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网络游戏>唐朝那些事儿>第72章【大梁帝国】
光远入朝,当面上奏桑维翰专横擅权,石敬瑭再度容忍,派桑维翰出镇相州,让杨光远担任西京留守,兼镇河阳,顺便罢免了他的兵权。

杨光远从此怨恨在胸,深藏异心,多次送珍藏宝玩奉给耶律德光。诉说自己的冤屈,又私自收养家兵一千于人,扰乱刑法,违反禁令。河、洛之间的百姓,深受其难。

当时范延光辞官退休,用车子装着妓妾财宝,住到河阳,杨光远贪图他的珍宝奇货。又担心他以后向子孙后代的发难,便上奏说范延光不在汴、洛安家,而居住到外邑,不南奔淮夷,则会北逃契丹,应该及早铲除。

石敬瑭因赐丹书铁券给范延光,答应不治他死罪,所以迟迟未决。杨光远便派儿子杨承勋率军队包围了范延光的宅第,逼着让他自杀。范延光愤愤地说:“天子在上,岂能如此!”

杨光远派使臣向石敬瑭请求把范延光移居到洛阳。走到河桥时,便把范延光抛入急流中淹死了,然后又上奏说范延光自己投河而死,石敬瑭为了安抚她,也就装聋作哑,视而不见,不久,又任命他为平卢军节度使,封为东平王。

杨光远请求和他的长子一同前行,朝廷又任命杨承勋为莱州防御使。等到前去上任时。仆从妓妾达到一千多骑,浩浩荡荡,满载于道。石重贵即位后,册拜他为太师。封寿王。

石敬瑭在世时,曾借给杨光远三百匹战马,这时景延广借着石重贵的诏命向他索债。

中国有句古话叫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此话虽然不假,但市井之中还有句名言叫:欠钱的都是爷爷。借钱的都是孙子。

债务人杨光远收到催债通知书后,勃然大怒,不禁发怒道:“这是怀疑我啊!”,于是暗中通知儿子单州刺史杨承祚,不久,杨承祚声称母亲有病,夜间夺门奔向青州。

朝延见杨光远要反,钱也不要了,赶忙派使者赐杨光远玉带御马,好言安抚,装的真的跟孙子似的。

杨光远从此更加骄纵,暗中联系契丹,说晋主辜负恩德,违背盟约,境内饥荒严重,国家人民困乏穷竭,此时攻打,一定可以夺取晋室天下;赵延寿也想借机成事,也赶过来火上浇油,多次上言南征。

耶律德光对中原垂涎已久,于是聚集山后和卢龙的兵众共五万人,让赵延寿统领,委任他经略中原,并对他说:“如果能夺得中原,定当立你当皇帝。”

又指着赵延寿对晋国的人说:“这就是你们的皇帝。”

公元944年正月,耶律德光率马步军五万南下攻晋,杨光远也公然造反,在青州一带起事呼应,从侧翼声援契丹。

契丹军由于占有了燕云十六州之利,铁骑雄师,居高临下,进攻中原,如履平地。

当年石敬瑭割让战略险隘以求一时之快,到如今终于搬起了石头,砸到了石重贵的脚上。

契丹军攻打贝州(今河北清河),守城的是大同军节度使吴峦,吴峦跟耶律德光也是战场上的老相识了。后唐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春,契丹回师路过云中,大同军节度使沙彦出城迎见,被契丹扣留。

当时还是云中判官的吴峦对将士说:‘我们本是礼义之邦,怎能向这些夷狄称臣呢?‘大家听后纷纷响应,推其代行州事。于是吴峦下令闭门拒城,不受石敬瑭割地之命。

耶律德光得知后大怒,率兵将云州团团围住。吴峦动员全城军民,整修兵器,日夜守城,契丹围城7日而不能入。

石敬瑭致书契丹,请其撤军,契丹方解围而去。契丹撤军后,石敬瑭召吴峦回京,授武宁节度副使,再迁右谏议大夫,复州防御使。石重贵即位后,与契丹绝盟。

因为贝州是水陆要冲,便大量聚集粮草,以备战事,并命王令温为永清军节度使,驻守贝州。王令温手下有一名牙将叫邵珂,骄悍难制,王令温不堪忍受,便削了他的职。

邵珂心怀怨恨,暗中派人跑到契丹说:“贝州粮食多而兵力弱,容易攻取。”

刚好这个时候王令温入朝,朝廷便任用吴峦暂时主持州务,吴峦刚到贝州,就赶上契丹兴兵来犯,他是个书生,又初来乍到,无兵无将,这时邵珂毛遂自荐,声言以死效力,吴峦饥不择食,便让他领兵把守南门,自己把守东门。

耶律德光传令攻城,吴峦全力抵抗,投薪火于夹城中,焚烧契丹攻具殆尽。正激战中,邵珂开南门引契丹兵而入,吴峦见城中已乱,即乘马回公馆,投井而死,贝州遂破。

贝州一破,契丹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不久,雁门关告急。

石重贵连忙派使臣带着书信送给契丹,但此时契丹大军已经入驻邺都,使臣不得通过只能怏怏而归。

不久,契丹军继续南下,入犯太原,石重贵再次遣翻译孟守忠给契丹送信,要求恢复旧好,耶律德光复信说:“已经形成的局势,不能改变了。”

话不投机,多说无益,石重贵只得派刘知远与白承福出兵迎击。二十八日,太原奏报:在忻州秀容大败契丹伟王,斩获敌人首级三千,契丹兵从鸦鸣谷逃遁。太原大捷打破了契丹军“战无不胜”的神话,由此,晋军士气大振。

此时,博州刺史周儒向契丹军麻答部献城,又引导契丹军从马家口渡过黄河,以求跟杨光远合兵一处。

二月初二,石重贵派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义成节度使李守贞、神武统


状态提示:第72章【大梁帝国】--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