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都市现代>大秦之万世基业>第十一章 法家

诸子百家中,后世之人大多对儒家比较熟悉,即便不明其意,却一定有所耳闻。

然而,诸子百家中,真正对华夏民族影响大的,却是法家。

秦朝施行的是纯粹的法治,这种法治策略,一直延续到后世中国成立之后

期间即便儒家经意盛行,却无法取代法家的地位,大多数儒家子弟,亦将法理当做必然之理,可以说,后来法家门徒虽然稀少,但全天下之人,莫不是其无姓之门徒

比起儒家经意,法家深入生活,深入人心

而韩非,便是华夏历史上集法家之大成者

他因为口吃之故,身为韩国宗室子弟,却不受韩王重用,悲愤之下,以笔代口,写下了近十万字之言论。

他的文章被秦王政见到后,秦王发出感叹“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于是,就有了今年之初,秦王令人攻打韩国,逼迫韩王交出韩非的事情

韩非之思想和见解,在后世几千年华夏文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秦王政本就是法家坚定的拥护者,仰慕韩非之才,实属正常。

然,韩非有口疾是一方面,其不善于交际是另一方面。

即便秦王政一开始对其仰慕之极,等他真正来到秦国,当政一段时间之后,秦王政便对他有些失望了。

不是因为他能力不行,而是因为他不合群

韩非是孤傲的,有才之人多半都是如此但在官僚体系之中,这种孤傲会让他寸步难行在韩国如此,在秦国同样如此。

说起来,李斯和他一同师从荀子,可以算得上同窗,然而,后韩非之死,李斯便是那送毒药之人,韩非之为人可见一斑。

因为王翦插手,韩非没有如史书上所写的那样死去,而是成了王离的夫子,将来之际遇会不会有所改变,此时还犹未可知

卯时一到,王离便从母亲怀中挣脱出来,自己穿好衣裳,然后唤二丫帮其梳头,端来洗漱用水。

古人没有牙膏,自有洁牙办法,常见的便是用粗盐绸布沾上盐巴,将每颗牙齿擦拭了一遍,随后漱口,其洁牙效果并不比后世的牙膏差,王离从两岁开始坚持洗牙,现在仍然保留着一口洁白明亮的牙齿。

王离专门穿上了礼服

这个对秦王朝乃至后世朝代有着深远影响的人,能拜其为师,王离觉得再郑重也不为过。

王离三岁之后,便要求自己独自睡觉,然而,阳滋公主偶尔还是会无视王离的意愿。

无奈的叹了口气,王离摇晃着胳膊将其叫醒。

“娘亲,束脩呢”

阳滋公主睁开眼睛,仍显得有些迷糊。

“束脩什么束脩”

“儿今日便要去拜见夫子了,如何能没有束脩”王离加重音量道。

“哦娘没忘。”阳滋公主伸了个懒腰之后,似乎才清醒了些,说道“昨日先生进门之时,为娘已经准备好了拜师之礼,都在思北先生那里,你自去取便是。”

看着娘亲再次睡下,王离有些无奈的摇摇头。

古时人婚嫁早,阳滋公主十六岁嫁给王贲,如今也才二十二岁的年纪而已。

从小在宫内长大,她平常娇惯一些是必然的事情,喜欢睡懒觉这陋习,王家几乎人尽皆知,却没有人去指责她什么。

人家毕竟是公主出身

出得门来,发现张伢子已然在那等候,笑了笑,王离招呼他一同朝书房而去。

途经南厢房之时,王离找到思北,在思北的安排下,十多个仆役带着众多礼物,浩浩荡荡朝书房而去。

先秦之时师徒关系颇为朴素,所谓束脩,也只是几块肉而已,当然,视情况而定,学生可以自行添加束脩之礼,比如王府的束脩,就包含了除肉之外的许多东西,其中包括钱财。

拜师礼节也没有后来那么多,行叩拜之礼,口中称“夫子”,既是礼成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曰不可”

国语是这个时代的启蒙之物,由上古时期的一个个故事组成,有后世启蒙故事的味道,但在字体难易程度上,却相差甚远。

这个时代还没有从易到难的想法,基本上都是一咕噜的灌输给你。

大篆字体本就繁杂,记性好的或许能在十年之内有所体悟,记性慢的,光在文字认知方面,便要花费小半生的时间。

王离在大秦的第一堂课就这样开始了,在王府的一间偏方之中,所学的第一课便是国语。

韩非磕磕绊绊的给王离念诵了两遍,王离便记住,自己朗诵起来。

如此记性,令韩非惊奇。

以免自己被当做妖怪,王离当然不会告诉他,自己拥有着三十岁的心智

从此以后,王离每日跟随韩非学习认字,卯时到辰时为一堂课,辰时吃饭休息半个时辰,第二堂课到持续到午时。

下午随阿爷锻炼身体到未时

古时一个时辰等于后世的两个小时,卯时初刻大概相当于后世早上六,未时末刻大概相当于后世下午四。

每天将近十个小时文体双休,放在后世亦算得上超负荷,王离却并不觉得辛苦。

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几乎人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灵魂,即便是王翦这半个知识分子,偶然间,都能说出一些令王离感到奇的言论王离和他们相处,自是乐在其中,并不会感到乏累。

时间一天天过去,王离年岁渐长的同时,也逐渐的敢于说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这些见解在韩非和王翦看来,或是荒谬,或是惊奇,由于


状态提示:第十一章 法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