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网络游戏>钢铁时代>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骊山博物馆

欧洲方面,悄悄的运输着古董,西北这边,尽可能的调集大量船队,奶牛潜艇西北从定型之后,就一直的加大了生产的力度,在潜艇的船台之上,最大的几个船台,都是在生产奶牛级,就算是新一代的远洋潜艇都被停止了,全力以赴的生产这个,12多批,差不多400多艘潜艇,之前为了台湾,陆续生产了差不多200艘,现在又是200艘的任务,好在,现在西北造船厂非常的庞大,在全面对南方进行进攻了之后,长江沿线是最早的占领的,沿着江阴又布置了几个潜艇制造厂。奶牛潜艇的技术含量不高,充其量算得上是军用潜艇的民用化,海试和晒装都比较的容易。

大量的文物正在紧张的装船和起运,关于这些古董的名录,也分了一部分到西北,看着上面一个个名字,本身代表着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文物,在上面,被一步步的列上了名字和品级,它们在名录上面,已经没有了历史和文化的意义,有的只是一个个经济价值。

杨元钊是穿越者,他很清楚,晚晴的时候,中国多么的混乱,从法国得到的两大珍藏,历代帝王图和五色鹦鹉图,这些东西,杨元钊也在关注之中,在晚晴利用着情报部门,截断了一些国宝出国的路线。可惜在穿越初期,杨元钊的力量,最多只能够影响到西北,真正能够动起来的时候就是1909年,有了力量之后,之前大量的文物,他就没办法,这一次,基本上把法国弄走的中国国宝一锅端了,加上德国方面返回的国宝和西北多方收藏,似乎是时候弄一个大规模的博物馆出来了。

历史永远是厚重,灿上面记载的,就是这些文物的碎片所映衬的。现在整个中国统一在即,整个南方。已经打到了云南贵州一线,至于北方,在北洋的配合之下,也基本上已经接受完毕了,中国大一统的时代就在眼前了。西北花费了几年的时间,养起来的名望,在一定程度上面。成为了西北兼并这些地方的基础,各种本地到西北工作的人员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官员,再加上庞大的投入,整个中国走向了一个新篇章,国家的概念,似乎在这个时候,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杨元钊看来,两种方法增加凝聚力。一种方法对外作战,以灭国之战为前提,吸引民众的目光。西北还没有准备好,从某种意义上面。西北希望战争来的越晚越好,当然了,局部的还需要进行,对于整个中南半岛的蚕食,对于东南亚的攻略,甚至是对于日本,对于俄罗斯,但是名义上,还是放一放。甚至东南亚的,可以放在婆罗洲的身上。虽然对于各国的列强来说,谁都知道,其中到底是早呢么回事了可是名义上,和遮羞布,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做法。

那么现在,西北就唯有一个选择,用珍贵的文物,来换回国人对历史,对曾经辉煌的古中国文明的关注,从另外一个意义上面,鼓动民众的凝聚力和国家自豪感。

为此,杨元钊专门的成立了一个机构,用于回收文物和保护文物,从某种意义上面说,这个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机构,要维持他的运转需要庞大的资金,这一点西北在认识到他的好处之后,就以政府名义开始了。

历史上最庞大的宫殿群和博物馆,就此在西北立项了,总投资可能会超过80亿西北元,后续累积会超过250亿,在这个人工还没有上升到无法,受基础上的时代,这是一笔难以想象的钱,哪怕英镑跟西北元的比价是1:10,25亿英镑,也高的难以想象。一亿美元征集设计图的噱头,也被西北传出来了,在这个欧洲战争即将席卷整个世界的前提下,西北这么的疯狂花钱,显得那么的不合时宜。

对某些特定的人群来说,这是一个好事情,在世界各国都战争的前提之下,中国的环境,成为了最好的地方,大型工程的兴建,大部分都是标准化,高层和方方正正的建筑,可是仅有的一部分标志性建筑,还是吸引了整个世界的设计师的。

现在,一亿美元的总设计费用,几乎吸引了世界上各主流的设计师事务所,不过大部分人看到了招标的细则之后,就有些打退堂鼓了,这个凝聚了中华文明之光的博物馆,在杨元钊看来,还是要有一点自己的东西在里面,故而选择相当中国风。

除了深入的了解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设计师,其他的设计师很难的拿到设计图,最多是负责一些是内地力学计算和设计的,这让这个博物馆的计划进度相当的慢。

其实,在博物馆的最初,故宫曾经进入过有一种的视野之中,杨元钊之前有这个想法,可是很快的,就抛开了,再怎么说,他都是在西北起家的,故宫很合适合适,后市也有故宫博物院,但是却不适合现在,中国需要一个在西北,在包头核心区域附近的大型博物馆,北京太远了,也不容易管理。

杨元钊最后挑选了西安,作为这一次博物馆的落脚点,真的盘点家底的时候,才知道,熟练极为的庞大,西北成立之后,截断了西部文物出走的道路,敦煌的文物和商代文物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保存,特别是甲骨文,这些可能逐步的进入到药店,被人吃掉的珍贵文物,会成为西北探寻远古历史的一个重要载体,德国的100多万件,法国的200万件,西北累积的300多万件,还有这段时间,累积从各国购买回来的,总计超过了1200件文物,真正有价值的,跟历代帝王图这样的国宝级文物相比美的,也足足有10万300


状态提示: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骊山博物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