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回到上古当大王>第三百八十二章 江北四镇

对苗作战,主要的任务已经完成,只要守住边境地区,新的占领地内就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乱子。

江北大片的土地,需要设定新的行政单位来进行管理。

对于行政区域的划分,杨浩不是在地图上乱画,而是出于多方面的考量。

其一就是依靠山川地理作为天然的分界线,其二就是出于政治目的,主要是为了起到分而治之的效果。

至于江北区域,杨浩新增了四个州,贵州,江州,苏州,扬州。

这一回,杨浩再一次发挥了他的拿来主义精神。

后世南方的几个省市,直接被他用在了自己国家之上。

有了新的州府,就需要派遣大量的官员,年轻的官员与那些临危受命的老臣一起,于洪武十三年初春时节,踏上了南下的道路。

虽然划分了新的行政区域,但是齐国对苗人当地的地理并不十分的了解。

想要设置行政中心,进行筑城,必须要这些官员亲自去选择优良之地。

作为府衙所在的城市,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其一就是交通,其二则是利于防守的地形。

至于其余的县镇一级的地方机构,杨浩并不急于去设立。

只有当齐国的彻底的在苗人那边站稳的脚跟,人类群居的特性,便会自发的选择出适合建立城市所在,这一点,杨浩并不但心。

南方战事平定后,呆在灵州城的杨志,几乎是弹冠相庆,心情大好之下,第一次破了酒戒,喝的酩酊大醉。

不久之后,杨志一行人便踏上了北上的到路。

这一年多,他经历了很多,也见过了很多。

底层百姓的艰难生活,让他明白了,齐国并没有看上去的那般美好。

长安城的繁华就如同空中楼阁,显得有些华而不实。

北上的途中,杨志时常将自己这一路上的记录拿出来翻看,准备回去后,向自己的父王建言,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而这个不大的队伍,返回之时,却比来时多了一人,那便是灵州府尹推荐的商人东门。

对于此人,杨志无比的看中,这段时间的交谈,他发现此人极其的聪明,尤其是关于工匠之事,几乎能做到杨浩说所的举一反三。

杨志作为杨浩手把手交出来的接班人,虽然没有讲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研究之上,但他的才能在齐国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可即便如此,面对大字不识一个的东门,居然从一开始的教导,逐渐了演变成相互讨论一些技术难点的人,这进步着实让杨志吃了一经。

而在回去的途中,杨志也让护卫中识字的几人,轮流教东门识字与简单的算数。

杨志觉得,若是此人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加上此人的聪明才智,也许会真的能给大齐带来意外的惊喜。

江北,留下来的苗人这段时间过的并不踏实,他们不知道齐人讲来会怎么对待自己这些战败者。

苗人的数量很多,也许是这个时代的东亚,除了华夏与东夷两族人之外数最为庞大的一个族群。

人多虽然也是好事,但是管理起来却十分的不便。

尤其是此时的江北基本上都是武将在维持,基本上处在军事管制阶段,虽然齐人并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但是军人的存在,就会让这江北变得压抑无比。

一些简单的人类聚集地已经开始着手建造,只不过这些地方,基本上是围绕着当地的军营而建,而没什么治理地方经验的军官们,只能选择最简单粗暴的办法来管理这些苗人。

军方规定,军营附近的苗人部落,必须每隔三天来军营报道,凡事不来者,便会视为反抗份子,齐军会排出大军进行剿灭。

在齐人的钢刀长矛面前,苗人只得选择屈服。

苗奸的存在,让苗人对彼此变得越发不信任起来。

诺大的九黎之后,就这么变得分崩离析,不过这种结果,是齐人最愿意看到的。

他们不想见到一个团结的苗人集团,若是苗人团结起来,别说是六万大军,再来六万大军,也很难占据这里。

长江沿岸,石溪虽然没有接到战争结束的消息,但是凭借他对战事的分析,知道自己离开的日子就快要到了。

他的理想是在将来率领船队探索在大洋之上,为了这个目的,他争分夺秒的为自己积累将来航行的资本。

而这资本的来源的便是江南的百越野人。

在江北陆军追着苗人漫山遍野的到处乱跑之时,石溪带领的水军却是过的有滋有味。

除了偶尔拦截一些想要渡江南下的苗人部落,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忙着同江南越人进行交易。

对于还处在极其原始状态的越人来说,齐国的任何东西都是无比珍贵的存在。

往往一小块布料,就能换取这些土著们大量的物资,尤其是那些珍贵无比的毛皮还有一些独特的水果。

除了正常的货物交易之外,石溪更是做起了人口贸易,通过极其低廉的价格,将越人弄到江北去。

这些被贩卖的野人,很大一部分都被送去做了苦力,而一些看起来还算有些姿色的女人,自然被军方那些低级军官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买走。

齐国律法规定,禁止以任何形式贩卖大齐百姓,但是律法并没有规定贩卖齐国以外的野人啊。

在律法空子之下,长江沿岸的人口贸易虽然没有火爆,但是却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

而那些尝到了甜头的约越人,有了这种比打猎更高效的生


状态提示:第三百八十二章 江北四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