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刀的锐利特性很符合聂远的审美,利于劈砍、锋利无双就是唐刀的写照。在唐帝国的征程中唯有大马士革弯刀能与之一战高下。它的力学设计是古代匠人的智慧结晶,后来的日本名刀样式都取自唐刀的设计理念。
聂远选择唐刀后就在心中勾勒画面,在这个阶段聂远用了整整两天两夜思考和回忆。他要在纯力学设计之上融入些许法力符文的特点,为求完美他更是多跑了几趟坊市找寻更多的主材辅材进行原料的分析,他打算刻画在刀体上的符文目的是消除掉空气的阻力。没有激发能量攻击的设置可能会使得这把刀价格低上一些,但聂远心中想的还是完美呈现出锋利无比的唐刀风采来得较为重要。
以纯粹的锋利度为基本,唐刀的炼制程序就不是太复杂了。几天后,聂远就一脸高兴间杂着疲惫的表情出了实验室。在实验室中聂远成功地制造出唐刀的喜悦冲散了连日的疲劳,在阳光下观看这把显示着明显中华风的武器,聂远也是越看越满意。
只见月色的刀刃呈现微微的弧度异于直剑,在刀刃边缘有点儿倾斜模样,整体看过去是个三角锥体的刃部。细看厚实的刀背,一点点纹路勾勒出神奇的图案,那是在陨铁在高温下被拉伸成一整张纸厚度的时候,再用法力不断锤炼叠加成现在的厚度从而一体而成的。在刀柄处是龙形的吞口,聂远不知道这样的龙形图案是否在修士世界也是真实。不过这样的印记聂远可还是有着不一样的情绪在里面,这也是他决定以后要一脉相承的炼金烙印。
休息了一会,聂远将唐刀与他的灵器剑摆在一起,看着两者泛着的冷光,有一种刀剑相击的冲动。摇摇头,聂远拿出试金石,用刀剑左右劈划过那黑色的石头,就看见刀剑的划痕交错,一眼看上去却是不能分辨有什么不同的。
哈哈,哈哈哈!
聂远开心地大笑,这样的结果代表着他可以算上一名真正的炼金术士了。
而后,聂远开始考虑在唐刀上刻画的符文了,既然已经初步达到了灵器的超凡效果,当然可以更进一步,用符文的力量促进这件唐刀激发出另一样的法术效果。
不过聂远的炼金有了成绩,对附加符文的力量就无从谈起了。只知道,在灵器上刻画符文不同于法术符文印刻似的符箓,在炼金器物上的刻画的符文只是基础的符文结构,因为承载的力量有限。
就炼金术士而言,符文刻画需要做到同符箓之术相似的两点:刻画时稳定法力、法纹勾勒时要分毫不差。刻画时稳定法力输出,这个聂远的纯净法源可以轻松做到,就像是法力之手那样,他的修行程度现在就已经超越一般学徒的水平了。让法纹一丝不差的刻画到炼金产品上,这个对于巫师学徒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一点。在修士看来,法术是神奇且神圣的,是天地的恩赐。
而聂远的看法是不同的,他更愿意解析出法术的根源,以一种平凡的范式记录在文明史上。
法术是真理的形式化,在这里面蕴含的真理才是他追求的。
他看《符文入门》,这本千万字的玉简,如果换成纸质书籍的话,约莫中华词典的厚度,更有一种对前人辛劳的感叹!不过在书上的符纹结构聂远不能直接去应用,聂远一开始的打算就是借助解析法术的结构拆分出空气阻力消除的结构出来。这是个对其他人而言不可思议的巨量工程。
在书中目录介绍的法文结构中,有名为锋锐法纹的,但聂远仔细看此纹路的效果介绍却不想简简单单刻画上去。介绍中这个纹路的效果是使炼金器具的锋锐度增加,又简单诉述了这个符文结构的由来是从一个金系法术中拆出来的。这个符纹看起来很简单,需要勾勒出来的话笔画数也是不多。
聂远拿出纸笔,试着将锋锐符文慢慢勾勒出来。凭着高超的记忆力,没有什么困难就完成了。但聂远明白若是在法力输出下就不像现在这样简单的了。聂远拿出符纸,开始输入法力,但毫无疑问的,随着刻画到一半结局是失败。又试验了七八次,结局依旧如开始那般,大部分是画了一半,就在一个拐点持续不下去了。浪费符纸啊!虽然在符箓的刻画上已经被打击过,但是在这样简单的符文结构下也败下阵了就更打击人了。
符文的刻画太讲求经验了,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呢。聂远知道在这里肯定有着什么关窍,但书中没有介绍,因为每个人的法源法力波动都是有不同的。在符文的节点上有着怎样的笔触是要不断试验的事情。
要是有个模拟的计算器就好了!
这个想法在聂远心中一过就定下了根,是的,若在炼金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科学的手段进行逻辑判断和控制,画符的过程不就可有些根据进行推演。
想做便做,聂远的演算持续了一天,但回过头来看着满满的推演,聂远无奈放弃了。在聂远进行推演的过程中,往往一个变量在前后的推导中出现不同的答案,比如温度、法力波动等,相似的符文也没有什么逻辑。看来修士们的炼金还真的是都凭着个人的习惯来的,但能否依葫芦画瓢?
带着疑惑,聂远重新阅读起《符文入门》。在这本书籍中记载的千万种符文结构中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结构很多,但也有些结构非常类似的结构。从中,聂远希望可以了解到一些结构的画法对照。
在比照书中中半段的两个符文的时候,聂远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