个小小的处分吧,省得他老是为自己的学生担心,也顺便堵一堵满朝文武的嘴。

圣旨:“东部战区督师袁崇焕,临战不遵号令,擅自为战,着撤去太子少保衔,降为从一品,仍领东部战区督师职,以观后用,钦此!”

这本是一个高高拿起,轻轻放下的决定,处分也极轻,职务没变,权力也没变,只是撤了个称号,降了级工资而已,过得两年再升回来就是。

可是旨意下发不久,凌霄竟收到了一封回信,一封来自边关辽东的回信:

“罪臣袁崇焕冒死上奏:臣之材不堪重用,驻守辽东常有疏忽,至后金军深入京城腹地,有负皇上恩宠,乞求皇上恩准罢归故里!”

凌霄顿时像吃了只苍蝇一样难受,这袁崇焕怎么这么孤傲啊?只是小小的敲打一下都受不了,竟然以辞官来做要挟!

罢了!罢了!谁叫你是大将之材了,我让着你总行吧,凌霄无奈的苦笑,只好撤回所有处分。

其实这件事真的不能怪崇焕同志,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凌霄心目的地位和形象,之所以上这么封奏折,完全是想试探下皇帝对自己上次在北京的表现是不是有存见?

现在好了,皇帝肯定了自己,那就表示还信任自己,又可以安安心心的在辽东打后金了。

可是历史的发展总是会以一种让人看不见摸不着的方式悄悄前进,也许只是今天的一次无意之举,却会为将来的隐患埋下祸根。

……。

崇祯二年就这样过去了,虽然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凌霄也做过很多努力,但历史却像是个固执的小孩,仍然沿着它固有的轨道前进着。

崇祯三年的冬天特别冷,已经是三月天了,凌霄披着厚厚的绒毛毡子,在御花园里仍冻的不停的搓手,这时一个太监飞也似的跑了过来,地上滑,一不小心摔了个四脚朝天,他一轱辘翻过身来,顺势跪倒在地,禀道:

“启奏皇上:王御傧,……御傧娘娘生了!”

凌霄心里一喜,忙问道:“生了个什么?”

“恭喜皇上!是个皇子!”

“好!好!快领朕去看看!”

……。

玉漱宫。王芷汀(王御傧)软软的靠在床头,她的脸色异常苍白,浑身看起来虚弱无力,但是却仍然难掩她的清秀,甚至隐隐有种柔弱的病态美,凌霄温柔的抚摸着她的手道:

“爱妃辛苦了!”

“臣妾不累,能为皇上生儿育女,是臣妾几辈子修来的福气!”王芷汀答道。

凌霄心里感动,安慰了她一番后,便抱起了襁褓中的婴儿,这可是他的


状态提示:第9章 臣乞归故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