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三绝老人大弟子苗仁龙与金面佛苗人凤虽各自出生在不同的时代,但当我将他们同时放入龙江世界之后,以三人同样冷傲孤僻却又古道热肠的性格,很难让人怀疑他们不是兄弟。宁不凡与宁中则同样是这样的一对,虽说武学成就相差悬殊,但那隐忍中又带着倔强的坚持的性子却又仿佛是从同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不过这些对我而言都已经无所谓了,能够与“常胜八百战”的宁不凡一同领悟鹤舞七星步本身就是一大幸事。更何况江湖上又将有一名绝世剑客即将横空出世,一个能让“九州剑王”方子敬弃剑悟刀,打得昆仑剑王卓凌召抱头鼠窜的宁不凡,单是想想都会让人激动不已!

第三十二章南下

离开华山之后我便迫不及待地南下赶往武当山。张三丰老神仙绝对是个值得一见的高人,相信从他那里我应该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武当山地处大巴山东段,又名太和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武当派作为一个江湖门派,是从张三丰开始,但作为道家门派却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在中国道教史中有着突出影响的一些真人高道都曾在武当山修炼过。春秋的尹喜;汉朝的马明生,阴长生;晋朝的谢允;唐朝的吕洞宾;宋代初年的陈抟;明朝的张三丰等等。《三侠五义》中的白眉大侠徐良就曾经担任过武当派的掌门——当然了,这里的武当派是指道教门派,而不是江湖门派。

武当道派与华山道派均是全真教的分支,主张的是三教合一的思想。《三侠五义》中的“肩担日月斜昆仑”陈仓和尚当年在山西万里白树林建立三教堂(注①)时,就曾邀请正在武当修道的“翻掌震西天”方天化与俗家高手“铁掌霹雳子”詹明奇二人坐镇三教堂传道。张老神仙则是少林出身,对于佛家典籍与儒家思想同样涉猎颇深,因此也十分推崇三教合一的思想。在修行方法上全真教注重内丹修炼,反对天师道所提倡的符箓与黄白之术,以修真养性为正道,以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为宗。

赶到武当山时天色已晚,舒服地躺在离武当大厅不远的一株参天古树上休息,忽然被一阵细微的脚步声惊醒。来人内功修为颇高,只是似乎有心事才会发出如此明显的声音。此人来到大厅外忽然站住,犹豫了一下,竟然停在大厅石柱后。我这才注意到原来大厅中早有一人,只见那人身长背厚,步履凝重,却不知是谁,竟能进入我的感知领域而不被发现。莫非是张三丰老神仙?仔细算来,应该也只有达到他老人家那种天人合一的修为才会让我不及察觉了。

只见那人在厅中来回走了一阵,忽然伸出右手在空中一笔一划的写起字来。我一边调动精神力去感应他手指的笔划走向,一边轻轻挥动手指在大腿上跟着临摹,发现他写的是“丧乱”两字。那人连写了几遍,跟着又写“荼毒”两字。我的书法造诣虽说不高,却也能从厅中之人一笔一划之中感到强烈的抑郁悲愤之气。那厅中之人又将“荼毒”二字写了几遍,长长叹了口气,缓缓踱至中庭,沉吟了半晌,再度伸出手指写起字来。

这一次写的字体和之前所书完全不同。我的精神力顺着他手指的走势感知过去,发现第一字是“武”,第二个是“林”字,一路写下来,正是:“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这样看来我应该是碰到了张老神仙自创倚天屠龙笔法的剧情,那么藏身于石柱之后的应该就是五侠张翠山了!

张三丰将那二十四个字翻来覆去地写了一遍又一遍。一开始还能看出是行草隶篆体,只不过笔划越拉越长,手势也越来越慢,再到后来就已经不再拘泥于字型架构,一笔一划纵横开阖,一趟趟书写下来宛如施展拳脚一般。倚天屠龙笔法可以说是张三丰体悟太极十三式的过程中所创的高级武学,二十四个字中每一字均包含数招,每一招又含有数种变化。其中“龍(龙)”字和“鋒(锋)”字笔划极多,演化出来的招式却不觉有多么繁杂;“刀”字和“下”字笔划虽少,演化出的招式亦不见如何简陋。整套笔法挥洒之间宛如苍山雪舞,时而灵动俊逸,时而沉厚凝重,时而凌厉险劲,时而雄浑刚健。

唉,不愧是神仙级的人物,一套倚天屠龙笔法看得我目眩神驰,小脑瓜飞速旋转用心记忆起来。这套笔法的二十四个字中共有两个“不”字与两个“天”字,但就像王羲之《兰亭序》中的那二十一个各具不同的体态与美感的“之”字一般,这两个“不”字与两个“天”字写出来亦是形同意不同,气劲招式变化之妙使人叹为观止。过去修为不精,不能深切体会到中华武学的博大精深之处。近年来天星心法因为破而后立导致武学大进,这一晚可谓收获不小。张三丰将这一套笔法一遍又一遍的反复演化,足足打了两个多时辰。待到月涌中天,只见他长啸一声,右掌直划下来,正是“锋”字的最后一笔。就在我还沉浸在那一竖中的十余处顿笔时,张三丰已然静立收功,仰天遥望。

“翠山,这一路书法如何?”张老神仙召唤藏身石柱后的张翠山,却也将我一并唤醒。现在可不是得意忘形的时候,万一被人家发觉,那可是偷学他人功夫的罪名。等我定下心神,张翠山已然从石柱后现出身形走到厅口,一边朝张三丰施礼一边说道


状态提示:0294--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