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网络游戏>钢铁时代>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思维误区

美国作为一个拥有着完善的陆军,甚至拥有完整的国防体系的前提下,要越过他的薄弱环节,攻击他的腹地,在一般的状态下,这很难的达成,只要美国稍稍的堤防,这件事情就不可能成功。解决的办法非常的简单,只要美国加强边境的巡查,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比如说飞机,热气球这些东西,勤于在边境的部分活动活动,一只超过了5000辆坦克的庞大车队,怎么可能堂而皇之的进入到美国的境内,只要美国对于这一点稍稍的有所防备,就不可能给日本机会,除非是强攻,那样的话,或许寻找薄弱环节,能够进入到美国境内几百公里,在边境地区取得一定的战果,要进入到美国腹地,威胁到太平洋铁路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

美国承平已久,哪怕是曾经几乎分裂的南北战争,国外势力能够插手的也相当有限,为了削弱美国,欧洲诸国几乎不约而同的支持了蓄奴的南方,可是在国外的军队没有办法干涉,只能够依靠美国南方的势力,哪怕南方冒出了一票的名将,甚至一定程度上面,打的北方有些溃不成军,可最终胜利的,依然是拥有工业经济优势的美国。

就连分裂战争都没有受到多少影响,这让美国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本土防御,也就是在中国占据了夏威夷,日本拿下了阿拉斯加之后,加强了西海岸的防御,可惜这些都挡不住日本的庄家力量,从加拿大一直到美国的进攻,横跨美国中部的大平原,不但是气候恶劣,相当贫瘠的土地,也是装甲驰骋的舞台。

历史没有那么多的如果,这么容易被发现,容错率又极低樱花计划,所以能够被开启,原因很简单,这是思维的误区,起码是美国人思维的误区,从日本登陆阿拉斯加开始,就一直都龟缩防御,没有利用中国的海军优势,对美国西海岸进行登陆。

这也是美国一直都在防备的的,日本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都没有任何出手的迹象,最终让美国放心,几乎全部的美军高层,都认为,日本就只能够在原地龟缩,固定防守,攻击美国的话,他们好不容易获得的战场主权就会易手。

现在,日本选择的,也不是美国军队实力相对比较强大,又比较容易突破的西海岸,而是中部,顺着加拿大的中部,顺着大平原,一旦突破了密西西比河,就是一片坦途,一直可以通行到墨西哥,中间只有一些小河,这些小河挡不住坦克的兵锋。

在美国人没有意识到的前提下,日本的装甲兵团能够进入到美国境内,借助美加边境地区无人区的遮挡,只要通过了密西比比河,顺着落基山脉的另外一侧,一直前行的话,很快就可以抵达到美国中部犹他州,这一个美国太平洋铁路的重要节点,而这里也是樱花计划的首要目标,截断位于盐湖城附近铁路,这也是最容易做到的目标。

进入到太平洋铁路附近500公里的时候,已经在坦克兵团的攻击范围了,基本上一次满油箱的行军,就可以让让这一个装甲兵团抵达的太平洋铁路,对于装甲兵团来说,只有超过1000公里,才是比较安全的范围,高速的装甲兵团,对于四五百公里的目标,几乎是一天就到了。

美国中部,广阔的大平原,不是后世发达的美国,交通那么的发达,在某些地方,要调集兵力最起码需要几天的时间,这几天的时间,对于装甲集群的突进,可就是要了老命了,基本上等这些陆军抵达的时候的,装甲兵团早已经完成了任务,远遁而去了,坦克的机动性,在地广人稀的地方,可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这不是不可能,在前世历史上的一战,在没有汽车的前提下,大兵团前进,每天也就是十五六公里的样子,就这样,在马恩河战役之中,德国进攻乏力,就是因为太过疲劳,完全依靠脚的步兵,在全副武装之下的行军,是噩梦,20到30公斤的负重,还有大量装备和后勤,行进速度并不是很快,超过100公里,几乎是无法攻击到的距离。

这一点在机械化兵团面前,完全不成问题,就拿美国的坦克来说,机械化程度不强,各种的毛病的坦克,依然保证了每天180公里左右的速度,这几乎是远超过步兵五六倍的行军速度,即便是长期行军,也可以达到100公里以上,这几乎是步兵不可能实现,小股部队或许可以,比如一个步兵师,轻车简从,不携带大量火炮和补给,只是一个初步的作战,别说是100公里,两三百公里都正常,可大兵团正规军,需要全军出动,各种火炮,后勤物资,甚至是大本营,要行军的话,恐怕连五分之一都达不到。

日本的坦克经过了中国的改装之后,更是提升了一个档次,使用了中国的动力体系,最高速度可以达到45公里,在美国中部大平原之上,只要不是大河的阻挡,要达到40公里以上的速度,这并不难,而中国机械设备的可靠性,也可以让这一只装甲兵团,在极限的状态下,高速行驶的时间,远比美国的坦克运行的长,美国可能要七八个小时就必须休息,否则可能因为机械磨损和保养不足,而造成非战斗减员,可是对于新一军来说,极限曾经试过30个小时的连轴转,都没有让坦克的故障率大幅度的提升。

500公里,也就是13个小时以内,这对于日本的改装坦克来说,这完全是不是问题,在极限训练之中,甚至连续的开行20个小时,3个成员之中的2个车手,可以换替着的进行驾驶,以保证16个


状态提示: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思维误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