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玄幻奇幻>古国物语>第八单元第二百七十五节
人一头,永远主宰一切。像作者这样在生活中的失败者,对于这样的女性只想敬而远之,永远不知道上流社会男性的口味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在上流社会的男性,你好好的对他,他没什么反应,你抽他一嘴巴,他就会更加爱你,这不是夸张,这些人平日里作威作福、幺五喝六惯了,那种控制别人的感觉不能让他兴奋,如果有女人给他一记耳光,他整个人就能兴奋起来。曾经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女性,她非常年轻,非常少将。后来她翻船了,原因很简单,她作出了新境界。她跟了一个年过半百的中年男子,这里面当然没有爱情什么事,所以她才不会对方的感受,又是要房子又是要汽车。

那位可怜的男士几乎要破产了,所知奉劝诸位男士,遇到年轻漂亮的女性,看一看也就可以了,特别名贵的花不好养活,弄不好要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搭进去。要懂得知足常乐,忙的时候你就专心去工作,闲暇时间就去听相声,如果感觉自己实在浮躁,就去庙里跟和尚聊一聊。如今这个年月,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公里色彩。这其实也没什么可指责的,就算是庙里的和尚,那也是人,也要过日子,过日子就要提到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就要赚钱。印度的僧人不事生产,他们传播信仰,靠信众的供奉过日子。在佛教最早的戒律里面就规定,和尚是不许积蓄财物的,释迦牟尼圆寂之后,随着佛教的不断传播,他拿到的供奉越来越多,他不仅开始积蓄财物,而且积蓄了一般人家不能想象的巨大财富。

其实研究释迦牟尼的经历,在这个问题上似乎他的态度是自相矛盾的,按照戒律僧人不许积蓄财物,这是非常明确的。可当时有国王建造非常豪华的精舍安置他,他也接受了,不仅接受,反而非常的开心。但是这个时候精舍的产权并不属于佛陀本人,它仍旧是属于国王的,如果佛陀要离开,他不可以把精舍里面的东西带走。到了阿育王的时代就不同了,他疯狂的给庙施舍财物,请注意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固定的庙宇,比方说国王建了精舍让他居住,他如果离开了,作为精舍的功能也就消失了。如果国王自己住进去,那就是一处行宫,如果赐给某位王公大臣,那就成了一座府邸。阿育王的时代,国王花钱造了大量的浮屠,寺庙,僧人有了固定的居所,而且规模宏大、金碧辉煌。

走一步电视剧叫《如懿传》,里面太后训诫皇后的时候说:“菩萨要是不塑金身,你还拜吗?”这简直太荒谬了,如果塑了金身的菩萨你就不拜,那么见了真的菩萨你拜还是不拜,真正的菩萨可没有什么金身。那个老太婆完全实在胡言乱语,对佛教一窍不通还敢训诫别人?菩萨是不是金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人阵持戒,能不能真正的奉行释迦牟尼的教诲,如果你行为上不能严格持戒,思想上没有释迦牟尼的影子,别说是给菩萨塑金身,就是把一座金山献给菩萨也是没有用的。你什么时候见过菩萨吃饭,什么时候见过菩萨喝水,他根本不能花你的钱,你只要足够虔诚就可以了。可能在很早的时候,你向心仪的女人表明自己的诚意,你得给她送一个钻戒,送一套房,一辆车,你只要把自己的半条命送出去了,或许对方就看到了你的诚意。

作者曾经反复说过,男人爱女人,女人爱自己。人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处理自己与信仰的关系,有的人信佛,如何向表示诚意呢?就把家里最值钱的东西献给庙里的和尚,在中国还有更夸张的,家里有孩子参加高考,就去庙里许愿,如果愿望实现了,就去庙里还愿,还愿是要花钱的。菩萨能不能跟你做这样的生意呢?佛经里早就说的很清楚了,你的孩子能不能在考场得意,不取决于菩萨,而取决于他自己,你中下了考场得意的因,自然会有一个令你感到满意的结果。释迦牟尼不会保佑你完成什么事,他只是揭示一些客观的规律,你按照他设计的方法修行,就可以解脱。如何表达自己对信仰的虔诚?不是花钱,而是自律,如果你的行为符合作为一个三宝弟子的标准,你就很好的表达了自己的虔诚。

仪狄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干预那一对伉俪,今日启总是显得精神不振,而且脸色越来越憔悴,大禹王是何等样人,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端地,他没有说什么,私底下派人去把这件事调查了一清二楚。且说仪狄离开之后,家里的悍妇反而越来越感到不安起来,因为她在家里养了大量的男宠,过着无比逍遥的日子。她想那个男人耳光就抽那个男人的耳光,更有意思的是当地很多有头有脸的男士送上门了找抽,她非常爽快的满足了那些人。大禹王派人给她透露消息,说仪狄在阳城积累了巨额财富,家里养着美姬无数,过着无比痛快的其日子。这悍妇一听这个就火冒三丈,立刻启程,风风火火来到阳城,听说他住在远郊,她一脸狐疑的来到仪狄的新家。

一眼就看到了新妻,她长的很体面,眼角眉梢都透着那么温柔,不禁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扑上去一下就给她的脸上划了两条血道子,新妻虽然自己的格斗技术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可她的伙计们个个都对她爱的玩命,看到有人这么对待自己的女神,他们立刻扑过来与那悍妇打在一起。虽然那悍妇是以寡击众,却不论下风,情急之下,仪狄夺路而逃,看到仪狄跑了那悍妇放下伙计们,大步追了上去,处


状态提示:第八单元第二百七十五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