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晚上,赵顺儿和几个新进宫的妃嫔,都在御花园待到很晚。一直到交子时宫人们纷纷向她们磕头拜年,才回了寝殿休息。
大年初一皇上一早就要接受百官朝拜,皇上皇后还要祭天祭祖。但后宫的嫔妃却不用做什么,一直到近午时才要去向皇后娘娘拜年,再在皇后的带领下,向皇上拜年。最后如果太后肯接见的话,再向太后娘娘拜年。
午膳也是会在交泰殿吃宴席,一通朝拜下来,肯定没法准时开宴,所以早膳要多吃点。
赵顺儿今天难得的起晚了,不用寅时就起向皇后娘娘请安,真是再幸福不过了。尤其大冬天的,可以在暖暖的被窝中赖一会儿,更是又舒服又惬意。
赵顺儿一直到近辰时才起,但宫人们就没那么好命了。侧殿外头早早就有许多小宫人在扫雪,昨日晚上下了一场雪,地上积了厚厚一层,路都看不见了。赵顺儿起身,就看到秦嬷嬷也已经把早膳提回来了,正放在碳盆上温着。彩菊和秋霜更是早早的就起了,看见赵顺儿醒了,秋霜过来服侍赵顺梳洗,彩菊则开始摆早膳。
早膳的许多菜看着都像是昨日年宴上剩的,但有鱼有肉的,秦嬷嬷也就没计较,赵顺儿也觉得挺丰盛的,看起来不错。
彩菊一边摆着早膳,一边对赵顺儿道:「主子,太后娘娘昨儿没去年宴,但今儿一早,皇上领百官向太后娘娘拜年,娘娘倒是见了呢!祭天的时候,好像也是太后娘娘主持的。太后娘娘彷佛不待见皇后娘娘和众妃嫔主子似的,主子们要给太后娘娘磕头,太后娘娘十有八九都是不见的,连年宴也不来。」
赵顺儿以前一直没多花心思在太后身上,只知道太后娘娘不太搭理后宫,去给太后请安时,只要不太出格,一般也没什么事。只当做太后是年轻时太劳累了,不想再参与到这些后宫的争斗上,但这会儿听了彩菊的话,却觉心里一动。
今上刚登基时,才十三岁,朝堂又被先帝晚年的诸子夺嫡弄得乌烟瘴气的,据说是太后一手撑起来,力扶今上登基的。而过了五年,今上十八大婚之后,太后就还政给皇上,退隐朝堂,不再理事。但太后是不是其实并不像表面上看来那样,不贪恋权势、不理俗务了?
进宫以来,她总觉得太后娘娘太过清心寡欲了,对皇上的后宫也是不理不睬的,宫中也没个太后的娘家侄女。虽说这是祖制,世家出了皇后后,两代不能再出后妃,但这条规矩其实也没人真的认真遵守。
就像秦嬷嬷曾经说过的,太后娘娘到底在意什么呢?她似乎连皇上的子嗣也不关心。
因为起晚了,赵顺儿也没有太多的时间用膳,匆匆吃了早膳,赵顺儿就换上了新衣裳,头上戴胜,辰时就出宫去向皇后娘娘拜年。
在宫里,宫人是不许穿红着绿的,穿戴都必须朴素简单,也只有年节时可以穿鲜亮的服饰。赵顺儿出了宫门,就看到宫娥们人人穿着鲜丽,头上戴胜,满脸的喜庆。
赵顺儿一面走,一面看着御花园。昨日晚上御花园张灯结彩,灯火与湖水雪景相映,好不漂亮。但如今白日再看,少了灯火的闪耀,却是逊色多了。只是枝头还挂着许多绢花与红灯笼,倒也不会一片雪白,显得冷清。
赵顺儿到坤宁宫门口时,还没有人到,她今儿居然第一个到了。想来是低位妃嫔年纪轻,昨日都玩得晚了,今日都爬不起来,才没有早早来坤宁宫门口吹风受冻。而年纪大些的高位妃嫔,当然是不用这么早早的等在坤宁宫门口的。
不知是不是因为大年初一的关系,今日金嬷嬷却是开了宫门,没教赵顺儿在外面吹风等着,而是让赵顺儿进去偏殿坐了,还让小宫人上了热茶。
赵顺儿接过茶盏,感激的向金嬷嬷道谢。
金嬷嬷道:「这不当什么,难得才人主子这么早就来给皇后娘娘请安拜年,才人主子的诚心,老奴必会禀报给皇后娘娘的。」
赵顺儿听了,又连连道谢,老嬷嬷在宫里的影响力,她是再清楚不过的了。能让皇后娘娘倚重的金嬷嬷对自己有好印象,对她的好处实在是太大了!
正在这时,门外的小宫人又领了一个妃嫔进来。
「赵姐姐这么早啊!」来人是阴采女。
初时赵顺儿还未承宠时,阴采女也是很瞧不起她的人之一,见了她总是阴阳怪气的,礼也不好好行,还时常有意无意的在她面前说起皇上是多么多么的温柔,身姿多么多么挺拔,风采卓然、气度超群,她一度是很不想见到阴采女的。
但后来阴采女承宠没两次,皇上就再不去她那儿了,赵顺儿也得了宠,阴采女就不敢再在她面前晃悠了,远远见了她就绕道走,看来是很怕自己报复她。直到久了,看赵顺儿一直没什么动作,见面也不会说什么难听话,阴采女才好些,不再见了她就跑了。
不过,像现在这样主动搭话还是第一次,想来也是因为只有两人到来的关系,都不说话也尴尬。
阴采女说着话就来到了她面前,微微一福,「见过赵姐姐。」
赵顺儿对她点了点头,开口道:「也没什么,就是在宫里也没什么事做,干脆就早点来皇后娘娘这儿了,也跟姐妹们多聚聚。」赵顺儿虽然很少与人说什么话,但进宫这么久了,天天请安,也是学会了不少场面话,有时候也会应酬应酬。
「是啊!」阴采女附和,「唉呀,新年就是不一样,皇后娘娘这里不仅有热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