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方来还有英杰(二)
“殿下,妾身祝酒一杯。”裴雨荷倒了一杯酒,递了过来,眼里闪着兴奋喜悦的光彩。
“为何要敬我酒?”
“妾身听闻了昨天殿下在朝会上的事,妾身身感荣幸,能陪伴殿下左右。”
李威叹了一口气,问道:“有没有听到其他怪异的事?”
裴雨荷迟疑了一下说道:“有人说昨天清晨彩霞满天,如虹如荼,接着万里无云,碧空千里。还有人说百鸟集于天津桥上来贺……”
“那你昨天有没有看到百鸟来贺,霞若长虹?”
“昨天早上妾身真没有注意,又没有出宫。”
“休要相信,也没有传言的那么好,不过有一句话孤要对你说。”
“请殿下吩咐。”
“我不喜争执,更不喜杀戳,特别是一家人为了权利自相残杀。所以东宫之中,孤纳的妻妾不多,也不随便轻易染于宫女。你性格大约不会,但你有娘家人,韦月也有娘家人。”将上官婉儿与碧儿排除在外,碧儿家世太寒,若自己不支持,在东宫里很弱势。上官婉儿却不可轻视,上官仪当年有许多亲近的大臣,未必全部遭贬,其母又出自荥阳郑家,但母亲在世,这种影响力依然很小。若争,只会是裴雨荷娘家与韦月娘家争。两个门阀力量相差无几,又皆有许多不甘寂寞之人。
“妾身知道,处世清静无为而己。”
“幡不欲动风催其动,不是你想清静就能清静。不过无为二字记住,只要不为,就没有缝隙让人钻。若是孤不在东宫之中,韦月与婉儿小,碧儿心思单纯,你要替孤照料她们。”
“殿下,你要去哪里?”
“不知道,孤只是一个假设。不出远门则罢,出了远门后回来,孤会让你陪寝。顺便说一件事,以前孤一直没有与你同房,一是你岁数小,碧儿也是过了很久,孤才真正将她纳入房下。第二个有的事,孤还看不清,不想害了你,不想害了我。这中间的原因,比你想的要复杂。”
“是,”裴雨荷红着脸答道。
若论举止,裴雨荷无可挑剔。所以世家骄傲有骄傲的理由,论举止论教养,纵然皇室子弟皆不如。
李威没有再言语,然后翻看地图,越来越有可能了,砍柴不怕磨刀工,于是将青海,甚至吐蕃、西域、吐谷浑,连尼婆罗、东女羌等等地图全部命人搬了过来,一一观看,努力地将它们记在脑海里。
这才是第一步,第二步还要看牺牲了大量斥候打探来的情报,吐蕃各部的矛盾,生活情况。不知道有用没有用,也许用上,也许用不上,但看了比不看好,不至于到时候想用却不知道。
……
但这个三月注定成了多事之秋,接着又有一件事发生了,刘仁轨在青海病重,这可以理解的,青海海拨高,有气疫,老将军毕竟六十多岁。这一病卧床不起,已经无法指挥。因此上书恳请朝廷让他回朝养病,另外又推荐李敬玄替代。其理由是一旦大军征伐吐蕃,士兵数量比薛仁贵那一次的军队还要多,没有德高望重之人,没有办法统率这些将士。第二李敬玄执掌宰辅多年,颇有才干,也是出征的最佳统帅。第三李敬玄出身李家,其中陇西李家久在陇右,熟悉青海情况。因此,纵观朝庭上下,想要大捷,李敬玄是不二人选。
其实凭借李家,已让李治感到刺眼。
李渊向李家示好,遭到了嘲笑,当然也有原因的,当时李唐基业未稳。李世民雄才大略,没有计较,而且他象裴行俭所说,意识到身上的鲜卑血脉带来的好处,甚至还让胡人替他看守寝宫的大门,但心中还是不悦的,所以氏族志刻意打压五姓七家,李治更没有开口,却让李义府重修了氏族志,说明心中还是不悦的。
早年的李治与李世民,皆是治国之君,不可能因为这一条刻意排挤李家,朝中也用了一些李家的大臣。然而李敬玄举族去投立收,自己是皇室居然不容,李治十分不快。
不仅仅如此,李敬玄久居吏部,虽然裴行俭也在,可以李敬玄为主。例如杜审言的堂兄杜易简,九岁就能文,很有才华的,为岑文本器重。后来任殿中侍御史,在路上遇到李敬玄不避,这也不算什么的,比起他那个堂弟,杜易简已经很谦虚了,然后李敬玄不满,召为考功员外郎屈之。这时裴行俭与李敬玄同掌吏部,与赏识无关,文章写得好不代表官做得好的,纯是对付李敬玄的,于是将此事翻出来言李敬玄罪,李敬玄只说了一句:“襄阳儿轻薄乃尔。”又奏易简险躁,李治怒,贬为开州司马。然后消失了……
因此现在官场上许多官员都沾了李敬玄的恩惠提拨上来的。
这是其一,李敬玄前后三娶,皆山东名门,与李家合族,他自己居于中台要职,为了示恩,多提拨了一些士族子弟为官,以朝恩树私恩。这又是李治不快活的。
在与太子争权过程中,李敬玄多次相助儿子,又让李治十分不满。
这是李敬玄的缺点,可在职时却是兢兢业业,对朝廷有很多贡献,不能因为不快就无故地将他贬职。再说,李敬玄在朝堂上的力量也不小,没有合适的理由贬职,会引起很大的争议。李治一直在容忍。
而刘仁轨这封信,正好给了李治机会。
后来许多人不明白了,兵者,军国大事,为什么李治会让李敬玄领兵,再不满,也不能拿十几万唐军性命陪葬!只是一个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