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大逆转1906>第724章 核平时代(下)
滥炸,东非空军用完了几乎全部的炸弹库存,摧毁了大部分的城市,杀伤了近百万的联军与更多之前逃到这里的非洲难民。

而日本也不肯示弱,同样利用他们在空中的优势,对美国西非三州和南非进行狂轰滥炸。

这种事情一旦起头,就很难停下了。

仅仅六月与七月两个月,日本方面在美军原子弹的攻击,后续军队打击以及轰炸下就伤亡了5o万军民。德国伤亡了4o多万。而联军更惨,军人伤亡达25o万(其中美军达2oo万),被俘3o万(美军超过2o万),各地平民则伤亡4oo万人。

仅只是两个月的大规模杀伤武器使用,就让美军伤亡了相当于过去几年内大战的总伤亡数字。简单来说,美国在两个月之内,一下子补上了以往没受到的伤亡,现在美国的人力损失数目与其人口的比例已经和德国与日本相当了。至此所有人,包含美国、英国、日本、德国与观战的法苏等国都充分了解了大规模杀伤武器的威力与效果。

仙人掌同学收到消息后,气得浑身发抖,说不出话来。2个月就伤亡了2oo多万子弟兵,还有2o万被俘,他知道自己已经与下一届总统彻底无缘了。随后,他就化悲愤为暴怒,宣传要彻底毁掉德国和日本。

随后,加纳在在一份轰炸目标名单中,恶狠狠地圈了最上面的名字——西京和柏林。

8月12日,24架b-22(相当于b-36)从美国本土起飞,在沿途3oo多架战斗机护航下,直接飞到了英国和纳米比亚。

8月14日深夜,两批搭载了原子弹的轰炸机群直飞西京和柏林,准备对两个帝国的首都进行核打击。他们特别选择在夜间进入,这样德日战斗机就很难拦截轰炸机了。

因为已经有了先例,德日的城市早就已经实行了灯火管制,但这对使用雷达投弹瞄准器的b-22毫无影响。但是这一次他们的行动还是失败了。他们低估了德日的防空火力。

还没进入德日两国国境,这些轰炸机群就遭到了密密麻麻的夜间战斗机和截击机。德日的航空兵都是有经验的老鸟,他们只分出少部分飞机去缠住美国的护航战斗机,其余大多数飞机却去围攻美国的轰炸机。

6架搭载原子弹的轰炸机都被击落了。嗯,不过也不算完全失败,两个机群的6枚原子弹还是爆炸了两枚。

德国这边是轰炸机机组在慌忙之下,误以为是到了德国境内,于是就按照预案,随便投了下去。但是这里却不是德国,而是倒霉的荷兰。于是大荷兰躺着中枪了,这颗原子弹掉在了荷德边境的阿纳姆。将这个城市毁掉了大半,造成了四万多人的死伤。

这下子荷兰不干了,于是在小胡子的外交争取下,他们也加入了同盟国,向英美宣战。

而在日本爆炸的那颗,则是掉在博兹瓦纳的荒漠上,让日本人虚惊一场,吓出了一声冷汗。另外四颗原子弹,则被德日从飞机残骸里找到了,当然都摔坏了,不能用。但是原料却是可以利用的。

看到美国佬居然那么丧心病狂,准备对自己的本土城市种蘑菇,德日两国都气坏了。于是他们也进行了对等报复。德日马上就把紧急生产的原子弹用于攻击美国和英国的本土城市。

在原时空的历史上,美苏冷战时的核威慑理论是到8o年代才成熟,究其根本原因,不在于核武器本身,而在于双方都拥有足够数量的核武器。简单来说,当双方都有成百上千颗核武器,那么考虑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就有机会结束战争或阻止战争爆发。但是当早就处于交战中的双方都只有几颗乃至于十几颗几十颗核武器,并且只能以个把月一颗的速度生产囤积,那么双方的唯一想法就是尽快生产原子弹,并将其扔到敌人头上去,以迫使敌人投降,或者至少是使其同意停战。

别的不说,原时空的冷战高峰时期,美国在面对苏联具有绝对数量优势的装甲洪流时,其标准计划就是,在一开战就大规模使用核地雷、核炮弹等战术核武器,以此来削减乃至于阻止俄军装甲部队的冲力。而俄军也发展了大量用以轰炸北约空军与防空基地的短程战术核子导弹用来辅助突破。

而原子武器的破坏力与杀伤力,那不是问题。无论是原时空还是本位面,一战中的交战双方都大规模使用毒气,前后持续了数年之久,导致了几百万人的直接伤亡,以及一倍以上数量的军队得了毒气恐惧症与士气影响,也没有因此而让战争结束。在二战中,苏联光军人就阵亡了超过一千万,还要加二千万的平民,德国则是阵亡55o万军人与近2oo万平民,也没有因此而投降。

即使是撑到最后才投降的日本,也不是因为挨了原子弹。原子弹对日本造成的伤亡只有零头而已,封锁带来的饥饿,持续一年多的燃烧弹轰炸,以及苏联参战等才是主要的影响。

至于原子弹的大规模杀伤力导致的人道问题,这从来就不在各国政府的考虑之内。不要说原时空美英与德国都用大量轰炸机与燃烧弹攻击城市,造成数以百万计的平民伤亡。在本位面他们也同样这样干过了。至今为止英国本土遭到轰炸造成的平民伤亡已经超过6oo万了,美国也有超过4oo万的平民伤亡,而即使是防备严密的德国,至今也在“自由世界”的大规模轰炸下累积了超过2oo万的平民伤亡。即使是最后挨炸的日本,现在也有4o万平民的伤亡。

状态提示:第724章 核平时代(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