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仙侠修真>蒙山军>第七节罗马尼亚攻略二

现在最懊恼的是法金汉将军。普洛耶什蒂战役再次给了兴登堡鲁登道夫一伙人“收拾”自己的把柄。他可以想见,性格更为偏激的鲁登道夫一定在柏林大放厥词:事实证明,法金汉不仅不是一个合格的总参谋长,他更不是一个合格的野战指挥官。总之,他除了是德国的罪人之外一无是处。

法金汉因为进军罗马尼亚以来因击败优势罗军攻占布加勒斯特所收获的好心情没有了,代之以是无穷的懊恼和悔恨。

战争是一件最刺激的活计,特别是掌握无数士兵命运乃至国家命运的前线指挥官对此感触更深。那种胜负天平瞬间颠倒的感觉,不是身处其间的人是无法体会的。

当制定总体战略的总参谋长和战区、集团军司令官是不一样的,前者可以将失败的责任推到后者的执行不力上,后者则很难将战败的责任推给前者。对于普洛耶什蒂战役的失败,法金汉不能责怪任何人,除了那个估计已落入中国人之手的比特格尔将军之外。

两个精锐的步兵师丧失了,在短短的四天之内。它们曾在自己的指挥之下翻越群山峻岭,击败了兵力是自己二倍或者更多的罗军,取得了一场无可争议的大胜。在9月20日之前,他,德意志帝国前战争大臣兼德军总参谋长,已被证明还是一位卓越的野战指挥官。罗马尼亚攻略眼看要竟全功了。极度缺乏粮食和石油的德国为此可以获得罗马尼亚丰富的资源。自己的对手兴登堡拍来了热情洋溢的祝贺电,他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为自己正名——德军在两年战争中的失利不是自己这个总参谋长失职,而是前线指挥官们的无能!一个仅有五个师(其中还有一个奥军师)的弱小集团军可以长驱直入扫荡罗马尼亚。别人为什么总是在敌人的阵地前碰的头破血流?但9月20日之后,这样的好心情不再,四天之内丧失两个师的大败是惨痛的,战争爆发以来,德军虽然付出了上百万的伤亡,但罕有整师被歼的例子,而且对手是低劣的黄种人!某种意义上。法金汉创造了令德军羞辱的历史。

为什么不重视总参谋部关于华军的情报呢?法金汉想起了斯特劳斯将军。那个在远东遭受可耻失败的斯特劳斯少将带领被中国人释放的六千官兵分批回国后被降为了上校。他当面听过斯特劳斯青岛之战的汇报,对于其夸大华军战力的报告给予了尖利的讥讽和训斥。认为不过是这个倒霉蛋推卸责任的托词。现在看来,斯特劳斯并未夸大华军为自己的战败做掩饰,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敬畏的敌手。十几年前,中国还是一个任人欺凌的虚弱国家。区区两万余乌合之众就可以轻松攻占其首都。是什么原因让这个东亚病夫神速地打造出一支可以和德军较量的强军,法金汉却没有时间来研究了。

法金汉在获知比特格尔失败的第一时间便做出了回师布加勒斯特的决定,命令东进配合马肯森合围俄军第9集团军的三个师火速西返,抢在华军之前重新占领了布加勒斯特。

但华军并未发起向布加勒斯特的攻击,这个反常的现象迷惑了法金汉,究竟怎么回事?

他详细审问了逃回布加勒斯特的64师官兵,他们对于普洛耶什蒂战斗的描述有很多矛盾之处,战斗的过程大致清楚了,比特格尔少将最大的失误是没有预见到华军采取夜间攻击。部队陷入了乱战,战前调出一个团也是失败的主要因素。

但法金汉迄今仍未获得华军兵力的准确情报,攻占普洛耶什蒂的华军究竟有多少兵力?他们的伤亡如何?不搞清这点。后续的行动就失去了支撑。

华军一个集团军已经集结于乌克兰,投入罗马尼亚的部队有两个军,第9军和第5军。按照已经掌握的华军编制,至少有六个师抵达前线了。但比特格尔的64师向阿隆达方向的攻击证明当面的华军并不强,显然他们隐藏了实力,迷惑了比特格尔那个笨蛋。如果六个师的华军全部集结于普洛耶什蒂一线。他就不能发起收复普洛耶什蒂的行动了,尽管获得罗马尼亚战线最高指挥权的马肯森将军命令自己反攻普洛耶什蒂也不能打。普洛耶什蒂战役证明华军的战斗力极为强悍。三个师去攻击六个师的阵地是不理智的行为,如果导致布加勒斯特的失守,战局将恶化至无可挽回的地步。

马肯森已经下令奥军第1集团军迅速东进,目标不是普洛耶什蒂而是布泽乌。这是有力的一招,如果阿茨将军指挥的拥有五个师的第1集团军出现在普洛耶什蒂后方并且占领布泽乌,全歼当面华军的战机就出现了。但法金汉担心华军还有大批的后续兵力,他们的那个集团军不会只有两个军,如果他们有四个或者五个呢?战斗力弱于第9集团军的奥军第1集团军怕不是华军的对手。

所以,法金汉在回师布加勒斯特之后给马肯森将军去电,建议奥军慎重东进,先摸清情况再说。

在东线创造无数胜利的马肯森将军是德军宿将,迅速回电法金汉,“决不能坐等华军后续部队集结!应在其援军抵达前击败普洛耶什蒂之华军以掌握主动权。已派77师北上增援你部,应当以有力行动钳制普洛耶什蒂之华军,毋使其逃脱。”

马肯森也认为华军还有大批部队尚未抵达战场。如果建立在这样的判断之上,马肯森的决策是正确的,必须乘其未合流之前分割歼灭之。马肯森命令自己北上攻击普洛耶什蒂是为了牵制当面华军使其不能轻动。为奥军的西


状态提示:第七节罗马尼亚攻略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