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做过一番统计,县里每年光送礼的苹果就有十几万究竟是十几万斤还是十几万箱有待落实本县原有的文化遗产得不到重视和发展,土生土长的文化人才无人问津,却出高价聘请来一大群根本不懂苹果的文人退休干部著书立说,为苹果文化贴金不能不使人怀疑领导大肆渲染苹果文化的真实目的,这个文化符号用得恰到好处,得到了几乎所有上级领导的肯定和鼓励,成为主要领导晋升的阶梯
笔者不禁要问全中国两千多个县,差不多每一个县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为什么其它县的领导不化核桃文化梨文化杏文化桃文化以及其它多得数不清的特色文化假如所有的县级单位都在北京建立一个什么特色文化研究协会,需要多少人力财力文化本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命题,如果把所有的产业都以文化命名,是不是有太俗
三缅怀和思考
历史上,洛川曾经是一个多民族集聚的地方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成就了独具风格的黄土文化铿锵有力的蹩鼓奏响了先辈们征服大自然的号角,老奶奶剪刀下的窗花彰显了高原民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父辈们粗犷的嗓门吼出来的秧歌调子演绎着黄土地的变迁,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礼仪习俗凝聚了少数民族和汉民族共同的智慧笔者认为,黄土文化才是高原民族的真谛,苹果文化应当归属于黄土文化的范畴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那些为洛川苹果的发展凝聚了心血的先辈们一个个在我的大脑里显现,使我不得不书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原国民党付师长屈伸出身于洛川县城内一户殷实人家,早年出外求学,一生忧国忧民,曾经利用家探亲的机会访贫问苦,大骂当年洛川驻军集二师长“草菅人命”,其父屈老先生为此被集二师长打死在裢褡沟正是这位仁人志士指示其亲属李安把苹果树引进洛川
解放初期洛川隶属原黄龙行署,黄龙行署专员郭景龙打听得洛川出了一个能人李安,培植出了苹果树时,亲自骑上毛驴拜访李安,跟李安促膝而谈,探讨黄土高原发展农业的路子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原县委书记王安民参观城关园林场,吃一个苹果都要亲自掏钱果树专家郑彦勇在洛川工作二十年,差不多每一个果园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洛川苹果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还有“果痴”安金海“泥腿子”干部史连让,他们的事迹家喻户晓,在洛川广为流传正是由于这些领导干部和群众的不懈努力,洛川苹果才有了今天的规模事实上,哪一任干部在洛川表现怎样,每个老百姓的心里都有一本账,有人把自己的名字刻在洛川人的心上,有人却很被洛川人遗忘
我六十二岁了,已经退休,生活稳定,无后顾之忧整天逛公园带孙子才是自己的正经营生,大可不必去忧国忧民,乱发议论有人说凡是遇事爱较真的人一辈子都活得很累我相信我就是吃了爱较真的亏但是我无悔,我有自己做人的原则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社会出现了一种怪现象,遇到想不通的问题私下议论的多了,公开质疑的少了许多领导被一群言听计从者簇拥着,几乎听不到任何批评意见,甚至也没有发表批评意见的场合大家互相吹捧,一团和气,想尽千方百计投机钻营,在一个单位干几年得不到提拔便有了怨气有些领导是别出心裁,搞一些有名无实的花架子工程,欺世盗名,谋取所谓的“政绩”,比如苹果文化
早在春秋时期我们的先祖就提倡百家争鸣历史学家把“文死谏武死战”注列为忠臣良将的道德范畴**总理在记者会上说过中国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我认为,领导干部应该能上能下,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当把领导必须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列入其中,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此文作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