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庆元六年,十一月十五、
大周为张文山举行国葬,朝中百官浑身缟素,十里送行。
因张文山功在社稷,大周皇族追授张文山文国公,谥号,文远,乃为谦谦文风,教化永远之意。并特批安葬在皇家园陵西华苑之中。
那一曰,东京中哭声连天,悸动悲呼声连绵不绝。
听着外面那哭诉的声音,街道一旁的酒馆里,吕恒坐在靠窗的酒桌前,握着酒樽的手,轻轻一颤。
转过头,看一眼十里长街相送的场景,还有那纷扬的纸钱里,那冰冷而去的棺柩。
吕恒长叹一声,目光有些迷离,轻声道:“江北亭,那棋局还没下完呢!”
……
翌曰,张家子孙上门求见。
将张文山临终前的书信,转交给了吕恒。
当时,吕恒正坐在书房里,静静的为皇太孙,也就是即将登基的皇帝,讲解接下来五年的计划方案。
等阿贵将那一张书信,交到了吕恒手里后。
紧张兮兮的小武,拉长脖子看了一眼。见老师转过头来后,又连忙正襟危坐。
“张大人说什么?”
见吕恒一脸无奈苦笑的样子,收起了信封。皇太孙心里好奇之下,小声开口问道。
吕恒转过头,看了皇太孙一眼。见他好奇非常,笑了笑,便将那信封递给了他。
皇太孙嘿嘿一笑,擦了擦手后,连忙接过来。
展开来,看了一眼,皇太孙顿时眉开眼笑,如释重负。
信上,只有几个字,但却意义非凡。
信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拜托了!文山敬上!
看着皇太孙在一旁,眉开眼笑的样子。吕恒却是无奈的揉了揉额头。
本想着,赶紧趁着这两天,把事情跟皇太孙交代一下,然后抓紧时间北上的。
没想到,这仅仅是迟走了一天,就赶上了这么一档子事儿。
哎,老头啊。
都死了,还不让我省心啊!
你明知道我不喜欢这事儿,还非得给我一个无法拒绝的遗书。
一旁,皇太孙拿着信纸,端详着信上那几个字,心里欣喜之极。
这两天,老师像是竹筒倒豆子一样,不管的给自己灌输着各种各样的姿势。
稍有懈怠,必定是一通劈头盖脸的臭骂。
刚开始的时候,皇太孙还不明就里,以为老师这是怎么了。但是随后想了想,便发现,老师这似乎是要走的意思啊。
趁早把自己教会,趁早走人。
皇太孙心里难舍之下,便想着法子,能让老师留下,教自己如何治国。
但,无奈老师去意已决。无奈自己怎么说,老师都是摇头拒绝。
没想到,已经仙逝的张大人,竟然还留了这么一手。
啧啧,真是帮了我大忙啊,哈哈!
现在,再看看,老师那愁眉苦脸的样子,皇太孙心里像是六月天吃了寒冰一样,从头爽到脚。
“看是不是很好笑?”吕恒心里不爽之下,正好看到了皇太孙在一旁偷笑,心里的憋屈,正好找到了出气口。伸出手,轻弹了一下身上的褶皱后,吕恒似笑非笑的看着皇太孙,笑着问道。
皇太孙脖子缩了缩,连忙摇头,做乖巧样道:“不好笑,不好笑!”
吕恒瞪了他一眼,收回目光后,背着手,走到了门前。
抬起头,看着外面天高气爽的蓝天白云,深吸了一口气,轻声道:“皇太孙,你要对得起大周的每一个人,不管是恶人,还是善人。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贫民百姓!你记住了吗?”
皇太孙不明就里,皱眉道:“对得起?”
吕恒点点头,轻声道:“是,对得起!一定要对得起!”
对得起这三个字,吕恒说的很重。
皇太孙皱眉寻思了片刻后,突然想到了今天二人说的题目:法制!
心里顿时明白过来,拱手弯腰道:“学生谨记!”
吕恒点点头,笑了笑道:“只有对得起,也就是坚持法制,江山必然万代传承,社稷永远不会倾倒。如果,一旦朝纲败坏,律法被人践踏,那便是自断手脚,自毁江山!”
风吹来,衣抉纷飞。
稍稍的凉意随风吹来,吕恒紧了紧身上的长衫,转过头,看着一脸肃然的皇太孙,伸出手拍着他的肩膀,沉声道:“对得起天下所有人,这就是治国之法!”
随后,吕恒轻轻的拍了拍皇太孙的肩膀,语重心长的叮嘱道:“包括你!”
皇太孙身体微颤,重重点头:“学生谨记在心!”
吕恒笑了笑,转过头,看着外面天寒地冻的北国风光,若有所思的自言自语道:“也该是时候,去一趟五台山了!”
皇太孙闻言,脸色顿时垮了下来。
“老师,您不帮我了?”
吕恒咳嗽了一声,故作正经装,摆手道:“帮什么呀,东西都给你写下来了。你自己看情况实行就行了,只要法制到了,用人得当,事情便成功了一大半。再说了,还有皇帝陛下在一旁,你八皇叔也在,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你怕什么呀!”
皇太孙苦笑了一下,叹气道:“可是,压力很大啊!”
吕恒哈哈一笑,转过头来,幸灾乐祸的看着皇太孙,笑道:“你总算是明白了!哈哈!”
嘲笑弟子,如此良师?
皇太孙无语。
大周庆元六年十一月二十。
已经亲政开始处理政务的皇太孙,宣布了一系列变法政策。
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