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买宋>第二百六十七章 诗酒财气大词人
两首词写得确实是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除范仲淹之外,还有大名鼎鼎的欧阳修。

要知道欧阳修4岁丧父,寡母教他读书写字。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学习用品,妈妈就在地上用芦苇教他写字。

二十岁后,欧阳修考取进士第一名。

庆历三年(1043年),有志于改革的宋仁宗皇帝,任用一些天下名士担任谏官,欧阳修就属于其中的名士之一,当上了谏官。他非常支持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新政失败后,他几次受到株连,被贬官。

当有人说他和范仲淹等人是“朋党”时,他毫无畏惧,并在“朋党论”一文中,义正严辞地指出:朋党自古就有,分君子的朋党和小人的朋党。

小人为私利而结党,无利则朋党散,所以也可以说小人无朋党。而君子之间,坚守的是道义,奉行的是忠信,爱惜的是名节。

只有君子之间,才能同道相协。为了治理国家,能同心共济,始终如一。所

以说只有君子,才有朋党。作为国君,只有贬退小人的假朋党,重用君子的真朋党,天下才能太平。

欧阳修的“朋党论”,见解深刻而切中要害,虽然遭到许多人的忌恨,但皇帝却奖励他敢于直言,当面赐给他五品官服,并对身边的侍臣说:“像欧阳修这样的人,到那里寻得到。”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他在北宋文学革新运动中,做出卓越贡献,成为北宋中期文坛上的领袖。

又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的散文、诗、词、史传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时,写了一篇著名的散文,叫《醉翁亭记》,作者通过对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和乐的社会风俗的描写,表现了自己治滁的政绩,抒发了与民同饮,与民同乐的理想。

文章写的技巧很高,如行云流水,铿锵有声。

全文连用21个“也”字,把当时的情景,活灵活现在读者眼前。文章的第一段,写“醉翁亭”的来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这一段是说,由于醉翁亭周围山也美,水也美,所以太守与客来此饮酒,饮少辄醉,不是因为酒醉,而是因为山水之美而陶醉。

欣赏山水的乐趣,只能心领神会,喝酒只是一种寄托而已。

这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成语,生活中经常使用。

第二段写出山间朝暮和四时之景的变化。

第三段重点描写“醉翁亭”中饮酒之乐: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虽然没有管弦乐器,虽然都是就近钓的鱼,就近拔的野菜,酒也是用就近的酿泉水酿成的。

这样的野餐野味,别有风趣。

众宾有下棋的,有投壶的,有坐的,有站的,众宾欢乐,太守颓然醉乎期间。

写出了国泰民安,祥和的社会风俗。

此文写法错综有致,气势磅礴,行文流畅,音调和谐,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欧阳修不仅散文写得好,他的诗词也写得好。

欧阳修喜欢饮酒,自称醉翁。他乘船饮酒游西湖,其中一首《采桑子》词:

画船载酒西湖好~

急管繁弦~

玉盏催传~

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船下~

空水澄鲜~

俯仰留连~

疑是湖中别有天。

乘坐彩绘的游船,听着急管繁弦演奏的音乐,朋友之间行令饮酒,玉盏催传,一醉方休。

就是喝醉了,在波平如镜的湖面上,任船漂游,任君醉眠。

下面写醉后观湖之乐。船在水上游,云在船下飘,“疑是湖中别有天”,把情和境写活了,使人如临其中。

欧阳修的另一首《采桑子》:

十年前是尊前客~

月白风清~

忧患凋零~

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

试把金觥。

旧曲重听~

犹是当年醉里声。

这首词是欧阳修退休后所作,是一首激烈的感慨之作。

十几年前,欧阳修任滁州太守,写出《醉翁亭记》,徜徉山水之间日子过得像月白风清,很惬意,仕途也很顺利。

但转瞬间十几年的光阴已经过去,光阴之快叫人吃惊~老来多病,好友相继过世,政治上受诬陷,遭贬斥,忧患凋零,今非昔比。

下篇说自己的容颜,虽然鬓发已苍白,但心不老,心像十几年前一样,这也是老年人的普遍规律,人老心不老。

手把酒杯,重听旧曲,人虽衰老,把酒独酌,情何以堪~

欧阳修善于写一些即景抒情的小词,用清丽自然的语言,描写生动优美的风景,借酒抒发委婉深沉的感慨。

如欧阳修的《浣溪沙》词:

堤上游人逐画船~


状态提示:第二百六十七章 诗酒财气大词人--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