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仙侠修真>借天改明>第七百七十九章 翘首以盼

钟进卫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想了半天也没想出特别好的办法。就只好坐直了身子,同时睁开眼睛对曹文诏道:“实行粮食配给制,沈阳城内所有人每天的口粮都定量统一分配。至于建虏,饿不死就成了。”

“是,侯爷。”曹文诏答应一声,但仍看着中兴侯。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只能暂时缓解一下危机而已。

见曹文诏的样子,钟进卫知道他还在期待自己有更好的办法,就对他说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等各路大军返回,辽东战事真正结束,凯旋回京后解决这个问题。”

他见曹文诏想说话的样子,就先一步又说道:“我在捷报中已经提及过需要运一批粮食物资过来,多少应该会有一些的。这样,我再给山海关孙大人也写一封信,让他那边也支援一点粮食过来。”

这么几个手段用出来,也是目前状况下的极致了。曹文诏有点佩服得点点头,便出去做事了。

再说皮岛,自从大军出征之后,东江镇总兵陈继盛每天都会去码头逛一圈。有的时候,虽然他知道就算一切顺利,也不可能这么早就有消息返回。但他还是会去码头,反正不去码头,他就睡不好觉。

虽然皮岛上的军队大部分都已被中丞带走了,按理来说会比较冷清,但实际上却不是如此。

码头上经常有朝鲜船只靠近,然后将他们的特产卖给岛上的明军伤残商会。

这个商会是由张献忠牵头组织的,因为其本身就是战斗英雄,又是登莱巡抚的标营亲信,再加上他那四个干儿子,牵扯上中兴侯的关系,因此,没有任何人会找这个商会的麻烦。

皮岛上和朝鲜人的贸易,在这个商会的带动下,颇为红火。朝鲜国内的经济一塌糊涂,导致其本国通货膨胀。因此,不管朝鲜百姓,还是其官员,都喜欢上了大明九思宝钞这种硬通货。

通过和商会的贸易,获得大明九思宝钞,再流通到朝鲜国内去,这种货币的流通趋势正在慢慢地扩散中。

朝鲜的特产,特别是高丽人参之类的高级滋补品,在大明京师颇为受欢迎。张献忠定的价格又实惠,常常刚进过去就被销售一空。因此,他这段时间回来了皮岛上,准备多收购一些去京师。

这日,他正和一些朝鲜商人在码头做买卖,忽然看到陈继盛又溜达到码头来了。刚好交易完成了一笔,张献忠就笑着和陈继盛打招呼道:“陈大帅,又来散步了啊!”

对于张献忠,陈继盛可不敢拿架子,他笑着回道:“是啊,消消食么!怎么样,生意还好?”

“也还可以,军中退下来的同袍又加进来一批,大家的生活改善了不少。”张献忠说着,脸上露出了颇为自豪的神情。

说起来,陈继盛也是蛮佩服张献忠的。按理来说,张献忠历次立功的奖赏,就够他养老了。更何况他收的四个义子,都不是一般人物,更是中兴侯的干侄儿。有这个关系在,张献忠的生活会更好一层。

但张献忠却没有在家闲着,和军中伤残同袍一起搞起了这个商会。最终还做得红红火火,以致不少军中伤残士卒还成了家中的顶梁柱。这种情况在以前,可是没有过的。

张献忠和陈继盛闲扯了几句之后,就对他说道:“大帅,您说这辽东战事会打到何种程度?”

他虽然已残废,可一颗心却也牵挂着辽东战场的局势。甚至可以说,他比陈继盛更为关心。

因为一是他为之战斗和为之改变了后半生的对虏战事,到底会有个什么样的结果,他很关心;

二是他的四个干儿子都参加了这次战事,还有他的那些老乡,他的恩主登莱巡抚卢象升和中兴侯,这些因素使得他份外的挂念。

但因为他从军中退下来,对这战事的详细情况就不甚了解,因此才问陈继盛。

陈继盛听了,心中还是有点担心的,否则也不会每天都来码头溜达。但他在表面却还是笑着对张献忠道:“这场战事,赢是一定的。但至于会赢到什么程度,这个还真不好说。毕竟建虏都是有腿的,打不赢跑了也是容易的。”

对于这点,张献忠也同意。他和陈继盛都是多次和建虏交手过,深知建虏不能小觑。虽然建虏现在对上明军,十有九败,可其强军的底蕴还是有的。战场上的事,不到最后一刻还真没有百分之百的事情。

张献忠想了下,问陈继盛道:“大帅以为现在登莱军打下凤凰城没有?”

陈继盛一听,根据正常的战事进度估计了下,然后对张献忠道:“估计刚打下凤凰城,正往沈阳进发。”

张献忠想想,正想附和时,却发现海面上有一艏船正飞速往码头驶来。

他眼力好,又是军中出身,一下就看出是传令用的快船。

“大帅,快看,好像有消息返回了。”张献忠连忙用手指着陈继盛的背面,有点惊喜地道。

陈继盛一听,“霍”地一下转过身子,往码头方向望去。

果然是传令快船,他看得分明,便马上撇下张献忠,快步往码头上走去。

张献忠一颗心也记挂着辽东战事,当即紧跟在陈继盛身后而去。

刚才听他们两人交谈的路人,都不由得把这消息八卦了开来。这个消息其实是岛上每个人都关注的,因此消息传开的速度非常快。传令船还没靠岸,码头上已经围了一堆人,带着忐忑的心情注视着那传令船的到来。

当陈继盛看清传令兵脸上的笑


状态提示:第七百七十九章 翘首以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