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穿越重生>远东野望1930>第四十九章 通牒

第四十九章 通牒

如此快速占领长春,等于为东北的战局画上一道完美的句号,这个时间,比盟军预计的还提前了一个多月。.

美军现在对日本外交和一些军事上面的电报密码,已经掌握了不少,盟军向全世界广播了波茨坦“宣言”,其中,日本的电台也能同步接收到这一消息。

“宣言”表明,如果日本不接受无条件投降,那么“盟军将全面攻占日本本土”。

这次“宣言”既没有提到特殊武器,也没有提及保留日本天皇,“宣言”12章的最后一条表明:“一旦日本建立起新政府,这个政府不但能够满足日本人民自由表达意愿的要求,而且热爱和平、富有责任感,那么驻日盟军会尽快撤离日本本土。”

7月27日早晨,东京的监听员收听了波茨坦“宣言”,随后,他们赶往帝国图馆,把匆忙抄录的副本呈交给正在开会的政府内阁。

铃木首相和其他官员心情沉重地研读了“宣言”,期间,外交部长东乡仔细研读“宣言”后发现,他们仍然有可能进行和平协商。

但是,海军参谋长丰田副武上将要求立即发表宣言:“日本政府认为宣言极不合理,对此不予考虑。”

最后,政府内阁同意让铃木首相公开谴责波茨坦宣言,但不能立即拒绝接受宣言,同时准许报刊刊登宣言的删节本,但不允许发表任何评论。

这时,美国关于如何展开下一次进攻的会议,也到了很关键的时刻,参谋长联席会议上的争论和分歧很大。

其中,有一部分人认为,现在的情况对盟军很有利,特别是陆铭部马上将要结束东北战役,几十万大军可以投入到日本本土进攻上来,可以很好缓解盟军地面部队人员上的不足。

其实,并不是美军没有地面部队,真正让美国人担心的,还是伤亡问题,六十万日军地面部队部署在九州,加上他们民众现在可以说是全民皆兵,打下去伤亡的人数会难以成受。

这也就造成了另外的一种意见,就是投放原子弹,这样威慑日本,尽快结束战争。

杜鲁门总统综合了马歇尔等人的意见,并认为,虽然原子弹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平民,但是这时在挽救更多的日本人,最后,决定双管齐下。

海军方面,配合现在的攻击部队,并和陆铭协商,双方集结八十万地面部队,随时准备攻击日本九州。

另外,给日本政府下最后通牒,这里,杜鲁门总统考虑到日本现在的情况,也就是他们的天皇,修改了几条意见,也就是名义上可以保留他们的天皇。

日本,天皇是他们的最高元首,也是他们的神。

当盟军把这份最后通牒发出,却被一个人误解,这个人是日本现在的首相铃木贯太郎。

在召开的内阁会议上,铃木是这样说的:“诸君,从这份通牒上面你们看出什么来没有?”

见大家都没有说话,铃木语声大了点,“盟军这时软弱的表现,这是主动发出求和的态度,在这关键时刻,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他们就会害怕,这是我们的机会,坚持住,未来的胜利一定属于我大日本帝国的。”

随后,铃木首相在对外发言时,犯了一个语义学上的错误,从而造成了日后人类历史上的巨大灾难。

当天下午4点,铃木告诉记者:“在我看来,波茨坦宣言不过是开罗宣言的翻版,所以日本政府不会认可它的重要性。我们对此不做评论。”

日本当时“不做评论”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指“沉默”,另一层意思是“杀死”,因此,若严格地按字面意思翻译,意思是“用沉默杀死”——也可以理解为“不做评论”。

铃木首相希望表达的意思是“不做评论”——这样日本政府才有时间继续研究宣言,然后再做出决定。

这时铃木虽然在高层会议上说的那么肯定,对外面,也不希望去刺激美国人,语调含糊的发言,却引发了一连串的猜疑和误读。

然而,大多数日本记者都是按字面意思解读首相的讲话,即:用沉默杀死或不加理会。他们认为政府已经拒绝了波茨坦宣言。

同时,好几家报纸公然无视政府严禁对此做出任何评论的命令,都刊发了自己的意见。

《每日新闻》头条报道“一件可笑的事情”;《朝日新闻》评论道:“美国、英国和重庆的联合声明并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宣言仅仅是更加强了这些国家的合作关系,使他们能更快取得战争的胜利。”

《纽约时代》判断铃木的评论实际上意味着日本人拒绝了波茨坦宣言,于是当天的报纸头条标题为“日本正式拒绝盟军促其投降的最后通牒”。

这个消息传到美国,终于让杜鲁门总统下定了决心。

美国政府也同样认为铃木的讲话表明拒绝接受宣言。于是,人们的美好愿望最终破灭了,事实上,没有人愿意用原子弹来结束战争。同一天,《时代周刊》报道,生在华盛顿致电总统,请求下令投掷原子弹。随即,杜鲁门快速签署了答复命令:“批准提议。一切准备就绪,即可投掷。”

做出决定的同时,也把这个命令用密电的形势通报了在青岛的陆铭。

“终于要走到这一步了。”陆铭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心情,没有高兴,当然也不会去同情,这一段时间日美双方外交上面的交锋他也清楚。

甚至保留天皇的退让,当时美国还有问他们


状态提示:第四十九章 通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