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安的一席话,使这支辗转敌境近十载,如今面临撤军而人心惶惶的军队一时间斗志满涨。晏清遥遥看着前方人马振臂而呼,群情激昂,不由得叹息道:“冉安能立于敌境十载而不灭,以其志坚气壮,以内感外,真可谓当世之名将也。”
赵望予与她并辔而行,闻言神情微微一变,侧过头深深看她一眼。
晏清感其视线,见他双眸澄明,亮得慑人,便有些疑惑,问他:“为何这样瞧着我,我脸上有什么吗?”
赵望予似乎有些失望,收回视线,一言不发的催着他的马走快了几步。
晏清被他奇怪的态度闹得心里犯嘀咕,忽而福至心灵,拍马赶在后头:“自然了,赵将军领我大靖精锐中的精锐,是我大靖南方第一道雄关,也堪称当世之名将。”
“也?”赵望予不禁好奇:“晏郡守心目中,有哪些是当世名将呢?”
晏清思忖片刻,答:“你愿意听我的粗陋之见的话,在我心目中名将有三类。”
赵望予十分感兴趣的模样“哦?都有哪三类?”
“第一类,决生死于刀枪剑戟,定成败于山川丘泽之间,能领一万之军,驱驰百里,这是骁将,能治一军,决一城,定一方,靖有李穆之、卫旭,夏有李柔,中山有勒亚、拓跋回。”
赵望予听她数出数国名将,如数家珍的,且略过了有名无实者,直指真正的虎狼之将,略有些惊讶。
“第二类呢?”
“第二类,唤作世之名将,国得之而昌,令天下之军,闻风丧胆。这一类名将,可领十万之军,决胜两国的成败,影响天下的局势。如今天下,算得上世之名将的,靖有冉安,有将军你,还有白却衣。”
赵望予听她把自己评在了第二类,愈发好奇第一类究竟当如何,追问之下,晏清犹豫出神了一会儿,眼里浮现了柔软的,却又十分明亮的光芒。
“第三类,非决一战之胜,乃决百战之胜,非谋一时之成,乃至万世之成,不仅是一军之将,更是万军之首。他能操控天下局势,能驾驭万军之将,更系天下黎民之所望,这一类,当世我只看见了一个人……”
听她如此盛赞,赵望予胸中情绪翻腾,眸光明灭不定,连控缰的手,亦不自觉的收紧。他早已猜出晏清要说的是谁,那个名字与他心目中所想并无二般。
“靖之赵嘉。”
晏清说出这几个字时,赵望予几乎能听见自己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心服口服,却仍旧有些浅淡闷闷之情堆积于心。
小声说:“我叔父并不怎么常带兵打仗,怎么也列到将领一类来说了。”
言下之意,把一个掌国之首辅与将领相比,这不是欺负人么?
晏清笑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朝野沙场都是利益交锋,两者本就不是泾渭分明。你叔父手段了得,更难得立志高,两者双擅,他不当第一等谁敢当。”
遥见晨光微熹,赵望予看一眼沐浴在朝霞之中的山峦,目光悠远,微微一哂:“说的是,婶婶真是慧眼识英雄。”
“过奖了,我师父才是独具慧眼,我不过学了些皮毛,与他比不过萤火与日月。”
“你可曾想过,若有一日你来领军,会是哪一类?”
晏清沉默思忖良久:“我若出山,你叔父还且靠边,当世就有两位第一类的名将了。”
“…”
两人说笑之间,兵马已渐渐撤出城。
从永城直到泗水之畔,晏清与赵望予亲眼见证了冉安这北方战神的实力。沙湖骑在他带领下犹如一条灵动的蛇,用兵极快,首尾两端互为照应,将驻扎在附近的军队戏弄得摸不着头脑。
冉安在撤军之前,做了两件事情。
其一,联络他潜伏中山国和夏国的内应,放出即将撤往漠西的消息。漠西是中山国的属地,十分遥远,荒凉贫瘠,杳兵马不堪夹击,弃城逃亡的理所当然之选。中山国自然不会正面对抗沙湖骑,耗损兵力与他争夺漠西那等鸟不生蛋的地方,于是向他抛出了招降的文书,许他中山为将,封疆漠西。冉安一反从前拒绝使者的常态,不但收了招降的书,还把使者一通好吃好喝款待,并将自己随身的名剑饮雪赠送给了中山王,承诺考虑些时日。
“名剑饮雪锋若寒霜,劈金碎玉,冉将军也太大方了。”晏清曾经对那把送出去的剑感到无比惋惜。
对此,冉安只是淡淡一笑:“一剑能安中山之军,大大值得了。”
“中山国既对将军一直有招安之意,为何将军不与之虚与委蛇,先存实力,再图来事呢?”晏清十分不解,冉安为何从前一定要将自己置于两军之间,闹得十年征战不休,人越打越少,数次险丧身于敌手。
被问及此,冉安自然而然道:“我是北方的战神,怎能屈居于胡人之下呢?”
他的神情毫无倨傲之态,然而他身上有一股似乎与生俱来的坚韧傲意,仿佛一把挺直的长剑,默然伫立在万马齐喑的北境,一站就是十年。
始知凡是被称作“神”的人,都有一些人不可承受的磋磨在。
冉安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烧毁南仓。
此举不压当年楚霸王之破釜沉舟。
南仓是永城兵马一大补给取食所在,永城的赋税,他常日从中山夏国等地掠夺来的粮草辎重也是存放此处,重兵护卫。此次行军为了轻车简从,最大限度拉高行军速度,冉安只携带了大军三月的口粮。其余囤积在南仓之内堆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