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玄幻奇幻>汉末张家记>第四章 攻关科技树

上回说到梁旭想要提高自己在东汉的生活质量,给自己列出了一些自认为比较容易实现的试验项目。

半个月后,梁旭一行人终于渡过黄河,进入了北海地界。

北海郡的太守是大名鼎鼎的让梨孔融,不过梁旭对这个酸腐的儒家传人一点都不感兴趣,所以并没有去往郡治营陵县。东莱太史慈对梁旭还有一些吸引力,不过东莱有点远,而梁旭想要实现的愿望太多,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忙,没空去追星了。所以梁旭他们在靠近黄河出海口的安乐县就停了下来。

梁旭他们在城里找了间客栈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一大早,梁旭就让梁晟外出寻找太平教的联络点,与太平教的人取得联系,并让太平教协助他们在沿海的地方寻一隐蔽的可以长期居住的落脚点。

虽然梁旭还没打算向世人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但是他也改变了此前完全置身事外的想法,他已经向张梁要来了各地太平教的联络方式。

梁晟外出不到半天时间就回来告诉梁旭事情已经办妥了,教会那边隔天就会安排人过来带他们过去。

次日,梁旭他们跟着太平教派来的向导重新上路,又走了两天的时间,终于达到了此行的终点: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渔村。

说是渔村,其实也是军营,青州黄巾军的本部就驻扎在这里。渔村也是他们带着军中的家属在这里新建的,所以连名字都没有。

因为无名渔村是太平教自己的地盘,所以张平他们在这里就恢复了他们原来的名字。只是张平给自己安排了一个新的身份,那就是张晟和张三的小师弟。严格算起来,这也不算什么新的身份,因为张平也确实是张晟他们的小师弟,只是他们之间没有这样互相称呼而已。

张平对无名渔村这样的建在大陆边缘的隐藏地点不太满意,在他的心中,海岛才是最佳的藏匿地点。

可经过对渔民的生活了解后,他发现东汉的航海技术太落后了,竟然还没有把早就发明出来的指南针运用到航海上面来,所以渔民们根本就不敢让海岸线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指南针这种航海利器,竟然只是给大户人家看风水用了。

另一方面就是船型,由于没有远航的需求,东汉的船只采用的都是讲求载重能力的平底船。而平底船吃水体积相对尖底船要小,不利于航行在风大浪大的大海上。

落后的航海技术,更是促进了张平想要对其进行改进的yù_wàng。现在张平无法把实验基地搬到外海的岛屿上,但只要他改进了船型,给船只加装指南设备,也不需要船只去到深海区,只要望不到大陆,那就意味着汉廷将难以寻到他们的踪迹。到那时候,实验基地的安全系数将几何级上升。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阅读、起点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张平一方面安排了人员试做尖底船,一方面给张梁传递信息,告诉三叔自己到了哪里,让三叔安排赵芸带人过来,他现在很缺人给自己跑腿、打杂。

由于张平脑海中那些超越时空的东西,只有他自己一个人有概念,在没有进入实验阶段以前,别人是一点忙都帮不上。张平每天不是在画图,就是找人过来开会,或是跟着老渔民到现场了解情况。弄得张平分身乏术,恨不得把自己拆散了,把散件变成分身,代替自己完成所有的事情。张平时不时就会感叹:“为什么《太平要术》不教分身术呢?”

除了了解渔民的生活情况,张平还要安排人手打听关于紫菜和海带的相关消息,还有派人给各地黄巾军首领传话,告知他们棉花果实的大致样子(张平自己想象的,主要是突出里面含有棉絮),命令各地寻找棉花。

也不枉张平这么努力,紫菜的寻找很快就有了发现,搞笑的是,紫菜的发现不是太平教那边传回来的,而是张平某天吃饭时,在自己的菜里头发现的,只不过渔民们都不知道这种他们常吃的海藻就叫做紫菜。由于不是人工种植,采摘难度大,采摘量少,渔民自己就把紫菜内部消化了,并没有流传出去。那天张平吃的紫菜,就是渔民家中的干品存货。

现在紫菜是找到了,但是海带还不见踪影。难道海带和这个紫菜一样,也被别的地方的渔民内部消化了,所以没有流传出来?还是说海带不是中华的本土产物,是从韩日那边流传过来的?想到后世韩国人生日必喝海带汤,日本人从他们的传统食物海带豆腐汤中提炼出了味精,张平觉得自己后面一种猜测也不无可能。

既然已经发现了紫菜,张平就开始着手让人按照他的设计图开始制作种植紫菜的器具。那是张平在前世看过的电视节目中学的,只是种植的器具容易模仿,但张平对种植技术是一窍不通,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是一步了。他干脆一拿到种植器具,就把第一批少量的紫菜绑在上面,让渔民把它固定在了海里。

另一边,第一艘尖底渔船也造出来了。但由于是隆冬时节,暂时没办法下海试船。

张平除了忙着向海洋寻求粮食的工作,他还试制了他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鸡精。

前一世,张平也经常拍脑袋做过不少黑暗料理。按照他自己的说法,首先是要了解食材本身的特性。

而鸡精的本质是什么呢?是鸡里面的水溶性蛋白中的谷氨酸、鸟苷酸、核苷酸,这些蛋白质带给了人们鲜的味道。所以张平想到的第


状态提示:第四章 攻关科技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