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恐怖悬疑>贫家女的逆袭>第四十九节

雍熙四年刚开始上班,朝臣们就发现赵光义的脸色漆黑如墨,大家知道大事不妙,一个个低着头沉默着。

赵光义把奏报往地上一甩“你们都看看吧,宋琪你给大家读读。”

宰相宋琪也只好拿起手里的奏报读了起来:正月二日,辽南征军攻陷我大宋束城县,放纵士兵大肆抢掠。正月四日,南征军进抵文安,派人招降,守城的大宋将领拒绝投降,然后辽军破城,杀光城中的青壮年,俘虏老人和儿童。

赵光义满含泪花“我们大宋子民还在边境受苦,朕不能消灭辽国为我大宋子民报仇雪恨,是朕的无能啊。”赵光义说完捶着龙椅。

底下大臣全部跪了下来“陛下,节哀啊。”

赵光义缓了一会说“赦免北方边防军战败将士的罪,埋葬死者的遗体,凡是战死的将士家属都给予补助,录用战死的文武官员的子孙到朝廷任职;免除河北地区租税,被敌人破坏的地方免除三年租税,北方边防军经过的地方免除两年租税,其余地区免除一年租税。”

重臣跪下“陛下英明。”

赵光义继续说“边防将士正在用献血守卫大宋,诸位可要珍惜这种安定,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赵光义说完看了朝臣们一眼就宣布退朝了。

赵光义此时正在气头上,看见

市马译者附表上奏:秦州长道县酒场官李益家财万贯,僮仆数百,为富不仁,交通朝贵,收买官吏,无恶不作。观察推官冯伉清正廉洁,不为所屈。一日,冯伉骑马外出,李益遣奴仆将冯伉从马上拖下,百般羞辱。冯伉两次上书申诉,均被邸吏藏匿。

太宗大怒,责地方官将其拘捕。诏令未到,李益从朝中得到消息藏匿起来。太宗更怒,限期追捕。三月后,从河内富豪家将其拘捕,押送御史台审理,雍熙四年(987),处斩,州人闻讯,饮酒相庆。

四月份的时候,赵光义看着赵昌言的奏折对宰相宋琪说:“爱卿,张宏作为枢密副使却没有尽到责任,没有对北伐提出自己应该提出的建议,而御史中丞赵昌言却多次上书发表自己对北伐的意见,而且这些意见朕看了,都很中肯。所以朕想把他俩的职位调换一下。”

宋琪点点头说“陛下英明,曹彬等人带领的军队军纪涣散,这种人就应该诛杀。留着这种人在军队,那我大宋子民还要牺牲很多。”

太宗升了赵昌言的官之后又在金明池设宴,令赵昌言陪侍。而以赵昌言的官职是没有资格参加皇帝举办的盛宴的,可以说这次宴会是赵光义为找出言开了先例。

赵昌言少有大志,举进士时,他由于文思敏捷而名震考场,以贡部第一的身份参加了廷试。殿上,赵光义见其谈吐不凡,气质超群,就特意注意到了他。赵光义与赵昌言聊了起来,当知其父亲赵轈曾是自己做开封府尹时手下得力干将,便对左右说:“赵轈曾任职京畿,在我生辰他一定献诗祝奉,此人又非常懂得如何教育子女,这也是很值得嘉奖的。”因此,赵昌言被置进甲科。及第后通判鄂州。回朝后拜右拾遗,职掌谏诤,入直史馆。不久,选为荆湖转运副使、迁右补阙,改知青州,入拜职方员外郎,知制诰明,并参与修撰《文苑英华》。

宋初,以供奉官、殿直、殿前承旨为三班,设点检三班公事,隶属宣徽院。太宗雍熙四年,因人员众多,又置三班院,职掌武官三班使臣的注拟、升移、稿赏等事宜。元丰改制后为吏部侍郎右选。

…………

雍熙三年,赵光义为报高粱河之辱而伐辽,亲征幽蓟。当时赵普上了手书劝谏:我看今年春天出师征讨,将要收复关外,多次听见克敌的捷报,深感痛快。但是时间消逝,转眼又到了炎夏季节,军事一天天繁忙,战争没有停息,军队疲劳而耗费钱财,实在无益。我认为陛下自从平定太原以来,闽、浙归顺,统一天下,大振英明,十年之间,传遍天下。我个人考虑奸邪谄媚的人蒙蔽陛下的聪明睿智,以致发动师出无名的战争,陷入深不可测的境地。

赵普劝谏赵光义不要北伐,又写到:臣遍读典籍,很知道些以前的事,我认为汉武帝时主父偃、徐乐、严安的上书及唐朝宰相姚崇上书唐明皇十件事,都是忠言逆耳,可以实行。希望陛下万忙之中,有幸读一读,过失并不深远,即使后悔也来得及。臣以为大发骁勇善战的雄兵,动则使用百万军队,得到的少,失去的多。又听说战争是件危险的事情,难以保证一定获胜,战争是凶器,最戒忌的是不测。

赵光义还是不听,赵普又上书:十天半月过去,时间就到了秋季,北边转入秋凉,弓弩强劲,战马肥壮,我军久困,考虑到这个时候,可能会导致错误的指挥谋划,臣刚蒙皇上宠爱驻守地方,哪里敢妄言阻止军队。希望迅速颁发诏令回师,不能轻视敌人。

赵光义不听赵普劝谏依然北伐,宋军受挫,损失惨重。他这时想起了用兵前赵普的劝谏,不禁叹息说“赵普不计个人得失,仍对国家忠心耿耿是大忠臣啊。”

赵光义对赵普又升起了好感,雍熙四年,赵普改任山南东道节度,从梁国公改封为许国公。


状态提示:第四十九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