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青春校园>太平血>第六百八十章 名臣来投

袁甲三和李鸿章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和许许多多当时的汉人一样,每当听说有汉人起义反清的时候,虽然嘴上不说,但内心里总是充满了同情、痛苦而矛盾的心情。一方面,这些读书做官的人脑子里挥不去的是被满清阉割后的儒学荼毒,一方面又是身为汉人的不甘。虽然这种不甘在逐渐淡化,这种淡化就如同后世被殖民统治过的一些地方民众表现出来的对整个民族的不认同感一样。可是,虽然在淡化,但袁甲三、李鸿章这些人骨子里还是深深有种挥之不去的汉人筋骨。

在历史上,李鸿章作为后期号称满清的擎天之臣,他不论做的洋务运动还是搞出来的北洋军,都是在富国强民,满汉的争论被他排除在外,在那时候他的眼中,国家利益高于民族利益,所以他不惜维持满清的统治,最简单的原因就是他不希望再有内耗从而让国家更加落后于列强。

曾今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多是负面的,说他是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刽子手,是个彻头彻尾的大汉奸,但就历史上太平天国那种不切实际的政教合一政权和太理想化的均贫主义来说,李鸿章镇压天国起义是对的,因为历史上太平天国的做法并不符合当时的国情和历史潮流,所以败亡是一定的。

可是现在的太平天国却和历史上的已经大不一样,狡猾的西王划时代的搞出了统一战线的理论。从而让太平天国政策更加富于弹性,加上政教分离的主张,使得太平天国能够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一同反清。政治上的口号也从当年太平天国的大同天下口号转变成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不可否认,这个口号对于满清治下的汉人是致命的诱惑。

虽然天地会也曾经喊过这个口号,但在李鸿章这些读书人眼中,反清复明远没有反清复汉更加好,同时天地会这种帮会习气浓厚的江湖势力是远远不能成大事的。反观如今的太平天国,他们系统的揭露了满清对儒学的阉割。提出全面复古的理论,让他们的造反更加有了理论上的指导。同时巧妙的将土地矛盾转化。引入发展工商业、兴办洋务,让多余人口朝工业和商业转化,也是极富划时代意义的。

有这样一个开明且朝气蓬勃的汉人政权正逐渐取代满清,以袁甲三和李鸿章等这些作为汉人官吏代表的人。心思自然会开始有所变化。特别是京城被围困之后,他们也努力过了,那个暮气沉沉的朝廷不愿意让城别走,这代表着满清这艘老船终将沉没,而袁甲三、李鸿章等人也自问做了自己作为臣子该做的一切,但无力回天的时候,袁甲三、李鸿章这些人可都不会是精忠的岳飞,他们可不会与满清一同沉船的。

这次来到太平军大营进行谈判,领头的是一等镇国将军奕山。此人之前出镇东北任黑龙江将军,虽然也是清朝宗室大臣、道光帝的族侄,但此前因为在东北无力对抗太平军和俄国人。加上后来西太后下令开禁东北,但奕山在东北办事不力,因此被早早的革职召回京城投闲置散起来。在这个时候派奕山为代表前来与太平军谈判,袁甲三、李鸿章等人更加看清了满清朝廷对此事的敷衍态度,明显奕山是不够分量的。

果然不出所料,一行人到了太平军大营之后。虽然对方也没有过多刁难他们,但他们并没有能见到西王。太平军派出的只是钱江这个掌管情报部门的人来接待,可见太平军也丝毫没有谈判的兴趣。

于是谈判的过程乏善可陈,奕山提出划江而治,钱江嗤之以鼻的反问是化黑龙江而治么?接着就是双方的互相诋毁和谩骂,奕山等人斥责钱江等人是乱臣贼子,钱江等人则笑话奕山等人沐猴而冠两百年,也该换换地方了。

谈判不欢而散之后,袁甲三和李鸿章却在借口如厕之机和钱江单独见了一面。谈话的内容很隐晦,袁甲三和李鸿章恭维了一下西王的英雄豪迈,对于两人老家都被太平军占领后,地方民生却得到了极大发展表示了赞赏,最后表示希望战争结束后能回到老家安度晚年云云。

钱江也奇怪两人为何跑来和他说这些,于是试探性的问了一句:“二位可有从龙志向?”但见两人没有一口回绝,却有期期艾艾的样子,钱江有些明白过来,两人敢情还需要细谈一下投诚的条件啊,套用后世陈佩斯小品的一句经典之语来说就是,没条件谁投降啊?!

钱江搞情报工作多年,对于收买敌方重要人物这种事还是非常敏感,于是他很快向西王禀报了此事,而西王也有兴趣见见两人,于是便派人来请两人过去。

来人前来相请的时候,奕山正好生闷气在午睡,袁甲三和李鸿章两人又是单独一顶帐篷安置,于是便偷偷摸摸的跟着西王亲卫来到了西王的大帐之内。

虽然此前袁甲三、李鸿章和太平军交手多年,西王萧朝贵这个名号听过无数遍,但面对面的亲眼相见还是头一次。进帐之后,两人还曾经犹豫过要行什么礼节,但好在西王却笑呵呵先说道:“本王这里不喜欢跪礼,两位不必客气,坐下说话吧。”

袁甲三和李鸿章两人这才如蒙重释,坐在帐内的八仙椅上,抬眼看西王第一眼的时候,两人都有些惊讶,这西王却是如此看似粗鲁的一个人啊。

接着西王大喇喇的直接道:“袁公和少荃兄本王可是仰慕已久的人物了,今日得见真是幸甚。”

袁甲三和李鸿章微感激动,原来西王还是知道他们


状态提示:第六百八十章 名臣来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