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退守涪城之后,麾下有了六万兵马,而城外的徐庶也只有八万,因此对于守住涪城,他是一点儿也不担心。可是他心中,却一直不轻松,因为他在为他们司马家的前途着想。
河东司马家,在大汉昌盛了数百年。而司马懿从小又非常自负,父亲司马防有八个儿子,司马懿最为突出。乱世之中,正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但是司马懿时运不济,就是因为起初并没有看清楚丁伟的实力,而错选了曹操。他不甘心曹操败了之后,直接投效丁伟,因为如果是那样,他永远不可能在新汉的朝堂中居于众臣之首。更何况丁伟的麾下当时已经有了贾诩,郭嘉,后来更有庞统等重要谋士。他想先依附于吴国,做出一番事业,打出自己的威名,再做打算。但没想到吴国在孙坚死后败的太快,使他投效蜀国的时候,依旧是势单力薄,以如今的态势来看,蜀国也支撑不了几天了,蜀国一灭,天下一统,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再出一个枭雄了,那他该怎么办?
投降新汉,以新汉雄武皇帝丁伟的胸怀,必然会收留于他,而且给他官职,但是要成为核心的重臣却很不容易了,甚至于说是不可能的,因为天下太平,没有什么仗可打,也没有什么大功可立,如何能超过贾诩郭嘉等人?
这一段时间来,司马懿一直在思考,自己的路,如今越来越窄,这怪不得别人,都是自己选择的,因为他本身是一个不愿意走平坦大道的人,也不愿意平庸的过一生。选择这条艰难的道路,他从不后悔。他一定要想出一个办法,度过眼前的难关。
想到新汉雄武皇帝丁伟,司马懿心中有几分忌惮,此人的眼光太过敏锐,看问题看的非常清楚,更重要的是,他看人看得很准。这也是司马懿为什么当初没有选择丁伟的另一个原因,他从不否认他是有野心的,而这个野心,他可以在曹操面前,在孙坚面前,刘备面前都能隐藏住,但是他不能保证,在丁伟面前能不能隐藏住。在他还没有为官的时候,丁伟便传出了当时天下的四个大青年才俊,卧龙,凤雏,冢虎,幼麟,而对于自己的称号冢虎,司马懿觉得非常贴切。对于谋略来说,他更擅长的是阴谋,而不是阳谋,而若要做官,便必须要做百官之首,独揽大权,这难道不是冢虎吗?
因此上司马懿都有些不敢面对丁,怕丁伟看出他的内心。
昨天司马懿偶然得到一个消息,丁伟的次子,云南王丁晨,不但拿下了南越国,而且正在大力筹建水军,听说还要继续南征。
司马懿心中突然一亮,丁伟的两个儿子,丁浩和丁晨都非常优秀,太子丁浩的身边,曾经有陆等年轻的将领,而云南王丁伟的身边,则有赵统,张虎,太史亨等年轻一代将领,前不久蒋琬也做了交州刺史,这样丁晨的实力岂不是也非常大,难道他就不窥视皇上之位吗?
想到这里,司马懿心中有了一个模糊的轮廓,蜀国灭亡,已成定局,那自己要设法到南方去,投靠丁晨,首先帮助丁晨继续南征,开疆扩土,等具有一定的实力了,再返回来,一旦新汉雄武皇帝丁伟驾崩,那么他便可助丁晨去夺皇位,到那时又是天下大乱,只要天下乱了,便是他司马懿大展宏图的时候。而那个时候,贾诩,郭嘉,荀攸,沮授等人,恐怕早已去世,天下便可任他驰骋。
有了具体的目标和打算,司马懿显得轻松不少,正准备到城头去巡视一番,有兵士前来禀报。
“禀报大将军,新汉大军统领,要大将军城头答话!”
司马懿一听,立刻带领五百亲兵向城头而去,在他想来,城下要求搭话的人,要么是徐庶,要么是赵云,无非就是劝降,而自己既然打定主意,以后要去辅佐丁晨,那便要让徐庶和赵云看到自己的能力,更要感受到自己对蜀汉的忠心,任何时候忠臣都是受人尊重的,哪怕是敌方的中忠臣。比如蜀汉战死的那些将军,新汉的将领都收敛了他们的尸体,并厚葬,立碑。
来到城头之后,司马懿向城下一看,只见城下只有三千兵马,没有带攻城器械,显然不是来攻城的,前面有一员将领,顶盔贯甲,立马横枪。
“于禁……”看到于禁于文则,司马懿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司马懿,可认识于文则乎?”于禁看到司马懿出现在城头,厉声问道。
“我当是谁呢?原来是魏国的叛逆啊!”司马懿面带狞笑,声音显得非常冷,“为将者马革裹尸,方可千古留名,贪生怕死,投降敌国,乃为世人所唾弃,于文则,你这叛将,有何面目今日来见我?”
“哈……”于禁听了司马懿的话,哈哈大笑,“司马老贼,你是忠诚吗?你到底是魏国之臣,吴国之臣,还是蜀国之臣?在魏吴两国被灭之时,你为何没有马革裹尸啊?”
“哼!本将军……”
“司马老贼休要多说,还是让我来回答吧!”于禁打断了司马懿的话,“因为你本就是野心之徒,你们司马家效忠魏国,投效吴国,现在又逃到蜀国,终究是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你有何资格来谈忠心,你根本就不配做一个忠臣!魏国还没有灭的时候,你们司马家就已经搬到了南方,吴国还没有灭的时候,你们司马家又从豫章搬到了成都,城上蜀军的将士们,看一看,这就是你们蜀国的大将军,我还可以告诉诸位,司马懿他有狼顾之相!”
“狼顾之相?”城头上的千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