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善若将目光转到阿栓手中的人参上,自从两年前许家败在冒充人参的商陆上后,庄善若仔细地翻看医术将人参仔仔细细地研究了几日。看这支人参,足有一尺半长,最粗的地方也有精壮男子的大拇指粗细,根须细长,看着就不是普通货色。
而且,冲着刘春娇的关系,善福堂必然也不会以次充好,所以这支人参的品质是不用考虑的,应该考虑的是价格。
阿栓殷勤地道:“小大嫂,你看这人参怎么样?”
庄善若点点头:“很不错!”
阿栓这才放心地笑道:“我们善福堂几十年的老铺子了,从来都是童叟无欺的,这点小大嫂大可以放心。”言语间满是骄傲。
“这要多少银子?”
“银子吗?”阿栓挠挠后脑勺,“我还真不清楚,我去问问!”
没一会儿,善福堂的老伙计阿奎堆了笑过来,道:“许大嫂,好眼光,这支人参可是今年善福堂的最上品。也不知道什么缘故,东边那边的人参竟是紧俏得很,就是花大价钱也买不到好人参,倒是三五年的人参要多少有多少。”阿奎三十上下,生得干净,精明能干。
“不知道这人参多少银子?”
阿奎陪笑道:“若是你要,十两银子拿去就是了!”
阿栓听得跳脚,嘴里啧啧有声:“这么贵?”要知道,他在善福堂当学徒,一年工钱满打满算也才四两,这支人参他不吃不喝也得攒上两年半的工钱。
阿奎不悦地横了阿栓一眼,眼风里带了几丝凌厉,道:“许大嫂是识货的,这人参好不好只消一眼便知道。”
“三十年的老参,十两也算是价钱公道。”
阿奎松了口气,道:“我们掌柜的出门的时候特意嘱咐过了。若是许大嫂想要这支人参,就只赚个本钱。”
庄善若本想买,听了阿奎这么说,倒是踌躇了。刘叶氏对她的敌意是怎么掩饰也掩饰不住的。她记得刘叶氏谈及刘春娇时候的口吻。虽然脸上也带着笑意,不过这笑却只是浅浅地挂在脸上,客气而疏远。下意识的,庄善若便觉得这个刘叶氏并不像刘春娇所说的那般简单本分——能靠着一己之力,撑起这间善福堂的女人,你能说是简单的吗?
阿奎在善福堂当了十来年的差,很会察言观色,他也不说什么,只是像扯闲话般地道:“这支人参说起来也是曲折。城里有家富户的老太太倒春寒的时候得了一场大病,好不容易将养过来了。可是毕竟年迈,老觉得精力不济。她儿子是个孝顺的,到处寻二十年上的好人参,可一时半会儿哪里找得到?知道我们善福堂和北方的药材商有些联系,便巴巴地托我们替他留意着。”
阿栓插嘴道:“可是城西的郑老板?”
阿奎也不看阿栓一眼。点头道:“可是谁料到人算不如天算,老太太上午在花园里摔了一跤,立马就不行了。隔天,这支人参便送到了善福堂里。唉,人家正办着丧事呢,也不好贸贸然地上门。”
庄善若沉吟着,这个阿奎不像阿栓。看着就是干练沉稳的,怎么会好端端地在她跟前说起了故事来?
阿奎恭敬地道:“出了这茬子事儿,掌柜的本想将这支人参给老掌柜浸药酒喝,可老掌柜却极力托推着,说是这人参难得,浸酒喝倒是糟蹋了。倒不如放着若是碰上有缘人,还能救急救命!”
庄善若听到这儿,咂摸出阿奎的意思来了:“看来,我就是那有缘人!”
阿奎略一点头,不卑不亢:“掌柜的交代了。若是许大嫂看得上的话这人参你就带走,若是看不上,怕是整个县城也找不出比这支更好的了。”
庄善若淡淡笑道:“你们掌柜有心了!”说来说去,是刘叶氏好不容易碰上合适的顾客,极力想要将这支人参推销出去。
“这人参?”阿奎试探着。
“我要了!”
“好嘞!”阿奎却也不见欢喜,吩咐阿栓道,“替许大嫂将这人参包起来。贵亲得的是外伤,用了我们家的汤药,十天半个月这伤口定能收敛愈合。等伤口结痂了,便可以每天切点这人参煎水喝——只要薄薄的三四片就足矣,药效太过反而不好,总得循序渐进才是。”
庄善若仔细地听了,又问:“这汤药可和人参药性相冲?”
“不碍事,不碍事!”阿奎笑道,“许大嫂大可以放心。贵亲的药还是我亲手抓的,这前半个月吃的是伤药,去腐生肌;后半个月吃的是调理的药,重在内调。人参本是温补,这三十年上的,药效更是温和,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庄善若这才放了心。
阿栓将装人参的匣子仔细地包好,又提了三十帖的药,满满当当占了两手。
阿奎皱了皱眉头:“这么许多,许大嫂一个人怕是不方便。阿栓,你顺道送一送许大嫂,仔细着点,可别毛手毛脚的。”
“哎!”阿栓巴不得这一声,喜滋滋地应了。
庄善若带出来十三两银子,镯子当了八两银子,总共是二十一两。
“一共是多少?”
阿奎拿了方子在柜台上噼里啪啦打了好一通的算盘,道:“十五帖伤药二两银子三钱,十五帖调养的整好五两银子,加上人参的十两,统共是十七两三钱——这三钱零的抹去,您给个十七两就得了。”
庄善若不动声色,从荷包中掏出银子。
阿栓倒吸了口凉气:“呦,这吃的不是药,可全是银子哪!”
阿奎右手一抖,算盘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